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

---01--Lin网络基础设置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1-29 01:56:01
一 查看及测试网络 1。ifconfig 查看活动的网络接口 ip -a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 ifconfig 设备名(网卡名)不论该网络接口是否处于激活状态 cat /etc/redhat-release查看镜像版本 2.使用ip ethtool 命令查看网络接口 (1)查看网络接口的数据链路层信息 ip link (2)查看网络接口的网络层信息 ip a (3)查看指定网络接口速率。模式等信息 ethtool 设备名 光纤属于单工 mii-too 设备名 #查看数据链路层 3 查看主机名。路由表 (1)hostname hostname 主机名 #临时修改主机名 (2)查看路由表 route -n 不做地址解析,以数字形式显示 netstat -r 查看路由表 一般和-n一起用 4.查看网络连接情况 netstat命令 -a #显示所有 -n #数字形式显示相关信息 -r #显示路由表信息 -t #显示TCP相关 -u #显示UDP相关 -p #显示相关进程号。进程名称信息 -l #只看listen状态 ### netstat -anpt=ss -anpt =lsof -i :22 5 ping traceroute nslookup 命令 ping #测试网络连通性 -c #指定发送包的个数 -i #ping通时,指定间隔多少秒发送下一个包 -w #ping不通时

【知识强化】第四章 网络层 4.2+4.6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1-29 00:51:28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路由算法及相关的路由协议。 首先呢我们在之前一直在讲这个路由器的事儿。那路由器呢它自己本身会有这样一个路由表或者是转发表。只要有了这个表,啊只要通过这个表,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这个分组经过这个路由器之后,接下来应该往哪儿走,也就是我的下一跳应该往哪里去呢?所以可以看到这个路由表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路由表当中的表项,也就是它当中的每一行,这些是怎么得到的呢? 啊,其实就是靠路由算法来得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一个路由器,它连着很多个路由器,那它的下一跳是不是有很多种方向。那我们如何决定究竟是哪个方向呢?当然,这也是路由算法帮我们考虑到了。 路由算法呢它会选择一个最佳路由,也就是说,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ONGZHENHUA/p/11437382.html

史上最详细的原理+实验——Linux Centos7 网络基础设置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1-28 21:01:18
一.网络基础设置 1.ifconfig 查看网卡详细信息 ifconfig :查看ip地址信息 mtu 1500 数据包字节 inet 192.168.17.134 :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broadcast 192.168.17.255:广播地址 inet6 fe80::e3c7:14af:6e4d: ipv6地址 ether 00:0c:29:c9:dd:05 :mac地址 lo: flags回访网卡 2.hostname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http01 修改主机名 su 刷新 > > 第二种方法修改主机名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HTTPD NETWO rk后面加一个i 都是大写 NG=yes 重启才能生效 3.查看路由表条目route 4.netstat -ntap 查看所有的tcp协议 5.netstat -nuap 查看你所有udp的协议 6.netstat -r 查看路由表条目 7.测试解析nslookup 53端口都是给DNS udp协议专门去解析地址 tcp协议专门去连接dns服务器 8.临时配置和永久配置ip地址 9.添加一个虚拟网卡 9.1用宿主机去Ping一样能互联互通 ifconfig ens33:0 down 禁用地址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1-28 19:37:34
1、 静态路由 是指由 网络管理员 手工配置的 路由 信息。当网络的 拓扑结构 或 链路 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 路由表 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 路由器 。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 网络环境 ,在这样的 环境 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2、 动态路由 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 实际 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动态路由 机制 的运作依赖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对路由表的维护;路由器之间适时的路由 信息交换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ms0729/p/11939272.html

RIP协议工作原理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8 19:36:19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

网络管理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28 16:27:50
一、查看IP地址 1、ifconfig命令(ip a) 作用: 显示/配置网络接口 格式:ifconfig 选项 选项:-a 显示全部网卡(包括禁用的) 2、ifup与ifdown命令 作用:启动及禁用网卡 格式:ifup 网卡名 ----启动网卡 Ifdown 网卡名 ----禁用网卡 3、ping命令 作用:测试网络连通性 格式:ping 选项 IP地址 选项:-c 指定连通次数; -i 指定连通周期 4、网卡配置信息 Linux的网卡配置信息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网卡名以eth0为例。 1. DEVICE=eth0 网卡的名字 2. HWADDR=00:0c:29:90:89:d9 HWADDR HardWare Address 硬件地址 MAC 地址 3. TYPE=Ethernet 网络类型 以太网 4. UUID=ae779ae6-044d-43d5-a33b-48c89e8de10e #UUID 做到系统中独一无二。 5. ONBOOT=yes BOOT ON ? 在开机或重启网卡的时候是否启动网卡 6. NM_CONTROLLED=yes 是否受 network 程序管理 7. BOOTPROTO=none 网卡是如何获取到 ip 地址 网卡获取 ip 地址的方式    a. dhcp 自动获取 ip 地址    b.

