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pBack

Appium+python自动化(三十三)- 测试环境和本地环境傻傻滴分不清楚-Remote(超详解)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27 21:24:24
  简介   在前边所有涉及启动app的时候有这样一行代码driver = webdriver.Remote('http://127.0.0.1:4723/wd/hub', desired_caps),很多小伙伴们和同学们不知道这个ip和端口哪里来的,我觉得有必要给小伙伴解释一下,于是宏哥决定写一篇关于这个appium的服务器ip文章! 来给大家答答疑,解解惑!这样就不会问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让别人看了笑话,笑掉大牙了。eg:宏哥,宏哥,宏哥,那个我在测试服务器搭建测试环境,我是不是就只能在测试服务器上调试代码,然后进行测试了。那这样我还的搭建一套别写脚本的环境。。。。等等的傻白寡的问题,Remote 我们先给他相一相面,就知道它的意思是:远程。那么我们是不是把那个IP地址修改成测试服务器的IP,一切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目的   一般来说appium中127.0.0.1这个地址的默认的不需要修改。在做自动化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远程操作的话,这个功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想想看,如果公司给你单独配置一台跑自动化测试电脑,然后自己工作的电脑写脚本,在自动化机器上运行脚本,这样工作自动化两不误,是不是很爽呢?   说明   127.0.0.1   127.0.0.1是环回(loopback)地址,用来测试本机的TCP/IP协议栈,比如你在cmd里输入:ping 127.0.0.1:

docker网络和私有仓库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15:40:17
1.host网络 2.bridge 3.none 4.container 一. bridge模式 docker网络隔离基于网络命名空间,在物理机上创建docker容器时会为每一个docker容器分配网络命名空间,并且把容器IP桥接到物理机的虚拟网桥上。 二. none模式 此模式下创建容器是不会为容器配置任何网络参数的,如:容器网卡、IP、通信路由等,全部需要自己去配置。 三. host模式 此模式创建的容器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命名空间,是和物理机共享一个Network Namespace,并且共享物理机的所有端口与IP,并且这个模式认为是不安全的。 四. container模式 此模式和host模式很类似,只是此模式创建容器共享的是其他容器的IP和端口而不是物理机,此模式容器自身是不会配置网络和端口,创建此模式容器进去后,你会发现里边的IP是你所指定的那个容器IP并且端口也是共享的,而且其它还是互相隔离的,如进程等。 1.bridge网络 容器再启动的时候如果没有指定相应的网络模式的话,默认是bridge [root@zxw99 ~]# docker run -it --network=bridge busybox / #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qlen 1 link/loopback

Docker容器网络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1-27 13:46:06
#网络模式 [root@localhost ~]# docker run --name t1 -it --network bridge --rm busybox:latest ##用busybox创建一个容器:名称t1,交互的bridge网络,退出后自动删除该容器【不加也默认是】 / # / # / # 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2:42:AC:11:00:04 inet addr:172.17.0.4 Bcast:172.17.255.255 Mask:255.255.0.0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586 (586.0 B) TX bytes:0 (0.0 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UP LOOPBACK RUNNING MTU:65536 Metric:1 RX

树莓派(Cannot assign requested address)的解决过程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27 07:50:47
树莓派一个无法分配被请求地址问题(Cannot assign requested address)的解决过程 问题描述 在用 ecl 加载 swank 服务端时返回错误: pi@rpi ~ $ ecl -load ~/.vim/bundle/slimv/slime/start-swank.lisp ;;; Loading "/home/pi/.vim/bundle/slimv/slime/start-swank.lisp" ;;; Loading "/opt/github/slimv/slime/swank-loader.lisp" ;;; Warning: No architecture feature found in (POWERPC PPC X86 X86-64 X86_64 AMD64 I686 I586 I486 PC386 IAPX386 SPARC64 SPARC HPPA64 HPPA ARM PENTIUM3 PENTIUM4 JAVA-1.4 JAVA-1.5 JAVA-1.6 JAVA-1.7). ;;; Loading #P"/usr/local/lib/ecl-16.1.2/cmp.fas" ;;; Loading "/home/pi/.slime/fasl/2014-10-10/ecl-16.1.2-linux-unknown/backend.fas"

Serial port loopback/duplex test, in Bash or C? (process substitution)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1-27 02:58:13
问题 I have a serial device set up as loopback (meaning it will simply echo back any character it receives), and I'd like to measure effective throughput speed. For this, I hoped I could use time , as in time bash -c '...' where ' ... ' would be some command I could run. Now, the first problem is that I want to use the device at 2000000 bps, so I cannot use ttylog or screen (they both seem to go up to 115200 bps only). However, working with /dev/ttyUSB0 as a file (using file redirection and cat )

Android Emulator loopback to IIS Express does not work, but does work with Cassini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26 22:18:15
问题 I am attempting to post data from an Android application running in the Android Emulator on my local machine to a web application running under IIS Express also running on my local machine. Unfortunately, when I post to 10.0.2.2 from the emulator I receive a Host Not Found error message. If I configure the web application to run under ASP.NET Dev Server (Cassini) instead of IIS Express the Android application is able to post with no problems. What configuration am I missing for IIS Express

