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

在linux环境下编译C++ 程序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4-03 07:18:26
单个源文件生成可执行程序 下面是一个保存在文件 helloworld.cpp 中一个简单的 C++ 程序的代码: 单个源文件生成可执行程序 /* helloworld.cpp */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 return(0); } 程序使用定义在头文件 iostream 中的 cout,向标准输出写入一个简单的字符串。该代码可用以下命令编译为可执行文件: $ g++ helloworld.cpp 编译器 g++ 通过检查命令行中指定的文件的后缀名可识别其为 C++ 源代码文件。 ** 编译器默认的动作:** 编译源代码文件生成对象文件(object file),链接对象文件和 libstd c++ 库中的函数得到可执行程序。然后删除对象文件。由于命令行中未指定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编译器采用默认的 a.out。程序可以这样来运行: $ ./a.out hello, world 更普遍的做法是通过 -o 选项指定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下面的命令将产生名为 helloworld 的可执行文件: $ g++ helloworld.cpp -o helloworld 在命令行中输入程序名可使之运行: $ ./helloworld

oracle 11g rac for linux delete node (11G RAC 节点删除步骤正常+异常情况)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4-03 04:48:01
说明: 测试的RAC只2个节点,整体步骤来自ORACLE 官方文档: https://docs.oracle.com/cd/E11882_01/rac.112/e41960/adddelunix.htm#RACAD7358 步骤 3从cluster中删除节点 来自ORACLE 官方文档(Deleting a Cluster Node on Linux and UNIX Systems): https://docs.oracle.com/cd/E11882_01/rac.112/e41959/adddelclusterware.htm#CWADD90992 注意: 一共两套实验,一套是正常删除ogg数据库;一套异常删除(orcl),即RAC 节点2服务器DOWN掉极端情况,集群资源RAC2 也相应全部停掉。 RAC2 down 掉只需要执行以下步骤删除节点2: 第一步:1.1或者1.2 第二步:1.3 删除后验证 第三步:2.2.3 第四步:3.2.2、3.3.3、3.3.4 如果被删除节点2情况介于两种之间,还有活动的集群资源,需要按照一步一步的手动执行文档中所有步骤(除了3.2.2)。 实验环境情况如下: 实验 节点名称 数据库实例名 操作系统 数据库版本 正常情况删除 rac1/rax2 orcl1/orcl2 Linux 6.X oracle11.2.0.4 异常情况删除

$'\\r': command not found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4-03 04:18:11
在Linux下执行程序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将系统的执行流程封装成一个shell脚本,上传到linux环境中后就可以直接执行了,但是今天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r': command not found,一直灭有解决,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后才发现了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Windows下换行的“\r”到了Linux环境下不能够识别了,因为Linux环境下默认的换行符为“\n”,这里就需要做一点修改的工作才可以了。 我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借助于dos2unix插件的转化功能来完成这个工作,进入Linux环境下安装该组件: apt install dos2unix 以脚本test.sh为例来讲解使用方法: chmod 755 test.sh dos2unix test.sh ./test.sh 非常简单的使用,学习记录一下。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Together_CZ」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Together_CZ/article/details/88395718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henwenkai/p/11465814.html

Linux——vim/vi 简单学习笔记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4-02 21:49:17
Vim/Vi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器,是Linux/UNIX上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它的作用是建立、编辑、显示文本文件。Vim/Vi 没有菜单,只有命令。 早前也用过Vim变过C++/C的代码,后来一不用,命令全都忘了,本来就没记多少。这里给出基本的一些操作指令,算是方便以后查看吧。本人是小白.......处于学习阶段。大神勿喷..... 主要的就是vim的三种工作模式: 插入命令:    a 在光标后附加文本 A 在本行行末附加文本 i 在光标前插入文本 I 在本行开始插入文本 o 在光标下插入新行 O 在光标上插入新行 定位命令: h、方向左键 j、方向下键 k、方向上键 l、方向右键 $、移至行尾 0、移至行首 H、移至屏幕上端 M、移至屏幕中央 L、移至屏幕下端    :setnu 设置显示行号 :setnonu 取消显示行号 gg 到第一行 G 大最后一行 nG 到第n行 :n 到第n行    删除命令: x 删除光标所在处字符 nx 删除光标所在处后n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ndd删除n行 d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末尾的内容 D 删除从光标所在处到行尾 :n1,n2d 删除指定范围的行    复制和剪切命令: yy、Y 复制当前行 nyy、nY 复制当前行以下n行 dd 剪切当前行 ndd 剪切当前行以下n行 p、P 粘贴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下 或行上   

Linux(Centos7)安装、使用 Docker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4-02 21:03:27
一、Linux(CentOS7) 上安装 docker 1、docker 是什么?   docker 是一种 虚拟化容器技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   基于镜像,可以秒级启动各种容器(运行一次镜像就生成一个容器,类似于 Java 中 类与对象)。   各容器间相互隔离,且每个容器均是一个完整的运行环境。   可以很方便的让开发者打包应用以及相关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轻量级的容器中,并发布到 Linux 上。 参考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l-y-h/p/11337051.html   https://docs.docker.com/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tutorial.html 2、安装 (1)官方文档地址:   https://docs.docker.com/ (2)找到官方文档位置,根据文档一步步执行即可。   Step1:进入官网,选择 Get Docker,并选择 Docker for Linux。 Step2:选择 相应的 Linux 系统,此处我选择 CentOS. (3)安装流程   Step1:卸载旧版本。     查看当前系统是否有 docker 旧版本存在,存在则删除旧版本。 【方式一:(先查找是否存在,再删除)】 rpm -qa | grep docker 【方式二

