python算法

35个高级python知识点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2-28 04:49:57
No.1 一切皆对象 众所周知,Java中强调“一切皆对象”,但是 Python 中的面向对象比Java更加彻底,因为Python中的类(class)也是对象,函数(function)也是对象,而且Python的代码和模块也都是对象。 Python中函数和类可以赋值给一个变量 Python中函数和类可以存放到集合对象中 Python中函数和类可以作为一个函数的参数传递给函数 Python中函数和类可以作为返回值 Step.1 # 首先创建一个函数和一个Python3.x的新式类 class Dem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Demo Class") # 定义一个函数 def function(): print("function") # 在Python无论是函数,还是类,都是对象,他们可以赋值给一个变量 class_value = Demo func_value = function # 并且可以通过变量调用 class_value() # Demo Class func_value() # function Step.2 # 将函数和类添加到集合中 obj_list = [] obj_list.append(Demo) obj_list.append(function) # 遍历列表 for i in obj_list: print

python 归并排序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28 04:04:00
归并排序 仍然是利用完全二叉树实现,它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 基本过程 :假设初始序列含有n个记录,则可以看成是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个长度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两两归并,最终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这称为2路归并排序。 下面的截图来自《大话数据结构》相关章节,便于理解整个代码的实现过程。 图中主要表明了实例代码中的两部分,分别为原始序列的拆分和合并两部分。 下面是实例代码: # -*- coding:utf-8 -*- __author__ = 'webber' import random, time def merge_sort(lst): if len(lst) <= 1: return lst # 从递归中返回长度为1的序列 middle = len(lst) / 2 left = merge_sort(lst[:middle]) # 通过不断递归,将原始序列拆分成n个小序列 right = merge_sort(lst[middle:]) return merge(left, right) def merge(left, right): i, j = 0, 0 result = []

Python 数据分析与挖掘概述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2-28 03:12:44
Python 数据分析与挖掘概述 一、数据分析与挖掘介绍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回顾整个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诞生到今天,也不过是短短的六十载,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提升了生产制造水平。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近代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收集数据和存储数据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产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挖掘出蕴含在这些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已成为我们各个领域的共同需求,对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数据分析与挖掘是指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的手段,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开发,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具体来说,数据挖掘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趋势,并利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建立用于决策支持的模型,提供预测性决策支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 留心观察就会觉察到,大数据分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屡见不鲜。例如许多电商网站会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足迹、购买记录等数据,挖掘出用户的喜好等信息,然后基于用户的兴趣偏好,把用户感兴趣的物品或者视频、资讯等推荐给用户,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一.Python概述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2-28 02:08:41
目录 1 Python 起源 2为什么要用 Python? 3Python 的优缺点 4 HelloPython 程序 5 注释 1. Python 起源 Python 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 1989 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 解释程序 ,作为 ABC 语言的一种继承。 ABC 是由吉多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吉多本人看来,ABC 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 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 。但是 ABC 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 非开放 造成的。吉多决心在 Python 中避免这一错误,并获取了非常好的效果。 之所以选中 Python(蟒蛇) 作为程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 BBC 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的爱好者 1991 年,第一个 Python 解释器 诞生,它是用 C 语言实现的,并能够调用 C 语言的库文件 1.1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除机器语言以外的任何语言,所以必须要把程序员所写的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程序。 将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我们称之为编译器。 编译器翻译的方式有两种: 编译 和 解释 。 当编译器 以解释方式运行的时候 ,也称之为 解释器 编译型语言

Python 经典算法题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2-27 20:20:22
一、动态规划算法 概念: 动态规划过程是:每次决策依赖于当前状态,又随即引起状态的转移。一个决策序列就是在变化的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这种多阶段最优化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称为动态规划。 算法关键点: 1、 最优化原理 ,也就是最有子结构性质。这指的是一个最优化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无论过去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最优化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如果一个问题满足最优化原理,就称其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2、 无后效性 ,指的是某个状态下的决策的收益,只与状态和决策相关,与达到该状态的方式无关。 3、 子问题的重叠性 ,动态规划将原来指数级的暴力搜索算法改进到了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算法,其中的关键在于解决了荣誉,重复计算的问题,这是动态规划算法的根本目的。 4、总体来说,动态规划算法就是一系列以 空间换取时间 的算法。 典型示例: 例1:一组二维数组[[10,3,1,13],[8,11,3,4],[5,0,2,1],[1,8,4,0]],从坐标0,0开始移动,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格,最优路径是经过路径的所有数组值之和,最小即为最优路径,求最优路径大小。 a = [[10,3,1,13],[8,11,3,4],[5,0,2,1],[1,8,4,0]] #一组二重数组 b = [[0,0,0,0]]*4 #用来装路径值结果

