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

在极客时间学习——面试现场的笔记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2-07 23:38:26
缺点每个人都有,但是要把工作做好的话,首先凭的是优点。如果优点能发挥到位,缺点能够被其他的因素补足,那这个人就是合适的。 优点发挥得足够强,就可以弥补缺点,除非你的舞台不合适。但是,当某些缺点击穿底线的时候,是必须考虑拒绝的。 面试就是要扬长避短。 面试:用真诚的态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建立相互的信任和认可。 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给自己设限,你认为的,并不一定面试官也这么认为。 应聘者素质模型的四项内容:经验经验、技能技能、潜力潜力和动机动机,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适合”的人选,而不是“最好”的人选。 一定不要等待面试官说出“请介绍一下你自己”这句话,它往往会让面试过程变得更糟,你需要改变这一现 状,化被动为主动,你可以有礼貌地问面试官:“我可以花一分钟做一个自我介绍吗?”当然,你也可以从 时下热门的问题直接切入,就像和朋友在一起聊天那样,但要做到能通过这个话题,引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待合适情况下,自然地向面试官介绍你自己。你在做自我介绍时,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努力 让面试官被你吸引,让他佩服你,喜欢你。 其实面试就是相亲、试用期就是谈恋爱、转正不过只是成家 而已;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就好。面试看似权力在面试官,其实是双向选择。假如求 职者是相亲的小伙子,职位就是相亲的姑娘,面试官就是姑娘她妈。你一定知道,相亲不是只有丈母娘挑小伙子,小伙子也在挑姑娘(和他未来的丈母娘)

如何在面试中更好的彰显自己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2-05 07:48:59
1 ,自我介绍(5~10 分钟):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面试官和求职者之间的沟通,面试官已经扫过你的简历,但需要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建立一个初步印象,并便于进行接下 来的技术提问,所以这个环节最常见的问题无外乎“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有时会加上3分钟或是5分钟的时限,有时会询问“说说你最得意的项目/作品”之类的 变体问题。 由于这个环节相对固定,因此准备起来相对容易,但即便如此,面试初期时我在自我介绍环节也犯过不少错误。这里以我的经历简单的总结下这个环节的要点: 1, 言简意赅,突出亮点 面试初期时, 我犯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我介绍废话太多,诸如“出生自xx省xx市”,“自我评价xxx”之类的屁话连篇。 要知道技术面试不是相亲,这里的自我介绍不是相亲里面的查户口本,而是要了解你这个人靠不靠谱,牛逼不牛逼。如何在3分钟内让别人觉得你牛逼呢? 很简单,说且仅说你最牛逼的事 迹,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就技术面试而言,牛逼的事迹包含三方面: 做过的项目,读过的书,认识的人。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有啥牛逼事迹,那就比较难办。说实话,换做你是面试官,招一个履历毫无亮点的人进来有何用? 2, 紧贴简历 面试官了解你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简历,然而短短一两页的简历很难说明白你简历项目中的亮点和难点。就算你不提及,面试官也会在简历中挑他感兴趣的点 进行提问,因此自我介绍的内容应该是简历的补充

面试经验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02-04 10:45:03
1.简历—每个公司的面试我的简历都不同,简历我修改了整整一天,我会针对岗位需求更新简历,去面试前简历一定要来烂背于心(重点!!!)面试官一般会进行简历深挖,尤其是你最近的一段经历。 我会把自己简历每个点都详细拓展,进行模拟回答,还会把面试官一般问的问题都会写下了提前准备,比如职业规划,离职原因等等;每个公司针对岗位不同我的回答也不同。 2.自我介绍:1min 2min 3min各一段,一般大多数都是1min的自我介绍,将简历和职位匹配度最高的内容进行精炼介绍,我还会把自己的优势在结尾再说一下 3.公司文化和职位了解:把该公司的优势尽可能突出,劣势就是你要准备的问题了 4.问题:一般面试官都会问你有什么问题问他,我一定会提前准备,在上面提到的劣势我会加之思考,并有一定的分析,等我问面试官他反问我的时候,我就有东西说,并且还能听到他的见解,这样你就不会没有头绪的去提问,面试官还会觉得你是有思考的(小套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ogerLu/p/9855773.html

