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3 06:47:24
姓名:滕婉 学号:201821121066 班级:计算1813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的地址为192.168.1.66 路由器R1接口配置如下: 检查以及路由器R1的RIP的配置如下: 路由器R2的配置如下: 检查以及路由器R2的RIP配置如下: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1.PC1,PING PC2的连通性 2.PC2,PING PC3的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1.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R1路由器采用RIP路由协议,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下一轮更新将在23秒之后; 更新在180秒之后无效,认为此信息出现问题,若240秒后没收到更新信息,则进行刷新; 其中发送版本为 version 2,接受的版本信息也为version 2; 最大路径为4; 默认网关为:192.168.2.67,管理距离为:120,上一次的更新时间:29。 2.查年路由表 show ip route C是connected,表示直接相连;192.168.1.0/24是直接相连的网段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可紊 提交于 2019-12-03 06:41:45
个人信息: 姓名:钟逸强 学号:201821121092 班级:计算1813 目录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3.2 配置参数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5. 拓展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设置: 路由器R的配置: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0,PING PC1,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截图如下: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1)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解释: Routing Protocol is "rip",表示路由协议为RIP协议; Redistributing: rip 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2 seconds 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下一次更新在2秒之后 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flushed after 240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3 06:41:35
姓名:周俊丞 班级:计算1813 学号:201821035048 目录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3.2 配置参数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5. 拓展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0的IP地址为 192.168.1.48, 客户端1的IP地址位192.168.3.49 路由器配置 接口配置 查看端口简要信息 RIP配置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1,PING PC2,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路由器采用RIP路由协议,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下一轮更新将在23秒之后,该更新在180秒之后无效,若180秒后未收到更新信息,则该路由条目将从路由表中删除。 发送版本为 version 2,接受版本为 version 2 Gateway :向R1发送更新的邻居的下一跳IP地址 Distance:管理距离为120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2-03 06:38:19
姓名:韩博 学号:201821121115 班级:计算1814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1.115,默认网关为192.168.1.116。 客户端PC1的IP地址为 192.168.3.116,默认网关为192.168.3.115。 路由器R0的配置 进入特权模式,清除路由器的现有配置,并且禁用DNS查找; 给路由器命名,配置并激活端口;   把G0/0/0端口的地址设置为192.168.1.116,把G0/0/1端口的地址设置为192.168.2.115。 配置路由算法;   连接192.168.1.0和192.168.2.0两个网络。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0,PING PC1,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   Ping成功,说明PC0和PC1是连通的。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routering protocols is "rip" 路由协议为rip协议   Sending updates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路由表及交换机、路由器基本原理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03 06:30:22
  在网上找到了这篇讲述MAC地址,ARP协议和路由表的文章,如获至宝。一篇文章把组网中的相关概念讲的明明白白。   原文是发布在51cto博客上,但不知道为什么点进去却是404。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技术论坛上有不少原创的好文章。   好了下面是文章正文: MAC地址表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这张表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指定的主机上的。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以后,首先、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到MAC表中,接着、会检查自己的MAC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会根据MAC表中记录的对应接口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也就是单播),如果没有,则会将该数据帧从非接受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广播)。 如下图:详细讲解交换机传输数据帧的过程 1) 主机A会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 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帧后,首先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接口为f 0/1)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3) 然后交换机会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从MAC地址表中记录的接口发送出去,如果没有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03 05:40:35
姓名:杨富宏 学号:201821121017 班级:计算1811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PC端配置,路由器配置,R1的配置,包括接口的配置和RIP配置如下: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192.168.1.17。 PC1的IP地址为192.168.3.18 Router0: Router1: RIP配置: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0的命令行中ping PC1的IP,结果为可联通。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show ip protocols: 表示路由协议是RIP,并且每30秒发一次更新。 查年路由表show ip route: 表示路由器的两个端口是直接连接的。 查看RIP发送和接收报文debug ip rip: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使用shutdown指令,收到来自接口的更新消息,才可以更新路由表,所以消息传得慢。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ngfuhong/p/11780344.html

第四次实验报告:对RIP路由协议的感受与理解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2-03 05:39:15
姓名:陈柯佑 学号:201821121016 班级:计算1811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引入了两个客户端(PC0和PC1)和两个路由器(Router1和Router2),正确连接形成了一个拓扑结构。 3.2 配置参数 (1)客户端PC配置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192.168.1.16,客户端PC1的ip地址为192.168.3.16。 (2)路由器Router1和Router2配置(给出Router1配置为例) 点击Router1的CLI选项,依次输入如下指令: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 t Router(config)#interface G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99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G0/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99 255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3 05:31:27
姓名:肖斯凯 学号:201821121015 班级:计算1811 目录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3.2 配置参数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5. 拓展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1.15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3.16 路由器配R1的配置,包括接口的配置和RIP配置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PC0 PC1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查年路由表 show ip route 查看RIP发送和接收报文 debug ip rip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分析:RIP路由R0每隔30秒做一次定时更新,发送路由更新包,告诉其它方R0失去了与PC0的连接路径,更新信息发送到R1的过程可能被意外延迟,期间R1仍会存有PC0的连接路径,并发出原更新包,但在收到R0的更新包后,与自己的相对比

第四次实验报告:RIP路由协议的解析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03 05:31:23
第四次实验报告:RIP路由协议的解析 姓名:王璐璐 学号:201821121037 班级:计算1812 0 摘要 在此次实验中,通过对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情况的分析,解析RIP路由协议,以此了解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下面将在两台PC机之间连接两台路由器,配置路由器参数与路由协议,访问路由器各个端口的IP地址,观察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并对此进行理解。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图中是在两台PC机之间连接了两台路由器,上图倒红三角形表示线路还没有联通,从PC0还无法访问PC1。 3.2 配置参数 3.2.1 PC0的参数配置 将PC0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37,而默认网关是路由器G0/0的地址,即192.168.1.80。 3.2.2 PC1的参数配置 PC1的配置与PC0的配置类同,默认网关地址为路由器2的G0/1的地址,即192.168.3.80。 3.2.3 路由器的参数配置 1)Router0配置 设置Router0的两个接口的地址,并为该路由器设置路由协议。 2)检查Router0的接口 3)查看Router0初始的路由表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03 05:24:31
姓名:余秋聂 班级:计算1814 学号:201821121123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1.PC客户端和服务器参数配置 PC端IP地址设为:  210.34.1.123 服务器的IP地址设为:210.34.3.124 2.路由端参数配置(其中相关语句已在前面使用过,具体含义不再做解释) (1)路由器R1配置并激活路由器接口(激活接口后与该接口的连线将由红色变为绿色) a.接口Fa0/0的IP:210.34.1.124 b.接口Fa0/1的IP:210.34.2.123 c.配置路由协议 d.检查路由 (2)路由器R2按照上面相同的方法进行配置、激活、配置路由协议等操作(接口Fa0/0的IP:210.34.2.124,接口Fa0/1的ip:210.34.3.123) 最终检查路由如图所示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1,PING PC2,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截图如下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Routing Protocol is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