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react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29 05:40:25
推荐使用facebook官方构建工具 create-react-app 来创建React基础工程。(然而我还是手动构建) (路由)官方旧版本和V4的比较。 https://github.com/ReactTraining/react-router/blob/master/packages/react-router/docs/guides/migrating.md 欢迎补充! 正文:(react-router的版本是V4) 提示No repository field 警告 解决办法: 1、在package.json中添加 "private": true 即可。 或者 2、在package.json中 添加 repository 即可。如下。 "repository" : {   "type" : "git",   "url" : "https://github.com/npm/npm.git" } webpack的配置中,postcss报错的问题: 也 可以看 官方文档 。 解决办法: 1. 在 webpack.c onfi g.js中 使用 postcss-loader :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css$/,       exclude: /node_modules/,      

vue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内部分享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29 05:35:23
1.路由变化页面数据不刷新问题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vue-router的history模式下,初次进入会执行钩子函数,再次进入时则不会。   解决方案: 监听路由变化 watch : { "$route" (to, from) { if(to.path.indexOf('/home') > -1) { this.initData() } } } 2.setInterval路由跳转继续运行并没有及时进行销毁   比如一些弹幕,走马灯文字,这类需要定时调用的,路由跳转之后,因为组件已经销毁了,但是setInterval还没有销毁,还在继续后台调用,控制台会不断报错,如果运算量大的话,无法及时清除,会导致严重的页面卡顿。   解决方案:在组件生命周期beforeDestroy停止setInterval beforeDestory() { clearInterval(this.timer); MessageBox.close() } 3.vue 滚动行为用法,进入路由需要滚动到浏览器底部、头部等等 使用前端路由,当切换到新路由时,想要页面滚到顶部,或者是保持原先的滚动位置,就像重新加载页面那样。 vue-router 能做到,而且更好,它让你可以自定义路由切换时页面如何滚动。 注意:这个功能只在支持 history.pushState 的浏览器中可用。 解决方案:https:/

路由表(RIB)与转发表(FIB)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8 23:45:18
路由表被称为路由信息库(Routing Information Base,RIB),转发表也叫转发信息库(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FIB) 具备路由功能的华为数通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都维护着两种重要的数据表:路由表(RIB)、转发表(FIB)。 RIB路由表 路由表通常存储在设备的动态内存中,如RAM随机存储器中, 每台路由器都维护着一张全局路由表,另外路由器所运行的每种路由协议也维护着该协议自己的路由表。 全局路由表,就是通过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输出的表格。 路由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路由信息,它可以运行多种动态路由协议,而每一种通过动态路由协议所获知的路由信息首先存储于该协议自己的路由表中,然后路由器根据路由优先级和度量值等信息来进行路由的优选,并将优选路由加载到全局路由表中。 将路由表视为路由器的控制平面,转发表位于数据平面。 实际上路由表并不直接指导数据转发,也就是说,路由器在执行路由查询时,并不是在路由表中进行报文目的地址的查询,真正指导数据转发的是FIB表。由于两张表的一致性,在绝大多数场合中,我们阐述路由器转发数据过程时,会用“路由器查询路由表来决定数据转发的路径”这一说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路由器查询的是FIB表,位于控制层面的路由表只是提供了路由信息而已。 FIB转发表

路由器的设置和检测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28 23:20:55
今天下午师哥带领我们进行路由器的设置和检测。 首先是确定路由器的登录界面,不同品牌的路由器登录的网址是可以百度查找,登录的账号密码也是默认的。记得查询路由器的说明书。 在这里学习了LAN和WAN之间的区别。LAN是局域网,主要作用于链接内部网络,WAN是外部网络如以太网等。两类接线口一类对外一类对内。 登录管理界面后可以进行你想要的操作,比如限制观看视频,拉入黑名单等。 查看电脑IP地址的方法:使用win+r快捷键,打开运行窗口,然后输入cmd,点击运行,这时桌面会弹出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输入“ipconfig”,按下“Enter”回车键,就可以看到本机的信息了。 如果想要让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可以拿一根笔对着路由器后面的小圆孔,当所有知识等都亮起来就可以了。 来源: CSDN 作者: 吴振硕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5495963/article/details/103746382

ntp时间同步,各种配置方法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28 19:27:39
1 Windows xp NTP服务器的配置(2003配置方式一样) 1) 首先需要关闭作为NTP服务器的windows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否则将同步不成功。 2) 单击“开始”,单击“运行”,键入 regedit,然后单击“确定”。 找到下面的注册表项然后单击它: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Config\ 在右窗格中,右键单击“AnnounceFlags”,然后单击“修改”。 在“编辑 DWORD 值”对话框中的“数值数据”下,键入 5,然后单击“确定”。 3) 启用 NTPServer。 a. 找到并单击下面的注册表子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Server\ b. 在右窗格中,右键单击“Enabled”,然后单击“修改”。 c. 在“编辑 DWORD 值”对话框中的“数值数据”下,键入 1,然后单击“确定”。 4) 关闭NTP client 找到并单击下面的注册表子项: a)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 b)

