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

简体字、白话文的应用是流传百年的错误思潮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3-14 08:34:42
原文地址:http://www.fantiz5.com/blog/post/335.html 简体字、白话文的应用是流传百年的错误思潮?<文/陈季冰>   “鄉”里无“郎”,“魔”仍是“魔”      每年清明和冬至去墓园祭扫逝去的先人时,总会被墓园管理当局用高音喇叭一再提醒:要“文明祭扫”!然而,从我这双多少有些偏执的眼睛看去,有一件事情,虽然我们已习以为常,甚至已觉得理所当然,却比烧纸钱、放鞭炮之类更加不“文明”——每当看到那些或奢华或简朴的墓碑上赫然镌刻着的简体字时,我的心里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字:丑。当然,这个字之前的写法是“醜”。 汉字的简繁之争在近年来愈演愈烈   相信爱好书法篆刻的朋友看见宣纸和印章上的简体字时,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我愿意毫不犹豫地承认,这是一种充满主观色彩的先入之见。对许多从未接受过古典文化熏陶、并且对此也毫不向往的现代中国人来说,简化字根本不会带来任何审美上的障碍。相反,笔划繁多的繁体字才会让他们那颗越来越不细腻的心灵生出许多不耐烦来。      不久前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则关于简化字的段子,可谓妙趣横生: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不凑巧,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廠空空,麺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有云无雨,开関无门,乡里无郎……      可巧而又巧的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仍是偷,骗还是骗,贪仍是贪,毒还是毒

读书笔记之《史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06 15:43:40
读书笔记之《史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编纂方法,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还开创了我国史学家秉笔直书的治史传统。 说到这本书一定要提的是书的作者司马迁。写这本史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是一位史官,所以自小司马迁在耳濡目染下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并且一旦遇到问题,司马迁总会追根究底,直到完全弄清楚为止。如果书本上找不到答案,他便会求教他人或亲自实地考察以辨真假。当司马谈患重病时,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再三叮咛他继承父业。因此司马迁痛下决心要完成父亲的遗志,编写史记。后来,司马迁不幸遭遇了宫刑,他克服了宫刑的耻辱

【转】王安石变法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1-27 01:24:10
公元1127年,距离王安石发起他那著名的变法运动,已经过去了五十八年; 距离司马光废除这些变法,也过去了四十一年; 距离另一位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去世,相隔了二十六年。 这三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同样伟大的名声,并且一度是相互倾慕的好朋友。因为这场变法,三人渐行渐远,终于彻底葬送了友情,并且成为政治上的死敌。 司马光和王安石在殊死搏斗中,于公元1086年同年去世。 假如他们能够多活一些年头,看到公元1127年的惨剧,那么,王安石可能会责问司马光和苏东坡:为什么不支持自己变法图强? 而伟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和大诗人苏东坡,很有可能会一起痛斥享有伟大文学家与政治家盛誉的王安石:这一切,都是你王安石惹的祸! 据说,直到今天,在以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国外汉学界里,王安石的知名度和受关注程度,属于最高的一类;史学大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对其褒贬评析,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大题目,影响、左右着国际视听。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行将结束时,王安石的名字,曾经一度突然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大陆各类传媒之上,使即便完全不知道熙宁变法为何物、与宋朝历史研究丝毫不搭界的普通中国人,也知道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曾经教导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当时,正值中国大陆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王安石作为法家的杰出代表和孔夫子的对立面而备受赞扬与推崇。今天,我们知道这不是事实。 事实上,王安石曾经被看作孔孟之道的杰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