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Linux学习-文件系统初识一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06 06:45:23
1、cobbler,Linux网络部署系统 2、远程连接 SSH协议:secure shell 命令:ss -tnl #查看SSH的运行情况(是否运行,主要看是否有TCP的22端口) 3、查看IP地址命令: ifconfig ip addr list 4、关闭防火墙命令: 查看防火墙运行状态命令:iptables -L -n Centos 6: iptables -F chkconfig iptables off Centos 7: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5、查看shell类型:echo $SHELL 6、键盘+显示器被称为终端设备 Linux是支持多任务多用户的Operation System 终端类型: 1、物理终端。又叫做控制台终端,console 2、虚拟终端。Linux一般会启用6个虚拟终端【1-6】,虚拟终端为tty,切换虚拟终端的命令:Ctrl+Alt+F【1-6】 3、图形终端。在Centos 6上,无论在那个终端上启用,图形终端始终在Ctrl+Alt+F7上,在Centos 7上,如果在那个终端启用图形终端,则图形终端就在那个虚拟终端上 4、串行终端。ttys 5、伪终端。pty 注意:Linux的哲学思想之一,一切皆文件(硬件设备也是用文件来标识的

Hadoop — HDFS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操作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06 06:12:05
Hadoop — HDFS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操作 https://www.cnblogs.com/swordfall/p/8709025.html 分类: Hadoop undefined 1. HDFS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设计思想——分而治之:将大文件、大批量文件分布式存放在大量服务器上, 以便于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运算分析 。在大数据系统中作用:为各类分布式运算框架(如:mapreduce,spark,tez,....)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1.1 HDFS的概念 首先,它是一个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文件,通过统一的命名空间--目录树来定位文件; 其次,它是分布式的,有很多服务器联合起来实现其功能,集群中的服务器有各自的角色; 重点概念:文件切块,副本存放,元数据(目录结构及文件分块信息) 1.2 HDFS的重要特性 (1) HDFS中的文件在物理上是 分块存储(block) ,块的大小可以通过配置参数(dfs.blocksize)来规定,默认大小在hadoop2.x版本中是128M,老版本中是64M; (2) HDFS文件系统会给客户端提供一个 统一的抽象目录树 ,客户端通过路径来访问文件,形如:hdfs://namenode:port/dir-a/dir-b/file.data; (3) 目录结构及文件分块信息(元数据) 的管理由namenode节点承担

linux系统下文件的删除机制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06 01:34:54
很多人曾经说过,linux下的病毒没有windows多的原因在于linux使用的人不多,人们不屑于开发linux下的病毒,看到这个言论我笑了,想必很多人都有过explorer被注入的经历吧,explorer被替换然后怎么也删除不掉,或者一个system32下的一个顽固文件怎么也删除不掉,更不幸的是,它就是一个木马,此时,网上流行的一些工具就显得有用了,比如icesword,这些工具不得不动用内核驱动来靠内核的超高特权来删除那些文件,windows的注册表也是一个难缠的东西,一旦注册表被篡改,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注册表备份工具就显得必要,这一切的关键在于windows内核的架构,windows的启动过程非常的复杂,不仅是内核的启动,更有很多的用户空间的服务是用户所不能控制的,比如winlogon进程,在用户可以接手系统之前,很多的用户空间服务已经启动了,即便是安全模式也是这样,既然用户空间的东西可以在用户接手系统之前启动,那么如果这些是恶意程序的话,你的系统将乖乖的随黑客的心而动,恐怖吧,十分恐怖!windows的文件映射是一个十分令人又爱又恨的机制,它可以使你的重要文件在被访问期间不能被删除,当然也可以使病毒被使用期间不能被删除...这一切都是因为windows将文件的删除和文件保护以及系统安全统一在了一起,这是它微内核的架构所决定的

