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学习总结(三):巧用各类模块,方便维护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这节的内容主要讲下模块的使用,很好很强大,有木有。在开发过程中,随着程序代码越写越多,在一个文件里代码就会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容易维护。为了编写可维护的代码,我们把很多函数分组,分别放到不同的文件里,这样,每个文件包含的代码就相对较少,很多编程语言都采用这种组织代码的方式。下面就来认识一下关于模块: (1)模块的概念 在Python中,一个.py文件就称之为一个模块(Module)。使用模块可以避免函数名和变量名冲突。相同名字的函数和变量完全可以分别存在不同的模块中,因此,我们自己在编写模块时,不必考虑名字会与其他模块冲突。但是也要注意,尽量不要与内置函数名字冲突。 (2)模块分类 模块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内置模块:如 sys, os, subprocess, time, json 等等,无需安装配置,直接导入使用 自定义模块:注意命名,不要和python自带的模块名称冲突,通过导入使用 开源模块:公开的第三方模块,如Windows下通过pip install + 模块名安装后导入使用 (3)模块的使用 前提是Python安装成功,PATH环境变量完整,在第一节已经说过了,可以回顾下。当然了,使用模块的格式很简单,导入就行了: import语句,导入整个模块: import module1,modul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