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Java并发指南1:并发基础与Java多线程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12-02 05:53:50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侵删 什么是并发 在过去单CPU时代,单任务在一个时间点只能执行单一程序。之后发展到多任务阶段,计算机能在同一时间点并行执行多任务或多进程。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一时间点”,而是多个任务或进程共享一个CPU,并交由操作系统来完成多任务间对CPU的运行切换,以使得每个任务都有机会获得一定的时间片运行。 随着多任务对软件开发者带来的新挑战,程序不在能假设独占所有的CPU时间、所有的内存和其他计算机资源。一个好的程序榜样是在其不再使用这些资源时对其进行释放,以使得其他程序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再后来发展到多线程技术,使得在一个程序内部能拥有多个线程并行执行。一个线程的执行可以被认为是一个CPU在执行该程序。当一个程序运行在多线程下,就好像有多个CPU在同时执行该程序。 多线程比多任务更加有挑战。多线程是在同一个程序内部并行执行,因此会对相同的内存空间进行并发读写操作。这可能是在单线程程序中从来不会遇到的问题。其中的一些错误也未必会在单CPU机器上出现,因为两个线程从来不会得到真正的并行执行。然而,更现代的计算机伴随着多核CPU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线程能被不同的CPU核得到真正意义的并行执行。 如果一个线程在读一个内存时,另一个线程正向该内存进行写操作,那进行读操作的那个线程将获得什么结果呢?是写操作之前旧的值?还是写操作成功之后的新值?或是一半新一半旧的值

互联网三高架构: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12-02 05:38:54
点 击上方“ 掌上编程 ”,选择“ 置顶或者星标 ” 优质文章第一时间送达! 面向互联网的三高系统,最关注的软件质量属性是:性能、可用性、伸缩性、扩展性、安全性。 而构建此类系统,最常见的架构模式有:横向分层、纵向分割、分布式化、集群化、使用缓存、使用异步模式、使用冗余、自动化(发布、部署、监控)。 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层次常用的技术有: 前端架构 浏览器优化技术:合理布局,页面缓存,减少http请求数,页面压缩,减少 cookie 传输。 1)CDN CDN的基本原理是广泛采用各种缓存服务器,将这些缓存服务器分布到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或网络中,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利用全局负载技术将用户的访问指向距离最近的工作正常的缓存服务器上,由缓存服务器直接响应用户请求。 2)DNS负载均衡 3)动静分离,静态资源独立部署,动态图片独立提供服务 应用层架构 1)业务拆分 2)负载均衡 3)虚拟化服务器、容器化 4)无状态(以及分布式 Session) 分布式Session有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1.Session复制机制 在支持Session复制的Web服务器上,通过修改Web服务器的配置,可以实现将Session同步到其它Web服务器上,达到每个Web服务器上都保存一致的Session。 优点:代码上不需要做支持和修改。 缺点:需要依赖支持的Web服务器

如何进阶学习,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Android程序员?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12-02 03:34:10
前言 这段时间,又互联网寒冬了,你看消息满天飞。一瞬间,裁员的,辟谣的,很是热闹。这搞得我们程序员很难受,本来压力就大,还动不动有人在你耳边煽风点火制造恐慌。我想说:难道就不能消停消停吗?我还清楚地记得2017年的互联网寒冬,这2018的寒冬又来了。那么作为Android程序员如何过冬,如何进阶一名有竞争力的程序员呢? 人员永远稀缺,寒冬是相对的 这个冬天我们经常看到各个公司的裁员和优化的一种场景,可以把它定义为人才永远稀缺,而寒冬是相对的,这句话的可以理解为公司因为经济可能今年持续下行的一些情况,所以不论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断的去充电、去学习,去逆风等待时机去盘旋就可以了。当出现寒冬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些焦虑,这个是行业的一种现状,但是因为有机遇,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的话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如何在市场饱和中脱颖而出? 对于同一个岗位,可能有很多人在竞争,那么对于面试或者候选,面试官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你是不是适合某个岗位呢?所以我们要有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练剑、沉淀 这个需要平时去多练,慢慢沉淀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会让面试官眼前一亮,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说、会用,要更清楚里面的具体细节,目前市场对这个的要求在不断的变高。 提高自己的一些影响力 对于那些影响力有一定相关积累的人

