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ac上git的安装配置与使用简述

瘦欲@ 提交于 2019-12-24 18:02:13
Mac下git搭建及使用 之前就只是经常在GitHubs上下载代码,也没注意怎么上传项目。一开始对git都没什么了解花了几个小时去小补了下知识。如果有需要可以转去这里学习:[GIT使用简易指南] (http://www.bootcss.com/p/git-guide/) 要上传代码到GitHub,有git终端输入和图形界面GUI两种使用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下载图形界面客户端。这里就先记录下git的方法吧。 初次接触,过程是花了挺久,反反复复弄了一天。中间一些步骤截图也没弄,就用代码和结果图来表示吧。 1.git下载与安装 相比于Windows,Mac环境下如果你安装了Xcode就会默认装有git,不过版本可能比较低。可以使用Terminal来查看 输入 git --version 就可以查看,我的是git version 1.9.5 如果想升级git版本,可以去官网下载: git for mac 。我有下载过,不过电脑把最 新版放在了/usr/local目录下,而旧版本我用命令 which git 查了一下路径是/usr/bin。这就使得版本没有更新,想想也 就使用旧版本了,网上倒是有挺多方法替换旧版本,由于时间问题就没去弄了。 2.git配置 生成.ssh 安装好后,在Terminal输入 $ssh-keygen -trsa -C your email

Mac 上的截图工具软件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24 13:59:18
截图工具软件是我们经常用到了软件之一,尽管苹果的 Mac OS X 内置了 Grab 截图工具,但还有其他一些适用于 Mac 上的第三方截图工具可以选择。而且他们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色。TUAW 近日做了一项 测试 ,他们选择了五种 Mac 上的截图工具,并且希望找到适用于 Mac 的“终极”截图工具软件。 他们选择测试的五种软件如下: Grab – Mac OS X 内置 Skitch – 免费 (至少现在的 beta 版是免费的) Snapz Pro X - 29 美元功能只限于截图, 69 美元版可以截取图片和动作 InstantShot! -免费 QuickSnap – 14.95 美元 测试过程: 为了能够更精准地比较各个截图的效果,他们用这五种不同的截图工具对同一界面进行截图。下图是采用上面五种不同软件对 iTunes 迷你播放器界面进行截图的比较。此外还有对 Leopard Dock 工具栏、桌面全屏、多任务窗口重叠、iTunes 视频播放、Leopard 工具栏、Front Row 等进行截图比较,请见 TUAW 图库 。 在分别对各个软件进行评论和总结之后,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同时使用 Skitch(免费)和苹果内置的 Grab 能够满足几乎全部需要。Snapz Pro X 的功能非常棒,但是毕竟价格不菲

mac os git 安装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24 10:55:27
1. 在 Mac 平台上安装 Git 最容易的当属使用图形化的 Git 安装工具,下载地址为: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git-osx-installer/ 安装界面如下所示: 我 安装 的是 git 2.10.0,算是目前最新的版本。 2.打开 安装 包,可以看到此时的界面为: 我们需要把.pkg的 安装 包 安装 到系统当中。我双击了 安装 包之后,结果无法 安装 成功。界面为(此图为只有git版本不同): 这里是一个坑,虽然是很简单的问题的,但是对于新手而言有时候还是头疼的。后来,在网上终于找到原因,由于这个需要权限,所以直接点击 安装 是无法成功的。方式是按住control键之后(此图只有版本不同),再点击pkg文件。这个时候会弹出 安装 程序的界面。如 所示。然后选择打开,就可以完成 安装 了。 3. 打开终端,使用git --version或者which git命令查看安装版本,有就是安装成功了 4.安装成功后打开终端 cd ~进入根目录 输入命令ssh-keygen生成ssh-key,如果有提示,一直按回车 5.将SSH key添加到GitHub。登录到GitHub页面,Account Settings->SSH Public Keys->Add another key 将生成的key(id_rsa.pub文件