Linux文件系统概览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2-06 00:15:18
三 Linux文件系统概览 3.1 Linux文件系统简介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所有被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作是一个文件。 也就是说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切都是文件 。其实这是UNIX哲学的一个体现,而Linux是重写UNIX而来,所以这个概念也就传承了下来。在UNIX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作是文件,包括硬件设备。UNIX系统把每个硬件都看成是一个文件,通常称为设备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用读写文件的方式实现对硬件的访问。 3.2 文件类型与目录结构 Linux支持5种文件类型 : image Linux的目录结构如下: 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就像一棵倒立的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 image 常见目录说明: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etc: 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home: 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usr :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tomcat等都安装到这里; /proc: 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磁盘与文件管理工具简介-fdisk | mkf s| fsck | mount | umount | blkid | df | du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5 17:10:56
磁盘与文件管理工具 磁盘管理工具 fdisk fdisk命令用于观察硬盘实体使用情况,也可对磁盘进行添加、删除、转换分区等操作 语法 fdisk(选项)(参数) 选项 -b<分区大小>:指定每个分区的大小; -l:列出指定的外围设备的分区表状况; -s<分区编号>:将指定的分区大小输出到标准输出上,单位为区块; -u:搭配"-l"参数列表,会用分区数目取代柱面数目,来表示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 参数 设备文件:指定要进行分区或者显示分区的硬盘设备文件。 实例 显示磁盘分区表状况 [root@localhost ~]# fdisk -l 磁盘 /dev/sda: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05418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41943039 1992192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sdb:42.9 GB, 42949672960 字节

Linux分区和文件系统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5 17:09:16
一、存储是每个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需求,rht 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些强大的工具,它们能在大量的场景中管理多种类的存储设备。 fdisk是用管理磁盘分区的实用程序 fdisk -l ##列出磁盘分区信息 blkid ##列出系统中可以使用的设备id df ##查看系统中正在使用的设备信息 设备分区信息 1)mbr主引导分区记录446个字节 2)mpt主分区表64个字节 3)硬盘的有效性标识“55aa”2个字节 4)一个主分区占用16个字节记录分区信息 5)一块硬盘上如果用mbr的分区方式最多可以存在4个主分区 6)主分区 7)扩展分区 8)逻辑分区 3、利用fdisk工具对一块硬盘进行分区 fdisk /dev/vdb 进入工具后的一些指令的作用: n表示新建一个分区 p表示列出分区信息 d表示删除一个分区 q表示退出 t表示修改一个分区的id(不同的id代表了不同的分区类型) w表示将当前的操作写入分区表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很中要的命令,partprobe,这个指令是用来更新分区表,很多时候保存 操作之后分区表并没有进行更新,这时候就需要这个指令的帮助。 下面我在vdb磁盘上进行实验,对该磁盘进行了分区。 在该磁盘上分出来了100M的分区,这是一个主分区 接着对该磁盘进行分区,发现在进行到第四个分区的时候会提示我们下个默认分区为扩展分区,这是因为主分区最多只能有四个

Linux磁盘,文件系统管理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5 17:06:44
创建分区,文件系统,挂载的相关思路: 1.先以lsblk或blkid找到相关磁盘。 2.以parted或gdisk查找磁盘内部分区表类型。 3.使用fdisk或gdisk进行分区操作,分区完成后使用 cat /proc/partitions查看内核分区数据,partprobe -s或partx -a进行更新。 4.使用mkfs或mke2fs建立对应的文件系统,ext系列可使用mke2fs格式化,使用tune2fs观察修改文件系统信息,xfs可使用mkfs格式化,xfs_admin管理,xfs_info查看相关信息。 5.使用mount挂载相关设备分区 一.对磁盘进行分区 MBR分区表分区 1.首先以lsblk找到当前系统的相关磁盘/dev/sda 2.查看当前磁盘分区表类型,找到Partition Table为MBR分区表 3.使用fdisk对磁盘进行分区 PS:使用n增加一个10G新的逻辑分区10,并使用p打印分区表,确定创建成功后wq写入并离开。若使用t选项可以改变system id,比如swap,linux lvm… 1)n选项 2)p选项 3)wq写入离开 4.分区完成后使用partprobe -s或partx -a 更新/proc/partitions内核分区数据,确定其写入。 GPT分区表分区 1.查看当前磁盘分区表类型,找到Partition Table为GPT分区表