外包Java后端开发三年,年底跳槽两个月如何应付面试?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12-01 18:12:11
目录 前言 1.整理一份思维导图 2.搜集一些大厂真题面试题自己解答 3. 不断的复述和巩固知识点 4. 加深技术的厚度 5. 出去装X吧 打铁还需自身硬(此方法不适合所有人) 小黄鸭学习法 关于结构化思维 5W1H法 链路法 其他方法 算法的学习方法 金玉良言 前言 以java面试为例,每一年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招聘要求中可能出现你没有使用过的技术, 如:RPC、springboot、docker等。如果,2个月后要去面试,你心仪的公司,招聘要求上出现这样的你没有用过的技术,都不知道面试官会问这个技术的哪些问题。每年新出现的技术很多,但大部分是属于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的编程框架。比如十几年前的各类Web编程框架,十年前的中间件框架,最近几年的深度学习框架等等。要快速掌握一个技术,需要学习的内容分为领域知识和框架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要做一些实例来练习。领域知识是针对这个领域内通用的,即便是换个框架也能用的上。而框架知识则是领域知识的封装,方便编程使用的。 小编在这里总结了一篇学习方法,只要你本身不是很菜,用此方法两个月足够学好多个技术,而且是真学会、可以拿出来用的那种。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对于大部分技术都很有效(比如java,spring,Redis、网络、操作系统等等),但对于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这种需要慢慢积累基本功的不太有效。 1.整理一份思维导图

渗 透测试公司 安全行业初次入门经验历程分享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12-01 15:42:08
渗 透测试公司 安全行业初次入门经验历程分享 分类专栏: 渗 透测试公司 网站渗 透测试 网站漏洞修复 文章标签: 渗 透测试 网站安全行业 网站漏洞测试 网站漏洞查找 网站安全渗 透 版权 今年针对我国的网络安全公司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斯诺登功不可没。国家信息安全现行政策施行,中国各种各样CTF雨后春笋般破壳而出,各种互联网技术与安全企业竞相扩大自身的安全技术团队,可是我恰好追上了这一好情况下。只报名参加了一次笔试题目和招聘面试,但却有四家企业对我抛出了橄榄枝,可是我当然是挑选了在其中的一家,刚开始作为一名网络安全实习生,宣布进入了这一安全行业。 点开博客后发现许多人对我的感谢,那我也再次写一写后边工作中后的一些深得体会,最初进了企业,我怀着挺大的希望,期待能在企业里迅速学得大量的姿势,急速成才。但进到企业后我发现了,繁杂的文本文档占有了工作职责的挺大一部分,我很讨厌每一次渗 透完都写一大堆的文本文档,觉得那样会耗费我的热情。也是发觉到企业后实际上并沒有人教会你什么,大量的還是要靠通过自学,自然环境不一样也是有益处的,你拥有机遇去开阔眼界看看一些公司的内部网构架,还有机会掌握中国的安全商品的防御力原理和遍布,更关键的是,有一群小伙伴们与你做着一样的事,在这个时间范围,人们除开进行新项目上的一些物品,相互也串通着四处找总体目标锻练技术性,也是在这一时间范围

阿里P8大牛的10万字《Java架构进阶面试知识笔记》全能架构师的资源全在这了!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20-12-01 14:56:00
利用空余时间整理了一份《Java架构进阶核心知识点笔记》,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在面试的时候能够帮助到大家,减轻大家的负担和节省时间。 之前有分享过这份知识点笔记的初稿,现在又对知识点笔记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于是有了现在的V2.0版本的面试手册。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文末获取领取方式! 废话不多说,本手册目前为第二版,内容有以下板块: 基础篇 JVM篇 多线程&&并发篇 Spring篇 MyBatis篇 SpringBoot篇 MySQL篇 Redis篇 SpringCloud篇 Nginx篇 MQ篇 MongDB篇 设计模式篇 分布式篇 数据结构与算法篇 Linux篇 简历篇 整个小册子目前 六万 字左右,部分截图: 为了不影响阅读,这些知识点模块都整理出了详细的图文,有需要的朋友麻烦转发关注后扫描小编的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最后,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全面的面试宝典,想要领取的朋友们只需要扫描小编的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409765/blog/4767625

根治可扩展、高可用、高性能“神器”:SpringCloud+Nginx高并发编程手册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12-01 14:54:34
在面试过程中几乎是必问到高并发一些问题,而本篇就是SpringCloud结合Nginx解答高并发开发、大厂面试的核心难题!本篇旨在帮助开发工程师弥补在Spring Cloud微服务、Nginx反向代理核心知识方面的短板! 统筹全篇 这份手册前6章剖析Feign高并发RPC的底层原理,解析Hystrix高性能配置的核心选项,阐述Hystrix滑动窗口的核心原理。后4章介绍Nginx的核心原理及其配置,并结合秒杀场景实现Spring Cloud秒杀、Spring Cloud+Nginx Lua秒杀,为广大Java开发者提供一个全面学习高并发开发的实战案例。 同时这份笔记也是免费分享的,免费获取方式在文末! 第1章Spring Cloud+Nginx高并发核心编程的学习准备 第2章Spring Cloud入门实战 第3章Spring Cloud RPC远程调用核心原理 第4章RxJava响应式编程框架 第5章Hystrix RPC保护的原理 第6章微服务网关与用户身份识别 第7章Nginx/OpenResty详解 第8章Nginx Lua编程 第9章限流原理与实战 第10章Spring Cloud +Nginx秒杀实战 总结 这份手册可以说是SpringCloud+Nginx高并发编程实战中一份弥足珍贵的笔记,无论是在日常开发之中开始面试前的准备,都是值得大家去阅读理解!