Loopback 2 for Mac 2.0.1 共享版 &ndash; 强大的虚拟音频设备工具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6 14:34:02
下载地址:风云社区 Loopback可以轻松地在Mac上的应用程序之间传递音频。创建虚拟音频设备以从应用程序和音频输入设备获取声音,然后将其发送到音频处理应用程序。Loopback为您提供高端工作室混音板的强大功能,就在您的计算机内! 向所有播客客户播放音频 - 将您的麦克风与iTunes或QuickTime Player等音频源相结合,然后选择您的Loopback设备作为Skype的来源。普雷斯托!您的客人都会听到您的声音和音频插件。 录制游戏视频 - 制作具有出色音频的游戏视频通常非常困难。如果您正在使用像Elgato的游戏捕捉硬件这样的设备,并且您希望同时录制麦克风和游戏的音频,Loopback可以提供帮助! 组合硬件设备 - GarageBand,Logic和Ableton Live等应用程序只能同时从单个音频设备录制。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提供了许多频道的录音。使用Loopback,您可以将多个输入设备组合到一个虚拟设备中以便于录制。 创建Top-Notch Screencast - 屏幕录像机,包括QuickTime Player,允许您包含麦克风的音频。有些人允许录制系统音频,但这两种选择都不理想。创建一个虚拟设备,只抓取麦克风和应用程序的音频,以获得您想要的音频。 用于广播的路由音频 - 将一个简单(pass-thru)设备设置为Audio Hijack链末尾的输出

MySQL集群搭建(4)-MMM+LVS+Keepalived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1-26 12:14:34
上篇文章 MySQL集群搭建(3)-MMM高可用架构 介绍了 MMM 高可用集群的搭建方法, 里面有提到 MMM 可以配置多个读 VIP , 今天这篇文章教大家怎么用 LVS 对这些读 VIP 做一个负载均衡。 1 LVS 介绍 1.1 简介 LVS 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的简写,意即 Linux 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本项目在 1998 年 5 月由章文嵩博士成立,是中国国内最早出现的自由软件项目之一。 LVS 集群采用 IP 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内容请求分发技术。调度器具有很好的吞吐率,将请求均衡地转移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且调度器自动屏蔽掉服务器的故障,从而将一组服务器构成一个高性能的、高可用的虚拟服务器。 比如说,用 LVS 做 Web 负载均衡,那么请求 LVS 调度器的时候,请求会根据配置的算法分发给后端某台 Web 服务器,后端 Web 服务器机器对于请求者来说是透明的。 1.1 LVS 工作模式 LVS 包含以下三种常用工作模式 1). NAT 模式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即网路地址装换,NAT 的工作原理是更改报文头(目标地址、源地址和端口等)后,转发请求都后端地址。流程如下 客户端请求 LVS 的 IP LVS 更改请求的目的 IP,改为后端服务器其中一个 IP,然后转发请求

华为路由器之BGP路由技术总结及配置命令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1-26 05:26:17
博文大纲: 一、BGP的概念 1、自治系统是什么? 2、动态路由分类 3、BGP的特征 二、BGP的工作原理 1、BGP邻居关系 2、通告BGP路由的方法 3、BGP对等体的交互原则 4、更新源建立邻居关系 5、保证IBGP下一跳可达 6、EBGP多跳 7、控制BGP选路 8、BGP的选路原则 三、BGP的配置实例 1、AS之间、AS内部建立邻居关系 2、使用BGP协议宣告网段 3、控制路由选路的多个方法 4、向BGP注入本地路由条目 5、建立非直连的EBGP邻居关系 四、配置总结 什么是BGP? 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AS)的路由协议,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 通俗点讲: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一些拥有AS自治域的大型民营IDC运营商就可以通过BGP协议来实现多线互联。 简单打个比喻: 出差去上海(网站) 可以选择公路(电信)、飞机(联通)、高铁(移动)等多种方式 BGP就好比一个智能APP 可以帮助用户选择最佳的交通形式,并且可以在出现临时问题时,自动帮用户选择最佳的交通方式。 一、BGP的概念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传统的基于下一跳的IGP协议不同,它是基于AS(自治系统)的协议。BGP属于外部网关路由协议

Docker高级网络实践之 玩转Linux network namespace &amp; pipework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6 03:41:31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 《“深入浅出”来解读Docker网络核心原理》 大家了解了Docker中libnetwrok提供的4种驱动,它们各有千秋,但实际上每一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假设需要运营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我们有许多的宿主机,每台宿主机上运行了成千上万个Docker容器,如果使用4种网络驱动的话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使用host驱动可以让容器与宿主机共用同一个网络栈,这么做看似解决了网络问题,可实际上并未使用network namespace的隔离,缺乏安全性。 使用Docker默认的bridge驱动,容器没有对外IP,只能通过NAT来实现对外通信。这种方式不能解决跨主机容器间直接通信的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业务需求。 使用overlay驱动,可以用于支持跨主机的网络通信,但必须配合swarm进行配置和使用才能实现跨主机的网络通信。 使用null驱动实际上不进行任何网络配置。  可见,为了实现数据中心大量容器间的跨主机网络通信,为了更灵活地实现容器间网络的共享与隔离,也为了在管理成千上万个容器时可以更加自动化地进行网络配置,我们需要来了解更高级的网络方案。  本文及后期的文章将通过一些工具和额外的操作来突破Docker网络原有的限制,实现一些更高级的功能来满足实际运用中的复杂需求。 把Linux network namespace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