磁盘的分区、格式化、检验与挂载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05 17:06:26
观察磁盘分区状态 lsblk列出系统上所有磁盘列表。 blkid列出设备的UUID等参数。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全域单一识别码,系统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识别码,就可以拿来作为挂载或者是使用这个设备/文件系统之用。 parted 列出磁盘的分区表类型与分区信息,这里使用的是msdos分区类型。 磁盘分区 gdisk/fdisk gdisk 使用“ p ”可以列出目前这颗磁盘的分区表信息 使用gdisk分区,选择文件系统ID,一般来说, Linux 大概都是 8200/8300/8e00 等三种格式, Windows 几乎都用 0700 这样,如果忘记这些数字,可以在 gdisk 内按下:“ L ”来显示。 分区之后查看载入内存的分区表 partprobe 更新 Linux 核心的分区表信息(reboot也可以) fdisk 使用方法类似,使用m做为命令提示。 查看cpu核心数 磁盘格式化 D umpe2fs 用于查看ext文件系统信息,xfs _ info 用于查看xfs文件系统信息。 查看mkfs支持格式化的文件系统 使用-t 选项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检验 使用xfs_repair修复文件系统 ,修复时该文件系统不能被挂,可以卸载之后修复。但是根目录不能被卸载,根目录出现问题时可以进入单人维护或救援模式,使用

testdisk修复磁盘文件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5 15:42:23
怎么使用chkdsk命令修复磁盘 fsck|xfs_repair 磁盘修复 fsck 使用权限 : 超级使用者      使用方式 : fsck [-sACVRP] [-t fstype] [--] [fsck-options] file sys [...]      说明 : 在Linux系统中,为了增加系统性能,通常系统默认一些数据写在内存中,并不会直接将数据写入硬盘,这是因为内存速度要比硬盘快若干倍。但是有个问题,万一由于“断电”或者其他未知原因,造成系统死机,怎么办?系统就崩溃了。所以,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候让数据直接回存到硬盘中。这里提供几个常用的命令,其中,fsck命令最重要. 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可用fsck命令尝试加以修复.直接采用分区编号(如/dev/had3),或使用挂载点(Mount Point,如/、/usr等)指定文件系统皆可。假设一次指定多个文件系统,而这些系统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则fsck将会尝试同步的方式去检查他们,以节省操作时间。        参数 :      filesys : device 名称(eg./dev/sda1),mount 点 (eg. / 或 /usr)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从内核文件系统看文件读写过程(转)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5 15:31:33
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管理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保证每一个进程都能安全的执行,处理器设有两种模式:“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一些 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操作都被限制在只有内核模式 下才可以执行,例如I/O操作,修改基址寄存器内容等。而 连接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的接口称之为系统调用 。 应用程序代码运行在用户模式下,当应用程序需要实现内核模式下的指令时,先向操作系统发送调用请求。 操作系统收到请求后,执行系统调用接口,使处理器进入内核模式 。当处理器 处理完系统调用操作后,操作系统会让处理器返回用户模式,继续执行用户代码 。 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可分为两部分,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内核空间中存放的是内核代码和数据,而进程的用户空间中存放的是用户程序的代码和数据。不管是内核空间还是用户空间,它们 都处于虚拟空间中,都是对物理地址的映射 。 应用程序中 实现对文件的操作过程就是典型的系统调用过程 。 回到顶部 虚拟文件系统 一个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底层不同的文件系统(比如NTFS, FAT, ext3, ext4),为了给内核和用户进程提供统一的文件系统视图,Linux在用户进程和底层文件系统之间加入了一个抽象层,即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 VFS),进程所有的文件操作都通过V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