字节跳动-Android自定义组件开发,带你领略什么叫细节爆炸!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12-01 13:01:32
前言 今天总结一下Android开发中的自定义控件的开发,Android中所有控件和布局的基类都是View,自定义控件也就是继承View或者View的派生类,然后再重写类中的内部方法。 通常来说自定义控件分为三种: 1.自定义View:继承View 2.基于现有组件:继承View的派生类 3.组合的方式:自定义控件中包含了其他的组件 1、概述 说来惭愧,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技术文章了,最近面试了一些同学,对于一些知识点,不少候选人同学其实掌握的不够扎实,而在对于一些知识点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我自己也有些遗忘了,所以想重新梳理一下,把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一些参考,如果能有帮助,那最好不过了。 这一篇就先从 View 开始。 对于安卓开发来说,我想除了 Activity 以外,就是 View 接触的最多了。这篇文章就以面试官的角度来讲讲 View 的一些知识点,看看问题是如何一层层的深入下去的。 2、View 题目层次 我们以最常见的两个面试题目(View 的绘制流程 和 View 的事件分发)开始,逐层深入去看一下。 先上 View 的绘制流程。 View 的绘制流程是 measure -> layout -> draw,这个大家都熟悉。 不过由此引申的知识点还是有不少的: 首次 View 的绘制流程是在什么时候触发的? ViewRootImpl 创建的时机?

漫画设计模式之2:怎么学好设计模式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12-01 12:41:22
前几天,小灰刚刚发了一篇漫画设计模式,跟大家讲了一下什么是“职责链模式”。今天小灰跟大家聊一下,设计模式学得好和学不好的人,差距可以有多大,以及大家都很关心的,怎么学好设计模式。 两个年轻人是大学同班同学,他们毕业后一起被同一家公司录取,可以说是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两个人都对未来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其中一人怀抱满腔激情,到处学热门框架,但受限于公司体量和业务逻辑,学的很多东西都用不上,时间久了就忘记了,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成为一个 CRUD Boy,日渐对自己坚持和努力的意义产生了迷茫。 而另一个人的代码却写得越来越好,编程能力明显有了显著提升。 相信很多人都很前者一样,学了不少东西,写了多年代码,但根本感觉不到编程能力的提升。 面临稍复杂的代码设计和开发时 ,写出的代码不仅杂乱,扩展性也很差,要再遇到需求变更,就更不用说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到处都得修补删改。 这是为什么呐? 代码光“够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好用”。设计模式跟算法一样,与 编码密切相关,能直接提高你的开发能力,是实打实的硬核技能。 掌握了设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设计复杂代码的能力,还能让你在 学框架、读源码时事半功倍 。优秀的开源项目源码中,代码量、类的个数很多,类结构、类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会频繁做调用。如果理解了设计模式,就能 get 到大牛们的设计思路,从而学到精髓 。 另外

关于Vue3获取当前组件实例的 getCurrentInstance 方法的补充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12-01 12:33:29
上一篇文章: 快速使用Vue3最新的15个常用API(1W5+字详解,建议收藏) ,我向大家介绍了关于Vue3常用的15个API的使用详情,帮助大家快速上手Vue3,也很高兴收到大家的支持,同样也有一些人提出了疑问,尤其是对于 如何获取当前组件实例 这个问题的讨论最为激烈,这里我们就对其进行一些补充 公众号: 前端印象 不定时有送书活动,记得关注~ 关注后回复对应文字领取:【面试题】、【前端必看电子书】、【数据结构与算法完整代码】、【前端技术交流群】 在Vue2的各个组件中,我们频繁地使用 this ,即获取当前组件实例,是因为每个组件的数据变量、方法都要通过组件实例去获取。 例如: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name : 'App' , data : { return { name : '前端印象' , age : 22 } } , methods : { increase ( ) { this . age += 1 } } , mounted ( ) { this . increase ( ) } } </ script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很清晰的看到,首先在 data 中声明了两个响应式数据,分别为 name 、 age ;同时定义了一个方法 increase ,该方法是将 age 的值 +1 ;在当前组件挂载后,调用 increase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