Linux网络管理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1-28 11:25:43
1 网络相关的几个文件说明 1.1 网卡配置文件ifcfg-*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有不少文件,绝大部分都是脚本类的文件,但有一类 ifcfg开头 的文件为网卡配置文件(interface config),所有ifcfg开头的文件在启动网络服务的时候都会被加载读取,但具体的文件名ifcfg-XX的XX可以随意命名。 以下是一个(CentOS 7上)ifcfg-XX文件的内容示例。 [root@xuexi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 显示的名称,必须/sys/class/net/目录下的某个网卡名相同 IPV6INIT="no"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TYPE="Ethernet" DEFROUTE="yes" PEERDNS="yes" # 设置为yes时,此文件设置的DNS将覆盖/etc/resolv.conf, # 若开启了DHCP,则默认为yes,所以dhcp的dns也会覆盖/etc/resolv.conf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NAME="System eth0" DNS1=114.114.114.114 DNS2=8.8.8.8

【Django】连接使用多个数据库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8 10:52:46
目录 原文: http://blog.gqylpy.com/gqy/384 @ 第一步: 配置你要使用的数据库 在 setting.py 配置文件中的 DATABASES 字典中指定。 注意:默认的 default 数据库别名不可删除,如果不使用,可留空 {} 。 # 先定义好数据库别名 DB01 = 'db01' # 第一个数据库别名 DB02 = 'db02' # 第二个数据库别名 DATABASES = { 'default': {}, # 不可删除,留空 {} DB01: { # 第一个数据库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db01', 'HOST': 'localhost', 'POST': '3306', 'USER': 'u1', 'PASSWORD': 'user@u1', }, DB02: { # 第二个数据库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db02', 'HOST': 'localhost', 'POST': '3306', 'USER': 'u2', 'PASSWORD': 'user@u2', } } 第二步: 定义数据库路由方法类 使用多个数据库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置数据库路由方案,以保证对象对原始数据库的“粘性”

31、RIP的防环机制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8 07:18:30
1、 跳数限制 :max15跳,16跳不可达; 2、 水平分割 :同一路由器从此口进入,不从此口出; 3、 毒性逆转水平分割 ---触发更新:本地若存在断开网段时,将向邻居马上发出更新包,但度量为16--- 毒性 ,用于告知邻居该路径不可达;之后邻居打破 水平分割 限制信息将再次发回来标示确认收到; 发出16跳的毒性包,rip没有ack包,发出后不知道对方是否收到,所以返回来来一次--- 逆转 ; 4、 抑制计时器 :30s 更新,180s失效,180s抑制,240s刷新。 ---当收到的路由条目在无征兆的情况下跳数突然加大,意味着环路已经出现,抑制计时器将抑制这些路由的加表; 1) 更新计时器30s :实现对路由条目的周期交互,默认30s更新(通过UDP520端口)一次路由表中的信息; 2) 失效计时器180s :如果一条路由信息在180s内没有收到更新或确认,那么将这条路由信息标记为“失效”; 30s未收到邻居的更新包-->更新计时器超时。再过150s,达到(30s+150s)还没收到路由更新包-->失效计时期超时,然后将邻居相应路由标记为is possibly down( 此时并不是真正的失效了,是提示快要失效了 ) 3) 抑制计时器180s :如果一条路由更新的跳数大于路由表已记录的该路由跳数,那么将会引起该路由进入180s的抑制时间,用于防止路由环路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1-28 05:54:19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主要协议: IP 、 ICMP 。 数据单元:IP 数据报(packet)。 典型设备:网关、路由器。 概述 IP 协议 相关协议 分类的 IP 地址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 IP 数据报格式 地址解析协议 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1. Ping 2. Traceroute 虚拟专用网 VPN 网络地址转换 NAT 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器分组转发流程 路由选择协议 1. 内部网关协议 RIP 2. 内部网关协议 OSPF 3. 外部网关协议 BGP 概述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进程间通信的可靠性由运输层负责。 IP 协议 网际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定义了三种功能: IP 定义了在 TCP/IP 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IP 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IP 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的规则。 相关协议 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