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Docker的基本组成部分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3 13:12:41
Docker Client 客户端 Docker是C/S架构的程序,docker的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也就是Docker的守护进程)发出请求,守护进程处理完所有的工作并返回结果;docker客户端向服务器端的访问既可以在本地也可以通过远程来访问; <ignore_js_op> 通过docker客户端执行各种命令,客户端会将这些命令发送给守护进程,守护进程执行的结果还会传回给客户端,使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端来查看命令运行的结果 Docker Daemon 守护进程 Docker Image 镜像 <ignore_js_op> 镜像是docker容器的基石,容器基于镜像启动和运行,镜像好比容器的源代码,保存了启动容器的各种条件;接下来我们来深层理解一下docker的镜像: docker是一个层叠的只读文件系统,它的最低端是一个文件引导系统(bootfs),很像典型的linux引导文件系统; docker用户几乎永远不会和引导文件有交互,实际上当一个容器启动后,它将被移动到内存中,而引导文件系统将会被卸载; docker镜像的第二层是rootfs文件系统,它位于系统文件引导层之上;root文件系统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的操作系统,如ubuntu或centos,在传统的Linux引导过程中,root文件系统会最先以只读的方式被加载,当引导结束并完成了完整性检查后,它才会切换为读写模式

Linux磁盘分区与LVM详解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03 10:19:58
一、磁盘分区是怎样表示的? IDE磁盘的设备文件采用/dev/hdx 来命名,分区则采用/dev/hdxy来命名,其中想表示磁盘(a是第一块磁盘,b是第二块磁盘,以此类推),与代表分区的号码(由1开始,1,2,3,以此类推) SCSI设备和分区采用/dev/sdx和/dev/sdxy来命名(x和y的命名规则与IED磁盘命名规则一样)。 A、对IED接口 第一主盘:hda第一从盘:hdb 第一从盘第一分区:hdb1 B、对SCSI接口 第一主盘:sda 第一从盘:sdb 第一从盘第一分区:sdb1 设备 设备在Linux中的文件名 IDE硬盘 /dev/ha[a-d] SCSI/SATA/USB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 软盘 /dev/fd[0-1] 打印机 25针 /dev/lp[0-2] USB /dev/usb/lp[0-15] 鼠标 /dev/mouse 光区 /dev/cdrom 二、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类命令 命令 说明 df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参数-a列出全部目录,参数-h按KB,MB,GB显示 du 检测某个目录或文件占用磁盘的空间,参数-s显示占用总空间;参数-sh统计目录大小 mount 挂载各种文件系统,如mount -t <文件系统> 设备名 挂载点 file 判断文件类型 parted 适合与MBR

CentOS7.5搭建NFS(网络文件系统)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3 07:45:42
NFS(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可以将远程Linux系统上的文件共享资源挂载到本地主机(Linux客户端)的目录上,从而使得本地主机(Linux客户端)基于TCP/IP协议,像使用本地主机上的资源那样读写远程Linux系统上的共享文件。 安装 yum install nfs-utils 第1步:为了检验NFS服务配置的效果,需要使用两台Linux主机(一台充当NFS服务器,一台充当NFS客户端),下表12-6来设置它们所使用的IP地址。 两台Linux主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及IP地址 主机名称 操作系统 IP地址 NFS服务端 CentOS7.5 192.168.5.136 NFS客户端 CentOS7.5 192.168.5.65 第2步:在NFS服务器上建立用于NFS文件共享的目录,并设置足够的权限确保其他人也有写入权限。 mkdir /nfsfile chmod -Rf 777 /nfsfile echo "Welcome to NFS" > /nfsfile/readme 第3步:NFS服务程序的配置文件为/etc/exports,默认情况下里面没有任何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共享目录的路径 允许访问的NFS客户端(共享权限参数)”的格式,定义要共享的目录与相应的权限。 例如,如果想要把/nfsfile目录共享给192.168.5.0/24网段内的所有主机,让这些主机都拥有读写权限

Linux02 /文档与目录结构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03 04:52:48
Linux02 /文档与目录结构 1.Linux文件系统结构 1.Linux目录结构的组织形式和Windows有很大的不同。首先Linux没有“盘(C盘、D盘、E盘)”的概念。已经建立文件系统的硬盘分区被挂载到某一个目录下,用户通过操作目录来实现磁盘读写。 Linux不像Windows那样的系统目录,Linux使用正斜杠"/"而不是反斜杠""来标识目录。 Windows目录: Linux目录: 2.Linux首先是建立一个根"/"文件系统,所有的目录也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 在Linux底下,所有的文件与目录都是由根目录开始,是目录与文件的源头,然后一个个的分支下来,如同树枝状,因此称为这种目录配置为:目录树。 目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 目录树的起始点是根目录(/,root); 每一个目录不止能使用本地的文件系统,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文件系统,可以利用NFS服务器挂载特定目录。 每一个文件在此目录树中的文件名,包含完整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 2.目录树架构示意图 目录解释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centos 8 英伟达NVIDIA驱动安装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03 03:42:13
禁用nouveau 打开/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 添加 blacklist nouveau 打开 /usr/lib/modprobe.d/dist-blacklist.conf 添加两行: blacklist nouveau options nouveau modeset=0 重建文件系统 备份原来的initramfs nouveau image镜像 mv /boot/initramfs-$( uname -r).img /boot/initramfs-$( uname -r)-nouveau.img 重建文件系统 dracut /boot/initramfs-$( uname -r).img $( uname -r) 安装dkms 1 sudo yum install kernel-devel 2 sudo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3 sudo yum -y install dkms 重启安装NVIDIA驱动 ./NVIDIA-Linux-x86_64- 384.90 -1080ti.run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xmer/p/11775034.html

