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

linux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19-12-07 15:23:30
特点: 免费开源 良好的移植性(95%以上代码都是c语言写的) 模块化程度高 内核设计分成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进程间通信 虚拟文件系统 网络 五个部分 可以继续高度定制 多用户 安装: linux的发行版有多种 RedHat Centos Ubuntu Debian 安装linux的过程中 必须要有两个分区为根分区(/)和swap分区(交换分区) 还有其他的一些分区可以独立出来 比如说/boot /var 分区等 swap分区类似windows的虚拟内存 在运存不够时 临时充当的作用 man ls 查看ls命令的解释文档 UID 和 GID linux中有三类用户 普通用户 根用户 系统用户 普通用户 只能在其家目录 系统临时目录或其他授权目录中操作 通常普通用户的uid大于500 因为添加普通用户时 系统默认用户id从500 开始编号 根用户 也就是 root用户 他的uid 是0 系统用户是系统运行时必须有的用户 并不是指真的使用者 如 需要系统用户mysql来运行mysqlid进程 系统用户的id范围是1~499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ujin247/p/12001800.html

Centos7.1安装步骤图解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7 03:45:26
上一篇博客中介绍的是Centos6.5的安装过程图解,由于Centos7.1和之前的6系列的存在一些不同和改变,对此也总结一下,以备后忘,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基本上有截图,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用来做个参考。 首先你进入安装界面,里面有三个选项,这里选择第一项,Tab键选中,Enter键确定 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第一步选择系统语言 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这里为了方便阅读,我们选择简体中文 安装信息摘要,这里我们一项一项的设置,首先设置日期和时区 设置键盘布局,选择汉语 设置语言支持,简体中文 设置安装源,本地介质 软件选择,这里和6系列是不同的,选择GNOME桌面,这就相当于Centos6安装时的Desktop,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配置 安装位置和系统分区,选择我要自己配置分区,点击Done,进入手动分区,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分区大小 设置Kdump的大小,手动可以更改大小,自动不能,想要更改大小,先选手动,改过之后在改到自动 网络设置,在Centos7中可以在这里就设置网络,等系统安装之后,就能实现联网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系统安装,点击右下角的开始安装 接着就会进入安装过程,在这个中你要设置Root密码和创建用户 进度条跑完之后,点击Reboot,之后系统会重启,重启之后,进入到下面的设置界面 选择输入源,这里选择汉语,完成之后点击前进按钮 这样就完成了安装

linux opt分区扩容操作案例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6 21:09:25
问题描述:有时候安装系统时,业务所在的分区太小,很容易导致分区爆满,而其他分区空闲,需要从其他分区挪空间过来 需求分析: 分配的硬盘 50G , /opt 分到为 19G ,随着业务的使用 /opt 文件系统已经达到 100% ,现在计划新分配 500G 的空间        已通过虚拟化控制台新增一块大小为 500G 的硬盘,重启系统识别确认。已识别到大小为 500G 的磁盘, 磁盘名称为 vdb (因为是虚拟机,所以是 vdx 名称格式) 文件系统扩容操作: 1、 查看卷组信息,只有一个 centos_hikvisionos 卷组且剩余空间为 40m 2、 查看逻辑卷信息, opt 逻辑卷属于 centos_hikvisionos 卷组且大小为 18.41g 3、 查看逻辑卷绝对路径 4、 新增磁盘 vdb 创建为物理卷 5、 物理卷扩容至 centos_hikvisionos 卷组内 6、 确认 centos_hikvisionos 卷组扩容后的剩余空间,由 40m 变为 500.04g 7、 opt 逻辑卷进行扩容,增加 300G 8、 opt 文件系统空间自动扩展 9、 查看确认文件系统大小, /opt 文件系统大小为 319G ,扩容成功 分配的硬盘 50G , /opt 分到为 19G ,随着业务的使用 /opt 文件系统已经达到 100% ,现在计划新分配一块

