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pBack

centos7设置静态IP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2-07 03:10:17
  今天分享一下CentOS7配置静态IP的方法,以下是Oracle VM VirtualBox和VMware的配置方式: Oracle VM VirtualBox 配置方式 网络环境:网络地址转换(NAT) 1.在新建玩虚拟机后打开设置选项配置网络,【网络1】使用默认配置,【网络2】使用仅主机模式,配置如下: 之后的步骤与VMware一致。 VMware 配置方式 网络环境:VMware的NAT模式 查看IP分配情况: # ip addr 发现里边只有一个LOOPBACK的127.0.0.1的回环地址,原来CentOS刚安装后默认是不启动网络连接的。 设置IP和DNS主要在下面的配置文件中修改: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由于最小化安装没有vim,所以使用vi。具体的配置文件需要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下看,通常是以 ifcfg- 开头的,比如 ifcfg-eth0 ,我的是 ifcfg- ens33,对于我这种洁癖来说回头非得改了这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另一个 ifcfg-lo 就是LOOPBACK网络咯。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tab两下] ifcfg-ens33 ifcfg-lo 1. 编辑 ifcfg-ens33 : BOOTPROTO

Centos7 静态IP设置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7 02:59:39
1、编辑 ifcfg-eth0 文件 [root@master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2、修改如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dhcp改为static ONBOOT="yes" #开机启用本配置 IPADDR=172.16.96.201 #静态IP GATEWAY=172.16.96.1 #默认网关 NETMASK=255.255.224.0 #子网掩码 DNS1=119.29.29.29 #DNS 配置 3、修改后效果 [root@master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3fc7cf00-52d7-4828-80ba-97fc4dd82dae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IPADDR=172.16.96.201 GATEWAY=172.16

CentOS7 修改设置静态IP和DNS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7 02:51:20
近因为学习Puppet,用虚拟机装了个CentOS,使用的NAT的网络模式,为了防止再次启动系统的时候网络IP发生变化,因此设置静态IP和DNS。 由于CentOS是最小化安装,没有 ifconfig 命令,因此可以采用 ip 命令查看。 查看IP分配情况: # ip addr 1 发现里边只有一个LOOPBACK的127.0.0.1的回环地址,原来CentOS刚安装后默认是不启动网络连接的。 设置IP和DNS主要在下面的配置文件中修改: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1 由于最小化安装没有vim,所以使用vi。具体的配置文件需要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下看,通常是以 ifcfg- 开头的,比如 ifcfg-eth0 ,我的是 ifcfg-eno16777736 ,对于我这种洁癖来说回头非得改了这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另一个 ifcfg-lo 就是LOOPBACK网络咯。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tab两下] ifcfg-eno16777736 ifcfg-lo 1 2 1. 编辑 ifcfg-eno16777736 : BOOTPROTO= static #dhcp改为static(修改) ONBOOT=yes #开机启用本配置,一般在最后一行(修改)

Nginx学习笔记--高可用Nginx架构:keepalived+nginx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6 23:58:40
Nginx作为对外暴露的访问入口,必须具有高可用性,才能保证能够正常提供服务。单机Nginx服务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宕机,将会导致需要Nginx路由的服务不可用访问,因此,保证Nginx服务的HA(high availabitlity),也就是高可用性。 keepalived+lvs+nginx如何保证Nginx高可用? keepalived是一个集群高可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关于他的介绍不多做描述,度娘很多。这里主要分析一下是如何保证nginx高可用。 我们都知道单机无法保证高可用,那么必定要实现主备或者集群来保证其可用性。Nginx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keepalived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实现方案。利用keepalived可以实现主备架构,在master故障发生时进行故障转移,选举备机作为新的master提供服务,同时结合keepalived提供的检测机制,可以保证Nginx的高可用。 按照我的理解,画了下面的架构图,下面看图分析。 首先是外部请求,客户端访问在 keepalived中的vrrp配置的对外暴露的虚拟ip,访问到 keepalived-service-master 所在服务器 server1 ,此时 keepalived-service-backup 服务做备用,不提供对外服务。 通过 keepalived-service-master 中的路由配置

stp生成树协议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6 00:16:57
stp生成树协议目前主要分stp、rstp、mstp三类,依次向下兼容。 1、涉及的概念:   stp:根交换(跟网桥)、根端口、指定端口、可选端口,bpdu保护、root保护、收敛慢,单树。   rstp:根交换、根端口、指定端口、可选端口,bpdu保护、root保护、收敛较快,单树。   mstp:总根交换、域根、实例、根端口、指定端口、可选端口,bpdu保护、root保护、收敛更快,多条生成树,负载均衡。 2、stp采用协议报文bpdu,进行生成树计算,计算出一个无环路的树型网络结构。 3、开启stp协议的交换机端口有五种状态,disabled、blocking、listening、learning、forwarding。 4、边缘端口使用在直连终端的接口上,可以减少链路识别的速度,默认是50s。 5、默认不开启bpdu保护时,边缘端口若收到bpdu包,此端口将从边缘端口转换成非边缘端口,将会导致stp重新计算生成树,引起网络震荡;而开启bpdu保护后, 边缘端口若收到bpdu包,此端口将被关闭,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手动开启。 6、root保护是配置在非根端口上,防止此端口连接的交换机由于优先级高而变成了根交换,保证stp生成树的稳定性。若配置在root端口上,则此端口网络中断。 7、一个交换机除了上联端口是root端口外,其余端口虽然连接的是电脑,但是仍然是指定端口