计算机网络(14)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2-28 17:24:58
网络测量 网络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利用软件或硬件工具来量度 网络的运行状态、表征网络特性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网络测量的指标 网络测量的分类 name 概念 优点 缺点 主动测量 指由测量用户主动发起测量,将探测分组注入网络,根据测量数据流的传送情况来分析网络的性能。 使用方便,适合端到端的网络性能测量,对于需要关心的内容只要在本地发送测试 包观察网络的响应即可,由于该方法不涉及用户的网络信息,所以对用户而言是很安全的 增加了网络潜在的负载,尤其是如果该测量未经仔细设计,使产生的流量达不到最 小,可能会对网络造成较大的影响,测量数据包对网络行为的影响 被动测量 通过在网络中的链路或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上借助包捕获数据的方式来记录网络流量,分析流量,获知网络的性能状况。 测量的是网络上的真正流量,能够达到对观察点网络行为的详尽理解 被动测量方式可能要查看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包,容易捕获网络中的敏感信息,给用户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只能获得网络局部数据,无法了解网络整体状况,测量范围受限 name 概念 网络拓扑测量 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用于资源调度和流量分配。 性能测量 通过监测网络端到端时延、抖动、丢包率等特性,了解网络的可达性、利用率以及网络负荷等 流量测量 对网络数据流的特性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掌握网络的流量特性,如协议 的使用情况、应用的分布和用户的行为特征等。

华为-vlan间路由之SVI(switch virtual interface)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28 16:11:20
SVI(switch virtual interface) (使用多层交换机 配置 vlanif接口) 交换机: vlan batch 10 2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0 interface Vlanif10 创建交换机虚拟接口(SVI) vlanif 10,属于三层接口,10 代表vlan 10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作为vlan 10 用户的网关 interface Vlanif20 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SVI 通信原理:switch virtual interface ,在多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if 三层虚拟接口,并配置ip地址,形成直连路由。交换机根据目标ip地址,结合路由表替换相应的标签,并从相应接口转发报文。 来源: 51CTO 作者: cheer加油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2843522/2073080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28 13:36:58
说下这几个表的主要内容: 路由表: 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条ip地址、出接口、优先级、cost路由开销 arp表: 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ip地址类型 arp -a 命令用来查看计算机本地arp表。 第一列:表示ip地址列表情况。 第二列:表示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第三列:表示ip地址类型,是动态ip还是静态ip。 mac表: mac地址、出端口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这张表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指定的主机上的。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以后,首先、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到MAC表中,接着、会检查自己的MAC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会根据MAC表中记录的对应接口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也就是单播),如果没有,则会将该数据帧从非接受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广播)。 如下图:详细讲解交换机传输数据帧的过程 1)主机A会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帧后,首先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接口为f 0/1)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3

kali信息主动收集之三层发现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28 11:38:42
三层发现 优点可路由 速度比较快 缺点 速度比二层慢 经常被边界防火墙过滤 是IP、icmp协议(网络控制管理,路径发现网络发现诊断的协议) ping命令 ping IP -c 指定包数 用这个命令发到指定的包数之后就会结束发包 当我们如果探测一个目标机器可以ping他 他会返回ICMP的数据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路由追踪的方式可以作到探测目标机器在线或者离线 还可以发现从我的机器到目标机器经过了多少跳的路由。 用traceroute 域名 可以实现路由追踪 边界防火墙过滤的反应就是会变成三个星号 打开wireshark抓包 当Time-to-live 值超过最大数的时候他就会返回数据包 每经过一跳Time-to-live值就会减一 基于这个方式把路径上的所有方式都发现出来 Time-to-live变0了他就会给我回包了 ping -R 域名 使用这个命令也可以实现路由的追踪 记录从我的电脑到目标IP路径上的每一跳的IP地址但是和traceroute 显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受到限制traceroute是发现离我近的内网口IP地址,ping-R就是发现远的外网口IP地址。 ping命令加管道可以显示IP地址 ping命令不支持网段扫描所以要写shell脚本对IP地址段进行扫描 ping IP地址 -c 1 | grep -“bytes from” | cut -d " " - f

动态路由配置及RIP协议分析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28 10:13:59
动态路由配置及RIP协议分析 首先是我们的拓扑图: 动态路由协议的关键,为每个路由器增加RIP Network Address: (1) (2) (3) (4) 配置完成后刷新并查看路由器1的路由表,可以看到路由器1中已经有了其他路由表里的信息: 通过代码实现动态路由配置: (关键代码 :router rip进入动态路由配置 network + 下一跳的ip地址): (1)路由器1配置RIP后生成的黄色RIP包 (2)路由器2配置RIP后生成的黄色RIP包 (3)路由器3配置RIP后生成的黄色RIP包 (4)路由器1生成的黄色RIP包中的内容(OSI Model) (5)路由器2生成的黄色RIP包中的内容(Outbound PDU Details) \ RIP协议分析: 路由信息协议(英语: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缩写: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为最早出现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属于网络层,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RIP协议将“距离”定义为: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