程序员十大非技术面试问题及策略

你。 提交于 2020-01-23 20:51:39
社会竞争很残酷、面试其实就是一场表演,企业永远喜欢可以随机应变、聪明的求职者。而不喜欢看似老实、实则笨拙不懂变通的求职者。所以,大家也要按套路出牌,出面试官喜欢的牌才能有更多的胜算。面试官也知道求职者肯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表演,但是仍然会认可。如果你连面试都懒得用心准备、你肯定也不会为了工作而用心。这是面试官内在的逻辑。 一、自我介绍 这个问题是面试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回答这些问题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多少岁、哪里工作过、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有什么爱好就好了。如果这样回答,你的自我介绍只能算是 30 分。“面试官最想听他想知道的内容”,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面试官最想知道什么?显然,就是”应聘者能不能胜任现在的岗位”。所以,应聘者应该更多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应聘者在自我介绍中侧重于自己“实战经验”的介绍。比如:在xxx 公司从事过什么工作、做过什么项目、我为什么可以胜任贵公司的岗位。这些才是面试官最想听到的内容。 好的自我介绍应该分如下几个部分: a.实战经验描述 实战经验可以是在公司的工作经验、实习经验、甚至是参与大学老师的项目都可以。你需要告诉面试官实战经验的公司名称、时间多长、做了什么项目、有什么收获。说到此处,你这个问题就可以拿到 60 分了。 b.为什么来应聘贵公司 根据自己网上查到的该公司的基本信息

心情随笔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1-23 14:48:59
//================================================================= CVTE面试 这几天都在忙着复习数电模电,电路等相关知识,整理之前自己参与过的项目,过几天参加CVTE公司的在线笔试,希望能够通过在线笔试,顺利进入到面试!!!!(申请的是实习生的岗位) 加油吧!!!!@3月,奋斗月!!! //------------------------------------------------------------------------------------------------------------------------  2016/3/5 CVTE在线笔试经过:  申请硬件工程师岗位,一共29道题,其中后面3道是电路设计题,有一道是问答题,对电路做改进。 设计题,1.三端稳压器的电路的原理分析和应用;      2.简易助听器的电路分析及改进;      3.设计镍氢电池充电器,电源供电为12V,对两节1.2V电池充电,要求有保护电路,采用恒流源方式。(不能采用IC,采用分立元件搭建);      4.超声波栅栏设计; CVTE的笔试难度偏难,对于后面镍氢电池充电器设计和超声波栅栏设计,若是没有接触过,很难作答。 2016/3/14 CVTE面试通知经过: 之前已经说过,CVTE的笔试是偏难的

【面试】中文非技术_50个经典面试问答(韦恩·福特博士)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1-23 12:50:39
在英文网络世界中,一个名为《50个经典面试问答》帖子极其火爆:18日下午记者用谷歌搜索此帖,显示有988万条记录;在2006年8月19日转载此帖的一个博客,至2009年4月16日最新一个回复“对我明天的面试非常有帮助”,970多天共获得1164个回帖,平均每天有1.2个回复盛赞它的内容。   快报通过查证,发现《50个经典面试问答》是节录自1999年美国出版的书籍《如何快速找到工作》,作者是韦恩·福特博士,尚无完整的中文版,只有零星摘录。韦恩是一个有40多年人力资源经验的职场专家,现任美国管理优势公司副总裁。   快报编译此帖时发现,它并非简单给出50个面试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有分析思路(不局限于应届生面试)。    -这些问题要事先准备    1.介绍一下你自己   面试最常见问题。你需要事先准备好一段陈述,注意别让人发觉你事先排练过。除非面试官有特别要求,否则你的回答应围绕应聘职位展开。你可以谈谈与职位相关的、做过的事情或职业。    2.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   你在面试前就要了解你应聘的公司,知道它目前的情况以及未来趋势等等。    3.你为什么要为我们工作   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思考,并基于你事先对该公司的了解。在这个问题上,诚实至关重要,而且你是否诚实很容易被面试官察觉。你可以谈谈长期职业规划。    4.你的同事如何评价你   你要准备一两个同事的评价

理想的技术面试过程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1-23 12:49:58
作为面试官 从在大学里面试社团大一新生,到加入百度后帮公司面试候选人,我觉得我对面试这件事一直不得要领。百度提供面试培训,也允许参考或使用题库,但我还是觉得不知道如何判断给不给一名候选人通过我这关。偶尔我会遇到非常优秀的实习生候选人,我能十分确定我要给他过,甚至想方设法确保他能来。其它时候,我觉得我的判断随机性太大,或许还不如一枚硬币做得好。 在百度做二面的时候,我往往会问一些组合问题,就是候选人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加上一定的解题能力才能做出来的。我假设一面的面试官已经问过基础问题,所以我不会再问基础问题。结果通常是,候选人的基础不够扎实,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假设,甚至面对组合问题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分解为更小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来解决。我不知道是否应该期望候选人全部答对,但答对小部分的状况让我无从判断。 为此我开始跟其它人讨论面试经验。Acumon 说应该针对候选人说他擅长的领域来提问,而且使用开放性问题以便了解候选人的思考方式,但我发现我遇见的大多数候选人都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或者是他们自认为的强项无法达到我的预期。后来在上海跟 Winter 和 Hax 聊天时发现一个可怕的现实:大多数前来应聘的前端工程师都无法回答「position 属性取值都有哪些」以及「display 属性取值都有哪些」。随后我尝试在我的面试中先问这两个问题,发现确实有些人回答不出来取值