文件系统之LVM 逻辑卷管理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6 16:28:11
1、 LVM介绍 LVM 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 的简称,中文就是逻辑卷管理。 物理卷(PV,Physical Volume):就是真正的物理硬盘或分区。 卷组(VG,Volume Group):将多个物理卷合起来就组成了卷组,组成同一个卷组的物理卷 可以是同一个硬盘的不同分区,也可以是不同硬盘上的不同分区。我们可以把卷组想象为一 个逻辑硬盘 逻辑卷(LV,Logical Volume):卷组是一个逻辑硬盘,硬盘必须分区之后才能使用,这个分区我们称作逻辑卷。逻辑卷可以格式化和写入数据。我们可以把逻辑卷想象成 为分区。 物理扩展(PE,Physical Extend):PE 是用来保存数据的最小单元,我们的数据实际上都 是写入 PE 当中,PE 的大小是可以配置的,默认是 4MB。 2、建立 LVM 的步骤 首先需要把物理硬盘分成分区,当然也可以是整块物理硬盘。 然后把物理分区建立成为物理卷(PV),也可以直接把整块硬盘都建立为物理卷。 接下来把物理卷整合成为卷组(VG)。卷组就已经可以动态的调整大小了,可以把物理分区加入卷组,也可以把物理分区从卷组中删除。 最后就是把卷组再划分成为逻辑卷(LV),当然逻辑卷也是可以直接调整大小的。我们说逻 辑卷可以想象成为分区,所以也需要格式化和挂载。 3、物理卷管理 1、分区 创建方式就是使用 fdisk 交互命令

Kafka初识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6 14:22:36
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luotianshuai/p/5206662.html Kafka初识 1、Kafka使用背景 在我们大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计算集群的时候,是否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 我们想分析下用户行为(pageviews),以便我们设计出更好的广告位 我想对用户的搜索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出当前的流行趋势 有些数据,存储数据库浪费,直接存储硬盘效率又低 这些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点: 数据是由上游模块产生,上游模块,使用上游模块的数据计算、统计、分析,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消息系统,尤其是分布式消息系统! 2、Kafka的定义 What is Kafka:它是一个分布式消息系统,由linkedin使用scala编写,用作LinkedIn的活动流(Activity Stream)和运营数据处理管道(Pipeline)的基础。具有高水平扩展和高吞吐量。 3、Kafka和其他主流分布式消息系统的对比 定义解释: 1、Java 和 scala都是运行在JVM上的语言。 2、erlang和最近比较火的和go语言一样是从代码级别就支持高并发的一种语言,所以RabbitMQ天生就有很高的并发性能,但是 有RabbitMQ严格按照AMQP进行实现,受到了很多限制。kafka的设计目标是高吞吐量,所以kafka自己设计了一套高性能但是不通用的协议

[转帖]插曲:大白话带你认识Kafka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6 14:10:07
插曲:大白话带你认识Kafka 2019-11-18 21:58:27 从事Java 阅读数 2 更多 分类专栏: java Kafaka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74354/article/details/103132612 本文内容过长,文末小编准备了彩蛋!希望读者喜欢! 前言 应大部分的小伙伴的要求,在Yarn之前先来一个kafka的小插曲,轻松愉快。 一、Kafka基础 消息系统的作用 应该大部份小伙伴都清楚,用机油装箱举个例子 所以消息系统就是如上图我们所说的仓库,能在中间过程作为缓存,并且实现解耦合的作用。 引入一个场景,我们知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日志处理,是交给外包去做大数据分析的,假设现在它们的日志都交给了你做的系统去做用户画像分析。 ​​ ​​ 按照刚刚前面提到的消息系统的作用,我们知道了消息系统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缓存,且仅仅是起到了缓存的作用而并不是真正的缓存,数据仍然是存储在磁盘上面而不是内存。 1.Topic 主题 kafka学习了数据库里面的设计,在里面设计了topic(主题),这个东西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表 ​ ​ 此时我需要获取中国移动的数据,那就直接监听TopicA即可 2