python-面向对象之继承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27 17:56:12
继承 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多个父类,父类又可称为 基类 或 超类 ,新建的类称为 派生类 或 子类 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基类是ParentClass1,派生类是SubClass pass class SubClass2(ParentClass1,ParentClass2): #python支持多继承,用逗号分隔开多个继承的类 pass 提示:如果没有指定基类,python的类会默认继承object类,object是所有python类的基类,它提供了一些常见方法(如 __str__ )的实现 >>> ParentClass1.__bases__ (<class 'object'>,) >>> ParentClass2.__bases__ (<class 'object'>,) 抽象与继承(先抽象再继承) 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说比较像的部分。 抽象分成两个层次: 将奥巴马和梅西这俩对象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类; 将人,猪,狗这三个类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父类。 抽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划分类别(可以隔离关注点,降低复杂度) 继承

python基本算法

Deadly 提交于 2019-12-27 10:55:03
算法优劣评判标准 时间复杂度: 定义:用来评估算法运行效率的一个式子 print('Hello World') O(1) for i in range(n): print('Hello World') O(n)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print('Hello World') O(n^2)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for k in range(n): print('Hello World') O(n^3) 注:O(1)、O(n)、O(n^2)..是一个单位,且当n足够大时,n^2的值可以忽略n的大小,所以计算时间复杂度时不会出现O(3)、O(n^2+n)的情况。 while n>1: print(n) n = n//2 输入:64 输出: 64 32 16 8 4 2 计算:2^6=64,执行次数6=log2 64 时间复杂度:O(logn) 小节: 时间复杂度是用来估计计算法运行时间的一个式子。 一般来说,时间复杂度高的算法比复杂度低的算法慢。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按效率排序) O(1)<O(logn)<O(n)<O(nlogn)<O(n^2)<O(n^2logn)<O(n^3) 复杂问题的时间复杂度 O(n!) O(2^n) O(n^n) 如何简单快速地判断算法复杂度

python第一周语言基础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27 09:26:31
控制语句 if语句,当条件成立时运行语句块。经常与else, elif(相当于else if) 配合使用。 for语句,遍历列表、字符串、字典、集合等 迭代器 ,依次处理迭代器中的每个元素。 while语句,当条件为真时,循环运行语句块。 try语句,与except,finally配合使用处理在程序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class语句,用于定义类型。 def语句,用于定义函数和类型的方法。 pass语句,表示此行为空,不运行任何操作。 assert语句,用于程序调试阶段时测试运行条件是否满足。 with语句,Python2.6以后定义的语法,在一个场景中运行语句块。比如,运行语句块前加密,然后在语句块运行退出后解密。 yield语句,在迭代器函数内使用,用于返回一个元素。自从Python 2.5版本以后。这个语句变成一个运算符。 raise语句,制造一个错误。 import语句,导入一个模块或包。 from import语句,从包导入模块或从模块导入某个对象。 import as语句,将导入的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 in语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在一个字符串/列表/元组里。 表达式 Python的表达式写法与C/C++类似。只是在某些写法有所差别。 主要的 算术运算符 与C/C++类似。+, -, *, /, //, **, ~, %分别表示加法或者取正、减法或者取负、乘法、除法、整除

认识Python(python起源、设计、特点及编译型语言、解释型语言)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27 05:32:24
学习目标: python的起源 为什么要用python python的特点 python的优缺点 1、python的起源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 1989年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启一个新的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 ABC是由吉多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吉多本人来看,ABC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专门为非程序员设计的,但所ABC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非开放式造成的,吉多决心在python中避免这一错误,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91年,第一个python解释器诞生,他使用c语言的库文件(可扩展性非常强:在互联网上开元,世界上其他的程序员看到了后觉得这个功能不能满足我的需要,就在开源的源代码上进行改进,提交给吉多,审核并合并。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参与到python这个语言的改进。之所以选择python(蟒蛇)作为程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BBC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爱好者 2、什么是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任何除机器语言(010101)之外的语言,所以必须要把程序员所写的程序语言(程序员所使用的语言有很多很多种,c语言、java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程序,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被称为编译器 编译器翻译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使用编译器的语言叫做编译型语言)

Python笔试、面试 【必看】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27 04:03:20
本文由EarlGrey@编程派独家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原文: Sheena@codementor 译文: 编程派 引言 想找一份Python开发工作吗?那你很可能得证明自己知道如何使用Python。下面这些问题涉及了与Python相关的许多技能,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语言本身,不是某个特定的包或模块。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扩充为一个教程,如果可能的话。某些问题甚至会涉及多个领域。 我之前还没有出过和这些题目一样难的面试题,如果你能轻松地回答出来的话,赶紧去找份工作吧! 问题1 到底什么是Python?你可以在回答中与其他技术进行对比(也鼓励这样做)。 答案 下面是一些关键点: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这就是说,与C语言和C的衍生语言不同,Python代码在运行之前不需要编译。其他解释型语言还包括PHP和Ruby。 Python是动态类型语言,指的是你在声明变量时,不需要说明变量的类型。你可以直接编写类似 x=111 和 x="I'm a string" 这样的代码,程序不会报错。 Python非常适合面向对象的编程(OOP),因为它支持通过组合(composition)与继承(inheritance)的方式定义类(class)。Python中没有访问说明符(access specifier,类似C++中的 public 和 private ),这么设计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