当面试官问「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时,应该问什么?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1-20 17:54:37
经常面试别人,也被别人面试的人来答。下面的主要内容是授人以渔,务虚。伸手党请退散,面试初级职位的恐怕也没用。 简而言之,尊重自己的权利,尊重面试官的感受,这样可以帮你获得最大的利益。 面试官不吃的那一套 看了本题下已有的答案,感觉多数回答的心理基础,都是把自己摆在弱势,以表现出诚恳态度、或减少对方的麻烦,来争取对方的好感、获取信息。这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确实有些好虚荣、地位不高的面试官喜欢听人这样说。但说老实话,他们所负责招聘的职位,往往不会重要,他们所在的公司,多半不会大有前途。 真正像样的公司,老板肯定聪明。 聪明的人让别人最舒服的一点,就是让你无需顾念他们的自尊心 ;让别人最可怕的一点,就是你那点小心思小伎俩他早看穿了。 你用弱势的态度自居,采取小心翼翼的态势,问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是无法得分的。 所以,你得表现啊,怎么表现?常规动作做完了,你还有自选动作啊!"请问......",“我想了解.......”,“如果......” 同样,如果你以为在聪明人面前,自己可以“高谈阔论惊四筵”,把各种传闻黑幕拿来作提问的材料,或者以“跟我很熟的一个CEO.....”开头,甚至暗引专家言论指点江山,那只会暴露你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即便被你乱中戳到痛点要害,面试官也能辨识你是徒有其表。涵养好的暗地里鄙视你,脾气爆的用随便一个专业问题就能剥你的皮。 为什么这是你的权利 越是好的公司

《转》阿里负责人揭秘面试潜规则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1-16 19:53:25
阿里巴巴校招负责人揭秘面试中那些你应该知道的“潜规则”   作者:文德   最近负责了公司招聘,发现校园招聘这种事情,真是一个奇葩的工作。能做好校园招聘的人,一定是一个矛盾体。   这个人一定是思维缜密,因为流程在这里特别重要,宣讲会、笔试、面试,需要不能出乱子;这个人还需要有创新意识,做好了宣讲会、笔试面试,也就是中规中矩,没啥特色,如果不弄点有新意的东东出来,也很难找到最优秀的人才。   有人说,这个不矛盾啊。看上去不矛盾,实际上挺矛盾的。因为如果这个人思维缜密,还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太难找了。   看了很多大学生过来面试,感触颇多。感触的是,人和人真的很不一样。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和感想,不设框架,随便聊聊。    考察三个方面   无论是哪一种面试,主要就看三个方面:现在能力如何,未来潜力如何,人品如何。第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后面两个因素有太多的人为判断因素,无法量化。所谓的面试准备,“现在能力如何”很难有大的改变,后面两个因素是可以短时间做一些准备的。   之前有一个很典型的 case,有个小伙子能力很强,笔试和初试评价都很高,最后终试的时候,评价特别低,就是因为其被判断为潜力不够。没有钻研精神,对新技术不感兴趣,不愿意深入思考,不主动学习……    毕业学校   总有学生会问类似的问题:你们公司是不是特别看重学历和毕业院校,是不是只招 211,985

阿里负责人揭秘面试潜规则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20-01-15 17:02:50
最近负责了公司招聘,发现校园招聘这种事情,真是一个奇葩的工作。能做好校园招聘的人,一定是一个矛盾体。   这个人一定是思维缜密,因为流程在这里特别重要,宣讲会、笔试、面试,需要不能出乱子;这个人还需要有创新意识,做好了宣讲会、笔试面试,也就是中规中矩,没啥特色,如果不弄点有新意的东东出来,也很难找到最优秀的人才。   有人说,这个不矛盾啊。看上去不矛盾,实际上挺矛盾的。因为如果这个人思维缜密,还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太难找了。   看了很多大学生过来面试,感触颇多。感触的是,人和人真的很不一样。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和感想,不设框架,随便聊聊。    考察三个方面   无论是哪一种面试,主要就看三个方面: 现在能力如何,未来潜力如何,人品如何。 第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后面两个因素有太多的人为判断因素,无法量化。所谓的面试准备,“现在能力如何”很难有大的改变,后面两个因素是可以短时间做一些准备的。   之前有一个很典型的case,有个小伙子能力很强,笔试和初试评价都很高,最后终试的时候,评价特别低,就是因为其被判断为潜力不够。没有钻研精神,对新技术不感兴趣,不愿意深入思考,不主动学习……    毕业学校   总有学生会问类似的问题:你们公司是不是特别看重学历和毕业院校,是不是只招211,985高校的学生?我第一次听见这些问题还好,后来经常听见类似问题。   我发现一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