2、基础安装与配置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6 07:13:51
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set-config/p/9040407.html 引导设置成功后先进入Centos的主引导界面 菜单有三个选项 1、安装CentOS 2、试用CentOS 3、故障排除 这里进入第一项- 安装Centos【上下键选中并回车】 选择安装语言 第二个界面是选择安装语言界面,我相信看这个教程的很多童鞋都是新手或者第一次安装Centos的同胞,对于新手而言,最好选择可以看懂的中文语言,往下拉到底就可以看到中文了,选中它。单机Continue/继续 【或者键盘的Tab键选中+回车确定】 第三个界面非常关键,这涉及到你系统的基本配置,比如硬盘大小、根分区以及swap分区 系统安装配置 本地化:本地化这一块不需要做过多的配置,按需即可; 软件:软件下面的安装源和软件选中,只有特殊需求的童鞋才会用到。这一点从里面的选项描述就可以知道,为了不错误引导新手,这里就不放图了。 系统:我们来重点说一下系统 先说KDUMP 对于新手来说,这个在新手阶段无使用价值,配置启用或者不启用都无关紧要 安装位置 由于安装位置涉及到你自己的磁盘数据以及分区内容,如果原分区包含有数据、有必要先备份数据 我这里有20G未分区的空间,如果已经被其他分区占用,请删除其他分区, 新手建议自动配置分区,这样既方便有不容易出问题。【选择自动分区选择-点击左上角的完成】

linux目录结构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6 07:08:57
初学Linux,首先需要弄清Linux 标准目录结构 / root --- 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如操作系统 内核 、引导程序 Grub 等。 home --- 存储普通用户的个人文件 ftp --- 用户所有服务 httpd samba user1 user2 bin --- 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执行文件(二进制) sbin --- 可执行程序的目录,但大多存放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只有root权限才能执行 proc --- 虚拟,存在linux内核镜像;保存所有内核参数以及系统配置信息 1 --- 进程编号 usr --- 用户目录,存放用户级的文件 bin --- 几乎所有用户所用命令,另外存在与/bin,/usr/local/bin sbin --- 系统管理员命令,与用户相关,例如,大部分服务器程序 include --- 存放C/C++头文件的目录 lib --- 固定的程序数据 local --- 本地安装软件保存位置 man --- 手工生成的目录 info --- 信息文档 doc --- 不同包文档信息 tmp X11R6 --- 该目录用于保存运行X-Window所需的所有文件。该目录中还包含用于运行GUI要的配置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X386 --- 功能同X11R6,X11 发行版5 的系统文件 boot --- 引导加载器所需文件

Linux磁盘分区,挂载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6 06:41:20
一、mdr分区 1、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 2、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3、扩展分区要占一个主分区 二、gtp分区 1、支持无限个主分区 2、最大支持18EB大容量(18EB大容量 1EB=1024PB,1PB=1024TB) 三、linux系统分区 1、linux硬盘分为 IDE 硬盘和 SCSI硬盘 其中目前基本上用的都是SCSi硬盘,对于scsi硬盘,标识符为sdx~,其中x表示a基本盘,b基本从属盘,c辅助主盘,d辅助丛书盘,~代表1,2,3,4,5 ,前四个分区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 2、lsblk -f 显示linux磁盘分区情况 sda表示基本盘,sda1表示分区1 ,sda2表示分区2 ext4表示文件类型 MOUNTPOIN表示挂载在哪个地方 四、如何增加一快硬盘 1、虚拟机添加硬盘 2、进行分区 首先在窗口输入 fdisk /dev/sdb 输入m寻求帮助 选择n选项增加一个分区 输入p增加主分区 输入1即增加一个主分区 输入m保存退出即可 输入 lsblk -f可以发现无文件类型,只有单一的磁盘分区 3、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4 /dev/sdb1 格式化完成 4、挂载 把所属文件挂载到/home/newdisk中去 mount /dev/sdb1/ /home/newdisk 以上只是临时挂载 五、永久挂载 vim

Arch Linux 安装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06 06:28:35
查看分区信息 lsblk 处理某一个盘的分区 fdisk /dev/sda 格式化某一个分区 mkfs.ext4 /dev/sda1 挂载分区安装系统 mount /dev/sda1 /mnt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 vi vim grub netctl dhcpcd net-tools 记录挂载的分区表信息到新系统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安装启动 arch-chroot /mnt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grub-install /dev/sda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ngshaojian/p/1196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