【python】构造字典类型字典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24 08:48:11
字典类型字典:就是包含字典类型的字典,如{'sss': {'ss': 'dddsdsdsd'}} 构造方式: a={} b="sss" a[b]={} a[b]['ss'] = "dddsdsdsd" print a 》》》{'sss': {'ss': 'dddsdsdsd'}} 应用: import sys,os,re oui_dict={} ###构造字典 tmp_fp = open("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ac.py-master\\mac.py-master\\src\\macpy\\oui.txt", 'rb') while True: current_line=tmp_fp.readline() ###读取一行进行如下判断 if current_line: m = re.match(r"^[0-9A-Z]{6}", current_line) ###对所读到的行进行正则匹配 if m: ###若匹配成功,则进入,否则接着进入while循环往下读 tmp = current_line.split('\t\t') mac_24 = tmp[0].split(' ')[0] if oui_dict.get(mac_24, None):###get函数不返回none。get获取oui_dict中mac24属性值

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链路层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24 07:43:56
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的作用 作用 连接不同的物理设备,传输比特流 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介质 红外线、红外线、激光 比特流 高低电平 表示比特流 物理特性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过程特性 信道的基本概念 信道是往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包含一个接收信道和一个发送 ??? 发送和接收会不会冲突?冲突了怎么办? 单工通信信道 只能一个方向通信,没有反方向反馈的信道,如 有线电视、无线电收音机等 半双工通信信道 双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 全双工通信信道 双方都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分用-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链路层概述 数据 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数据的基本单位; 发送端在网络层的一段数据前后添加特定标记形成“帧”; 接收端根据前后特定标记识别出“帧” 物理层不管帧结构,链路层会对帧进行解析 帧结构 帧首部和尾部是特定的 控制字符 ,是特定比特流 帧首部 : SOH:00000001 帧尾部 : EOT:00000100 ?? 数据里面恰好有这些比特流咋办? -> 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 "透明"的意思是控制字符在帧数据中时,要当做不存在去处理 若非透明处理,数据报中恰好存在EOT字符,那么这个数据帧会被错误处理 数据报中的控制字符前添加转义字符

Mac OS X Git安装教程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2-24 07:04:26
第一:下载:http://code.google.com/p/git-osx-installer/ 下载最新的PGK文件。 图形化OpeninGitGui: http://code.google.com/p/git-osx-installer 上也提供了一个Git的图形化客户端:OpenInGitGui,可以从这里获得,OpenInGitGui十分小巧,下载解压后也只有16K,OpenInGitGui不用安装,双击即可使用,OpenInGitGui刚启动时,会记录打开过的资源库。 第二:设置SSH 由于github使用SSH链接,需要设置SSH 1.检查SSH key cd ~/.ssh 2.备份已有的key,(如果有的话) mkdir key_backup mv id_rsa* key_backup 3.生成SSH key $ ssh-keygen -t rsa -C 你的github邮箱 4.将SSH key添加到GitHub 登录到GitHub页面,Account Settings->SSH Public Keys->Add another key 将生成的key(id_rsa.pub文件)内容copy到输入框中,save。 5.测试链接 $ ssh git@github.com 出现上述提示信息说明连接成功(github并不提供shell登陆但已经连接成功) 第三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5)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24 01:26:59
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IPv6中已经没有arp rarp协议,所以这里都是IPv4。 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地址,应用则常使用ip地址通信 arp协议是指从ip地址获取对应的mac地址的协议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网上别人写的很经典的ping过程,不清楚原创作者是谁: 在当今的以太网络通信中,在IP数据包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地址,那就是IP地址和网卡地址(即MAC地址),在数据包中,无论是IP地址还是MAC地址,都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因为通信是双方的,所以就必须同时拥有双方的地址!在同一IP网络中通信,将会发生以下事件: 主机A与主机B通信,这时主机A肯定首先要封装这些需要发给主机B的数据包,那么对于主机A来说,自己的IP地址和MAC自己肯定能够轻易得到,对于主机B的IP地址这时主机A也应该知道,要不然它就不清楚自己将要和谁通信,当有了自己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机B的IP地址后,主机A在数据包中可以正确地写上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写入自己的MAC地址(即源MAC),最后还必须正确写入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可这时主机A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那该怎么办呢?这时主机A就通过比较上面已经封装好的源IP和目标IP,通过子网掩码计算一下,发现源IP和目标IP恰好在同一个IP网络内

