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CentOS下du 和 df 的区别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05 00:47:09
1.两者区别 du,disk usage,是通过搜索文件来计算每个文件的大小然后累加,du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当前存在的,没有被删除的。他计算的大小就是当前他认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过文件系统来快速获取空间大小的信息,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的时候,这个文件不是马上就在文件系统当中消失了,而是暂时消失了,当所有程序都不 用时,才会根据OS的规则释放掉已经删除的文件, df记录的是通过文件系统获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du强的地方就是能够看到已经删除的文件,而且计算大小的时候,把这一部分的空间也加上了,更精确了。 当文件系统也确定删除了该文件后,这时候du与df就一致了。 2.du 命令 1. 命令格式: du [选项][文件] 2. 命令功能: 显示每个文件 和 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3. 命令参数: -a或-all 显示目录中个别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c或--total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k或--kilobytes 以KB(1024bytes)为单位输出。 -m或--megabytes 以MB为单位输出。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加总的值。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NFS服务器搭建与autofs自动挂载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5 00:40:11
NFS服务器搭建与autofs自动挂载 NFS服务器搭建与autofs自动挂载 一、 NFS是什么: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 Autofs是什么: mount是用来挂载文件系统的,可以在系统启动的时候挂载也可以在系统启动后挂载。对于本地固定设备,如硬盘可以使用mount挂载;而光盘、软盘、NFS、SMB等文件系统具有动态性,即需要的时候才有必要挂载。光驱和软盘我们一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挂载,但NFS和SMB共享等就不一定知道了,即我们一般不能及时知道NFS共享和SMB什么时候可以挂载。而autofs服务就提供这种功能,好像windows中的光驱自动打开功能,能够及时挂载动态加载的文件系统。免去我们手动挂载的麻烦。要实现光驱,软盘等的动态自动挂载,需要进行相关的配置。 二.NFS文件详解 1. /data/ 表示需要共享的目录 2. IP 表示允许哪个客户端访问。 3. IP 后括号里的设置表示对该共享文件的权限。 4. ro 只读访问 5. rw 读写访问 6. sync 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 7. all_squash

[转]理解Linux文件系统之inode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04 23:44:35
作者: 阮一峰 inode 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 Linux 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从而大大简化用户接口。 下面就是我的inode学习笔记,尽量保持简单。 =================================== 理解inode 作者:阮一峰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 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大数据HDFS相关的一些运维题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4 23:09:12
1. 在 HDFS 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创建递归目录 “1daoyun/file”,将附件中的 BigDataSkills.txt 文件,上传到 1daoyun/file 目录中,使用相关命令查看文件系统中 1daoyun/file 目录的文件列表信息。 hadoop fs -mkdir -p /1daoyun/file hadoop fs -put BigDataSkills.txt /1daoyun/file hadoop fs -ls /1daoyun/file 2.在 HDFS 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创建递归目录 “1daoyun/file”,将附件中的 BigDataSkills.txt 文件,上传到 1daoyun/file 目录中,并使用 HDFS 文件系统检查工具检查文件是否受损。 hadoop fsck /1daoyun/file/BigDataSkills.txt 3.在 HDFS 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下创建递归目录 “1daoyun/file”,将附件中的 BigDataSkills.txt 文件,上传到 1daoyun/file 目录中,上传 过程指定 BigDataSkills.txt 文件在 HDFS 文件系统中的复制因子为 2,并使用 fsck 工具检查存储块的副本数。 hadoop fs -D dfs.replication=2 -put

Linux学习四 Linux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4 23:03:22
1 认识 Linux 文件系统   Linux 最传统的磁盘文件系统 (filesystem) 使用的是 EXT2,而文件系统是建立在磁盘上的,因此我们得了解磁盘的物理组成。 1.1 磁盘组成与分区   磁盘物理组成:     圆形的磁盘盘(主要记录数据的部分);     机械手臂,与在机械手臂上的磁盘读取头(可擦写磁盘盘上的数据);     主轴马达,可以转动磁盘盘,让机械手臂的读取头在磁盘盘上读取数据。   磁盘盘上物理组成:     扇区(Sector)为最小的物理储存单位,且依据磁盘设计的不同,目前主要有 512bytes 与 4K 两种格式;     将扇区组成一个圆,那就是磁柱(Cylinder);     早期的分区主要以磁柱为最小分区单位,现在的分区通常使用扇区为最小分区单位(每个扇区都有其号码,就好像座位一样);     磁盘分区表主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限制较多的 MBR 分区表,一种是较新且限制较少的 GPT 分区表;     MBR 分区表中,第一个扇区最重要,里面有:(1)主要开机区(Master boot record,MBR)及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其中 MBR 占有 446bytes,而 partition table 则占有 64bytes;     GPT 分区表除了分区数量扩充较多之外,支持的磁盘容量也可以超过 2TB。  