linux常用命令全集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2-03 02:13:21
系统信息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 init 0 关闭系统 telinit 0 关闭系统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linux下挂载光驱、软驱、U盘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3 01:45:03
2008-02-28 21:46:26 | 分类: Linux |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挂光驱 mount -t vfat /dev/fd0 /mnt/floppy 挂软驱 (文件内型可以自己选) mount -t vfat -o rw,utf8,umask=000 /dev/sda1 /media/USB linux系统默认挂载的windows分区中文显示不正常。光驱中的中文也不能正常显示.解决方法如下: 1 自动挂载 修改/etc/fstab 在挂载参数中增加iocharset=utf8 示例如下: /dev/sda5 /media/sda5 vfat iocharset=utf8,defaults,umask=0 0 0 /dev/hda /media/cdrom0 udf,iso9660 user,noauto,iocharset=utf8 0 0 我的是sata硬盘。/dev/sda5是硬盘的一个分区。/dev/hda是光驱。其中"umask=0"表示普通用户也有读写的权限。 2 手动挂载 挂载的时候加上参数-o iocharset=utf8 示例如下: $ sudo mount -o iocharser=utf8 /dev/sdb1 /media/usb mount命令详解

filesystem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9:02
1 tmpfs    以下来源于维基百科:    tmpfs 是类Unix系统上暂存档存储空间的常见名称,通常以挂载文件系统方式实现,并将数据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而非永久存储设备中。和RAM disk的概念近似,但后者会呈现出具有完整文件系统的虚拟磁盘。   所有在tmpfs上存储的数据在理论上都是暂时借放的,那也表示说,文件不会创建在硬盘上面。一旦重启,所有在tmpfs里面的数据都会消失不见。理论上,存储器使用量会随着tmpfs的使用而时有增长或消减。目前有许多Unix的发行版都有激活tmpfs,默认是把它以 Unix   我个人linux服务器是这样的: [root@iz2ze5xd9ppdog0cch5vs0z ~]# df -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 Mounted on /dev/vda1 40G 9 .6G 28G 26 % / devtmpfs 487M 0 487M 0 % / dev tmpfs 497M 0 497M 0 % /dev/ shm tmpfs 497M 588K 496M 1 % / run tmpfs 497M 0 497M 0 % /sys/fs/ cgroup tmpfs 100M 4 .0K 100M 1 % /run/user/ 0 overlay 40G 9 .6G 28G 26 % /

IMX6Q 制作根文件系统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7:02
1 > :创建根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可以使用如下脚本: 在这里我将脚本命名为mkrootfs.sh,接下来给脚本加可执行权限(即chmod a+x mkrootfs)并运行脚本。我的脚本是在/home/fangxin 目录下运行的,所以我的根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为/home/fangxin/rootfs,后面均以该目录为例阐述。 3> : make menuconfig /opt/fsl-imx-x11/4.1.15-2.1.0/sysroots/x86_64-pokysdk-linux/usr/bin/arm-poky-linux-gnueabi/arm-poky-linux-gnueabi- /opt/fsl-imx-x11/4.1.15-2.1.0/sysroots/cortexa9hf-neon-poky-linux-gnueabi -march=armv7-a -mfloat-abi=hard -mfpu=neon -mtune=cortex-a9 --sysroot=/opt/fsl-imx-x11/4.1.15-2.1.0/sysroots/cortexa9hf-neon-poky-linux-gnueabi --sysroot=/opt/fsl-imx-x11/4.1.15-2.1.0/sysroots/cortexa9hf-neon-poky-linux-gnueabi

zz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详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https://blog.csdn.net/langeldep/article/details/8788119 【转】计算机的启动 Feb 17 th , 2013 寒假回来就要开始执行新年的计划了~首先是每周的一篇blog。 今天看了 阮一峰 最新的一篇博客 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 ,感觉写得很好,又清楚又简单。虽然自己关于计算机启动这个过程从大三OS课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地一直有了解,但是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或者了解了又忘了,希望通过这次记录把这点彻底弄清楚来并且记在脑子里。另外在评论中有另外一个小哥 大磊 把他的 博客 也贴出来了,写得很详细,作为阮一峰的补充吧。 以下是转来的文章,中间加上了大磊的补充,也没有区分哪句话是谁说的,具体的还是看之前提到的两篇博客吧: 零、boot的含义 先问一个问题,”启动”用英语怎么说? 回答是boot。可是,boot原来的意思是靴子,”启动”与靴子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这里的boot是bootstrap(鞋带)的缩写,它来自一句谚语: "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 字面意思是”拽着鞋带把自己拉起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最早的时候,工程师们用它来比喻,计算机启动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必须先运行程序,然后计算机才能启动,但是计算机不启动就无法运行程序! 早期真的是这样,必须想尽各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