MAC下最好用的抓包工具--charles简单操作教程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23 19:55:30
一、Charles介绍 给大家推荐一款在mac上我觉得很好用的抓包工具,再过去的半年中给我很大帮助,在工作学习中使用很方便。那么什情况下我们会需要使用抓包工具呢,比如我想查看一个接口请求的参数、返回值,还有移动设备上的http请求、https请求,有了charles一下搞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咳咳......,回归正题,介绍一下charles。 Charles是一个HTTP代理服务器,HTTP监视器,反转代理服务器,当浏览器连接Charles的代理访问互联网时,Charles可以监控浏览器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数据。它允许一个开发者查看所有连接互联网的HTTP通信,这些包括request, response和HTTP headers (包含cookies与caching信息)。 主要功能 支持SSL代理。可以截取分析SSL的请求。 支持流量控制。可以模拟慢速网络以及等待时间(latency)较长的请求。 支持AJAX调试。可以自动将json或xml数据格式化,方便查看。 支持AMF调试。可以将Flash Remoting 或 Flex Remoting信息格式化,方便查看。 支持重发网络请求,方便后端调试。 支持修改网络请求参数。 支持网络请求的截获并动态修改。 检查HTML,CSS和RSS内容是否符合W3C标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很强大的说了,我平常常用的就是抓请求

TCP/IP协议分析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23 18:09:13
TCP/IP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和,是网络通信架构的核心,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接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TCP/IP 协议采用4层结构,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清楚TCP/IP的工作原理,通俗一点讲就是, 一个主机的数据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发送到对方的主机上 一.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每层模型的职责: 链路层:对0和1进行分组,定义数据帧,确认主机的物理地址,传输数据; 网络层:定义IP地址,确认主机所在的网络位置,并通过IP进行MAC寻址,对外网数据包进行路由转发; 传输层:定义端口,确认主机上应用程序的身份,并将数据包交给对应的应用程序; 应用层:定义数据格式,并按照对应的格式解读数据。 然后再把每层模型的职责串联起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 当你输入一个网址并按下回车键的时候,首先,应用层协议对该请求包做了格式定义;紧接着传输层协议加上了双方的端口号,确认了双方通信的应用程序;然后网络协议加上了双方的IP地址,确认了双方的网络位置;最后链路层协议加上了双方的MAC地址,确认了双方的物理位置,同时将数据进行分组,形成数据帧,采用广播方式,通过传输介质发送给对方主机。而对于不同网段,该数据包首先会转发给网关路由器,经过多次转发后,最终被发送到目标主机。目标机接收到数据包后,采用对应的协议

我们身边的网络知识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23 16:55:54
我们身边的网络常识 今天咱们交流的主题是网络基础,这块东西对于咱们计算机或者通讯专业的人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今天拿出来再说一说,是因为这块知识在咱们工作和生活中时刻都在使用,并且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不仅是要了解,还要深入掌握。网络有硬件层面,也有软件层面,更有应用层面的东西,今天咱们就来重温一下这些常识,。 讲到网络,就不能不说一下,网络的分层,这块东西不管是在面试还是咱们看书学习网络知识,都被高频次地提到,网络有多种分层方式,比如:7层、5层等等,那么,为什么网络协议要分层呢?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 下面我们看下最经典的7层结构协议,如下图所示: 这个分层结构大家可以观察下,从底层到高层。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层对应的软件、硬件。 现在我们以一个最基本的http上网为例,看下数据在网络中是怎么走的。 首先我们点击网页后,你的请求会作为http报文的字段装进要发送的数据包中。 HTTP 协议是基于 TCP 协议的,所以它使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发送请求; TCP在发送给每个报文段的时候,都需要对方有一个回应 ACK,来保证报文可靠地到达了对方。如果没有回应,那么 TCP 这一层会进行重新传输,直到可以到达。同一个包有可能被传了好多次,但是 HTTP 这一层不需要知道这一点,因为是 TCP 这一层在埋头苦干。 TCP 层发送每一个报文的时候,都需要加上自己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