面试过程中被问到的Linux命令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4-02 20:18:29
说出5个以上 Linux 命令(注重考察性能测试监控常用命令?) 答:cd、ls、grep( grep test * file )、mkdir、pwd、ping等等,重要是性能测试常用监控命令:netstat 、top 、Nmon 、dstat、ulimit、vmstat 、tcpdump、free 、lsof ,需回答上至少两个。 grep test * file :在当前目录中,查找后缀有 file 字样的文件中包含 test 字符串的文件,并打印出该字符串的行 1、创建文件:touch 2、删除文件:rm(remove) 3、查看文件:cat 4、复制: cp(copy) 5、 创建文件夹: mkdir(make directory) 6、剪切或者重命名:mv(move) 7、压缩解压缩: tar 8、 查看: ls list 9、编辑: vi/vim 10、 查看当前路径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 11、切换用户:su switch user 12、创建用户:useradd 13、删除用户:userdel 14、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15、删除用户组:groupdel 16、查找: find 17、修改权限: chmod(change mode) 18、查看进程: ps process 19、杀进程: kill 20、查看日志

linux系统根据关键字查看日志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4-02 20:15:27
假设存在日志文件 hrun.log,查询的关键字为"新增用户": 根据关键字查看日志 cat hrun.log | grep "新增用户" 根据关键字查看后10行日志 cat hrun.log | grep "新增用户" -A 10 根据关键字查看前10行日志 cat hrun.log | grep "新增用户" -B 10 根据关键字查看前后10行日志,并显示出行号 cat -n hrun.log | grep "新增用户" -C 10 查看日志前 50 行 cat hrun.log | head -n 50 查看日志后 50 行,并显示出行号 cat -n hrun.log | tail -n 50 说明: -A 表示关键字之后,After -B 表示关键字之前,Before -C 表示关键字前后,Context linux之grep命令 grep是一个多用途的文本搜索工具,linux中使用非常频繁,并且使用很灵活,可以是变量,也可以是字符串。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 1.搜索内容中无空格,可以直接执行grep命令,比如:grep pass a.txt,表示在a.txt文件中搜索pass所在的行。 2.如果搜索内容中有空格,则需要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把搜素内容引起来,比如: grep "hello all" a.txt或者grep 'hello all' a.txt

linux之let用法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4-02 19:51:08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b22c930101tfqo.html shell程序中的操作默认都是字符串操作,在要运行数学运算符的时候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var=1var=$var+1echo $varoutput:1+1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shell字符串连接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空格。 在shell中可以使用let来指示下面是算术表达式,let表达式内变量不用加$ var=1let "var+=1" 或 let var+=1 这种写法运算符间不能有空格 echo $varoutput:2 这其中的let可以用(())代替,let ″j=i*6+2″等价于((j=i*6+2)), 就像很多的循环中用法一样 注意:let必须是完整的算术表达式,即有等号两边    (())、expr 可以只有等号右边的计算,由$((...))、$(expr ...)、`expr ...` 查看返回结果 var=1((var++)) 查看结果: echo $(())echo $varoutput:2 还有一种写法: var=1var=$[$var+1]echo $varoutput:2 使用expr,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那个符号并不是单引号,而是“1”左边的那个键 注意:将需要运算的表达式写入在expr 后面,保证参数与运算符号中间有空格隔开 。 var

suse 10.3的布置源

﹥>﹥吖頭↗ 提交于 2020-04-02 19:30:42
起原:linuxsir 1、有eva(linux 下的qq)stardict(linux 下的金山词霸)等等(Thruth版主的源)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 ... ruth/openSUSE_10.3/ 2、有scim-python、fcitx输出法,另有其他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 ... year/openSUSE_10.3/ 3、Main Repository (OSS)镜像,选一个 http://ftp.jaist.ac.jp/pub/Linux ... tion/10.3/repo/oss/ http://ftp.kddilabs.jp/Linux/pac ... tion/10.3/repo/oss/ http://ftp.riken.jp/Linux/opensuse/distribution/10.3/repo/oss/ 4、Main Repository (NON-OSS)镜像,选一个 http://mirror.lupaworld.com/suse/10.3/repo/non-oss/ http://ftp.jaist.ac.jp/pub/Linux ... /10.3/repo/non-oss/ http://ftp.kddilabs.jp/Linux/pac ... /10

linux下redis常用命令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4-02 19:21:42
1. 检测是否已安装redis-cli和redis-server [root@localhost /]# whereis redis-cli [root@localhost /]# whereis redis-server 可以看到已经都已经安装 2. 启动redis 加上 & 号使redis以后台程序方式运行 [root@localhost /]# redis-server & 3. 检测后台进程是否存在 [root@localhost /]# ps -ef |grep redis 4. 检测6379端口是否在监听 [root@localhost /]# netstat -lntp | grep 6379 5. 检测连接是否正常 [root@localhost /]# redis-cli 127.0.0.1:6379> set sayHello 'hello world' 127.0.0.1:6379> get sayHello 6. 停止redis [root@localhost /]# redis-cli shutdown 来源: 51CTO 作者: pannijingling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197822/248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