Docker网络基础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2-05 22:35:40
一、 网络命名空间 为了支持网络协议栈的多个实例,Linux在网络栈中引入了网络命名空间,这些独立的协议栈被隔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中。 好处:通过对网络资源的隔离,就能在一个宿主机上虚拟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并且,在Linux的网络命名空间中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路由表及独立的iptables设置来提供包转发、NAT及IP包过滤等功能。 难处:为了隔离出独立的协议栈,需要纳入命名空间的元素有进程、套接字、网络设备等。 方法:Linux的网络协议栈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支持独立的协议栈,相关的这些全局变量都必须被修改为协议栈私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全局变量称为一个Net Namespaces变量的成员,然后为协议栈的函数调用加入一个Namespaces参数。这就是Linux实现网络命名空间的核心。 命令: 创建一个命名空间: ip netns add <name> 在命名空间中执行命令: ip netns exec <name> <command> 通过bash命令进入内部的shell界面: ip netns exec <name> bash 退出到外面的命名空间时,请输入 exit 由于一个设备只能属于一个命名空间,所以转移后在这个命名空间中就看不到这个设备了。具体哪些设备能被转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呢?在设备里面有个重要的属性: NETIF_F_ETNS_LOCAL ,如果这个属性为 on

How to automate the build from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using gulp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05 21:23:26
Backdrop I have a loopback and Angular app, Loopback gives use the server models and api's and using its sdk we are able to get client services. Now i am planning to automate the following build process using gulp. If any changes in the model is made then the sdk command is run and also the server is restarted/ and secondly when any changes to the angular files the sdk files are run and files are fetched from angular dist folder and server is restarted and best possible we can use live reload of browser. Here is what i have tried and this never seems to work have been working on this for days.

实验 7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5 19:38:29
AR1: system-view interface LoopBack 0 ip address 192.168.10.254 24 interface LoopBack 1 ip address 192.168.20.254 24 qui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1 30 quit ip route-static 10.1.1.8 30 10.1.1.2 ip route-static 172.16.1.0 24 10.1.1.2 AR2: 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2 3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ip address 10.1.1.9 30 quit 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4 10.1.1.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4 10.1.1.1 ip route-static 172.16.1.0 24 10.1.1.10 AR3: 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ip address 10.1.1.10 30 quit interface

基于nodeJs的几种框架的介绍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2-05 14:22:31
**基于nodejs的框架大致常用的有以下几中: express(始祖) 、koa、loopback(strongLoop)等等 一、expresss框架 官网: http://expressjs.com/ 建议初学者看菜鸟: http://www.runoob.com/nodejs/nodejs-express-framework.html nodejs的web框架 (后台+前端) 项目搭建: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35629/article/details/84874903 二、koa框架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434446689867b27157e896e74d51a89c25cc8b43bdb3000/001434501579966ab03decb0dd246e1a6799dd653a15e1b000 koa是Express的下一代基于Node.js的web框架,目前有1.x和2.0两个版本。 为了支持ES的更高版本而开发的web级框架 项目搭建: (特别好的学习)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434446689867b27157e896e74d51a89c25cc8b43bdb3000

# localhost 、217.0.0.1 、本机IP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5 10:55:16
localhost 、217.0.0.1 、本机IP localhost是一个域名 , 性质跟 “www.baidu.com” 差不多 , 指向 127.0.0.1 这个IP地址 ,在 windows下 ,这个域名是 可以自定义的 ,在hosts文件中。这个域名不能直接绑定套接字,必须先gethostbyname转成IP才能绑定。 可以理解为本机有三块网卡(事实上只有有线和无线两块网卡),一块网卡叫做 loopback(这是一块虚拟网卡),另外一块网卡叫做 ethernet (这是你的有线网卡),另外一块网卡叫做 wlan(这是你的无线网卡)。 你的 本机 IP 是你真实网卡的 IP ,具体来说 有线无线各有一个 ,而 127.0.0.1 是那块叫做 loopback 的虚拟网卡的 IP。 “本机地址”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名词。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本机物理网卡所绑定的网络协议地址”。 本机地址是与具体的网络接口绑定的 。比如以太网卡、无线网卡或者PPP/PPPoE拨号网络的虚拟网卡,想要正常工作都要绑定一个地址,否则其他设备就不知道如何访问它。 本机地址 通常指的是绑定在物理或虚拟网络接口上的IP地址 , 可供其他设备访问到 。 如果主机中存在多个网卡,分别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比如 192.168.0.1/255.255.255.0 和 192.168.1.1/255.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