007_linux 文件系统层次(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04 18:17:55
/bin/:基本程序,常用命令存放的目录。 /boot/:linux内核引导目录。 /dev/:设备文件目录。 /etc/:配置文件目录。 /home/:用户家目录。 /lib/:系统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目录。 /media/*:可移动设备挂载点。 /mnt/:临时挂载点。 /opt/:主机额外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目录,默认为空。 /root/:root用户家目录。 /run/: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重启系统时,这个目录会被清空,一般是/var/run 的软链接。 /sbin/:系统程序 /srv/:服务启动后需要提取的数据存放目录。 /tmp/:临时文件目录(通常在系统重新引导时被清空)。 /usr/:应用程序目录,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var/:存放进程变量(经常变化,多为增量)数据,包括日志文件、队列、缓存等。 /proc/ && /sys/:内核使用的目录(部署HFS的一部分),主要用作内核将数据导出到用户空间。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comics/blog/3136932

007_linux 文件系统层次(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4 18:03:25
/bin/:基本程序,常用命令存放的目录。 /boot/:linux内核引导目录。 /dev/:设备文件目录。 /etc/:配置文件目录。 /home/:用户家目录。 /lib/:系统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目录。 /media/*:可移动设备挂载点。 /mnt/:临时挂载点。 /opt/:主机额外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目录,默认为空。 /root/:root用户家目录。 /run/: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重启系统时,这个目录会被清空,一般是/var/run 的软链接。 /sbin/:系统程序 /srv/:服务启动后需要提取的数据存放目录。 /tmp/:临时文件目录(通常在系统重新引导时被清空)。 /usr/:应用程序目录,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var/:存放进程变量(经常变化,多为增量)数据,包括日志文件、队列、缓存等。 /proc/ && /sys/:内核使用的目录(部署HFS的一部分),主要用作内核将数据导出到用户空间。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comics/blog/3136932

Linux:挂载磁盘分区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04 15:12:02
查看挂载的分区 df 命令主要用来了解系统中已经挂载的各个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常用选项: “-h” ,显示更易读的容量单位; “-T” ,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 常使用的查看方式,可用查看得更加全面 df -hT 挂载磁盘分区 挂载就是指定系统中的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点,用户通过访问这个目录来实现对硬盘分区的数据存取操 作。例如把/dev/sdb5 挂载到/tmp/目录,当用户在/tmp/目录下执行数据存取操作时,Linux 系统就知道要 到/dev/sdb5 上执行相关的操作 挂载由 mount 命令来完成,可以灵活的挂载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选项] [设备名] [挂载点] -t fstype 指定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类型,如果不清楚,可以使用-t auto 让系统 自己选择最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挂载。 -r 以只读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 -w 以读写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默认选项 -o 设置挂载属性 -a 挂载/etc/fstab 文件中记录的设备 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以省略(由系统自动识别) 文件系统对应分区的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为用户指定用于挂载的目录 挂载光盘 在挂载光盘和 U 盘等外围设备时一般习惯性地将挂载点放在/mnt 目录下。 光盘对应的设备文件通常为“/dev/cdrom” ,将光盘挂载到“/mnt/cdrom”目录。 挂载移动存储设备

ubuntu14.04安装NFS文件系统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4 10:57:51
NFS用于Linux主机访问网络中其他Linux主机上的共享资源。 NFS的原理是在客户端上通过网络将远程主机共享文件系统以挂载(Mount)的方式加入本机的文件系统,之后的操作就如同在本机上一样。 NFS服务器(宿主机) 开发板(目标机) 1.安装NFS Ubuntu上默认是没有安装NFS服务器的,首先要安装NFS服务程序: $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2.建立一个nfs服务的专有文件夹 $ mkdir -p /home/linux/nfs_service 3.打开portmap服务 $ service portmap start 报错: $ exportfs: Failed to stat /home/linux/nfs_export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是因为新版本中portmap已经被rpcbind取代,输入 $ service rpcbind start 就好了。 4.修改/etc/exports文件 在最后加上共享的文件夹路径 home/linux/nfs_service *(rw,sync,no_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5.重启NFS服务: $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6

深入分析Docker镜像原理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4 10:11:58
第一部分:Docker镜像的基本知识 1.1 什么是Docker镜像 从整体的角度来讲,一个完整的Docker镜像可以支撑一个Docker容器的运行,在 Docker容器运行过程中主要提供文件系统视角。例如一个ubuntu:14.04的镜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ubuntu:14.04的发行版,当然此 镜像是不包含操作系统Linux内核的。 说到此,可能就需要注意一下,linux内核和ubuntu:14.04Docker镜像的区别了。传统虚拟机安装ubuntu:14.04会包含两部分,第一,某一个Linux内核的发行版本,比如Linux 3.8版本的内核;第二,第一个特定的Ubuntu发行版,这部分内容不包含Linux内核,但是包含Linux之外的软件管理方式,软件驱动,如 apt-get软件管理包等。 理解以上内容之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一个Linux内核版本为3.8的ubuntu:14.04基础上,可以把Linux内核版本升级到3.18,而ubuntu的版本依然是14.04。最主要的就是:Linux内核版本与ubuntu操作系统发行版之间的区别。 Linux内核+ubuntu操作系统发行版,组成一台工作的机器让用户体验。那么灵活替换ubuntu操作系统发行版,那是不是也可以实现呢。那么Docker很方便的利用了这一点,技术手段就是Docker镜像。 Docker的架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