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05 04:48:06
1. 按工作区域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DP(RIP、IS-IS、OSPF);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内交换路由信息;IGP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外部网关协议EGP;自治系统(AS):一组共享相似路由策略并在单一理域中运行的路由器 的集合\每个自治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由IANA分配\自治系统编号范围1-65535,1-65411是注册的lnternet编号,其余是专用网络编号。 2. 按路由算法划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BGP);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传闻式路由算法;易形成路由环路;配置简单,收敛慢,扩展性较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收集网络拓扑信息,通告LSA,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收敛快,扩展性较好,算法耗费更多的路由器内存和处理器能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ms0729/p/11907216.html

OSPF动态路由协议基础理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OSPF概述 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每个路由器负责发现、维护与邻居的关系,并将已知的邻居列表和链路费用LSU(Link State Update)报文描述,通过可靠的泛洪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的其他路由器周期,学习到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自治系统边界的路由器注入其他AS的路由信息,从而得到整个Internet的路由信息。每隔一个特定时间或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重新生成LSA,路由器通过泛洪机制将新LSA通告出去,以便实现路由的实时更新 ・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基于链路状态信息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协议) 基于IP协议,协议号:89 SPF算法:OSPF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会从与他相邻的路由器获得LSA,将这些LSA存入LSDB中,计算到每一地方的最优路径,然后将最优路径存入全局路由表中。在计算的过程中,就已经消除了环路 ・ OSPF特点 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 无路由环 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 支持区域划分 支持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 ・ 一、OSPF四种路由类型 类型 描述 DR 当多路访问网络发生变化时,DR负责更新其他所有路由器 BDR BDR会监控DR 的状态,并在当前DR发生故障时接替其角色 ABR ABR用来连接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它与骨干区域之间既可以是物理连接,也可以是逻辑上的连接

OSPF路由协议之多区域配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在大型网络中,使用OSPF路由协议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在大型网络环境中,网络结构的变化是时常发生的,因此OSPF路由器就会经常运行SPF算法来重新计算路由信息,大量消耗路由器的CPU和内存资源。 2、在OSPF网络中,随着多条路径的增加,路由表变得越来越大,每一次路径的改变都会使路由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重新计算路由表,路由器变得越来越低效。 3、包含完整网络结构信息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也会越来越大,这将有可能使路由器的CPU和内存资源彻底耗尽,从而导致路由器的崩溃。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SPF允许把大型网络划分成多个更易管理的小型区域。这些小型区域可以交换路由汇总信息,而不是每一个路由器的细节。通过划分成很多个小型区域,OSPF的工作可以更加流畅。 生成OSPF多区域后能够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实现快速收敛。 OSPF的容量: 单个区域所支持的路由器的数量范围是30~200,但在一个区域内实际加入的路由器数量要小于单个区域所能容纳的路由器的最大数量。因为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影响着这个数量,如一个区域内链路的数量、网络拓扑稳定性、路由器的内存和CPU性能、路由汇总的有效使用和注入这个区域的汇总链路状态通告(LSA)的数量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有时在一些区域里包含25台路由器可能都显得多,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内却可以容纳多于500台路由器。

动态路由协议之OSPF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之前我们介绍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传递路由表来传递路由信息,距离矢量协议的路由器只知道某个网段可以通过那个下一跳到达和到达这个网络有多远等这样的信息,并不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而今天所说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则通过与邻居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传递链路状态信息来了解整个网络拓扑结构。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就好像各自“绘制”自己所了解的网段信息,然后通过与邻居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交流”链路信息,学习整个区域内的链路信息,来“绘制”出整个区域内的链路图。在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保存着完全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OSPF是基于开放标准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完成各路由选择协议算法的两大功能:路径选择和路径交换。 在共同管理域下的一组运行相同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的集合为一个自治系统(AS)。在互联网中,一个AS是一个有权决定本系统使用哪种路由协议的单位,他可以是一个企业,一座城市或一个电信运营商。随着网络的发展,上述对AS的定义已经不是十分准确了,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之间经常出现网络合并情况,导致同一个AS中使用的路由协议越来越多,所以AS的定义应用是在共同管理下的互联网络。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用于在单一AS内决策路由。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等。 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相对应的是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

OSPF动态路由协议——理论基础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1-29 12:05:59
OSPF的协议 概述 OSPF路由协议概述: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在网络中使用OSPF协议后,大部分路由将由OSPF协议自行计算和生成,无须网络管理员人工配置,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计算、更正路由,极大地方便了网络管理。 四种路由类型: DR BDR ABR ASBR 五大区域: 骨干区域 标准区域 末梢区域 存末梢区域 非存末梢区域 五大数据包类型: 六种LSA 基本概念 自治系统(AS) 内部网关协议(IGP)(包括RIP,OSPF,ISIS) 外部网关协议(EGP)(包括BGP)阿里巴巴,俗称飞天平台 OSPF区域 OSPF区域(Area 0为骨干区域,有且只有一个,其它区域都是非骨干区域) 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 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Router ID 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地址 Router ID选取规则 1.选取路由器lookback接口上数值最高的IP地址 2.如果没有lookback接口,在物理端口中选取IP地址最高的 3.也可以使用router-id命令指定Router ID

动态路由协议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1-28 02:15:28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按工作区域分为 内部网关协议IDP(RIP、IS-IS、OSPF) 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内交换路由信息 IGP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 外部网关协议EGP 自治系统(AS): 一组共享相似路由策略并在单一理域中运行的路由器 的集合 每个自治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由IANA分配 自治系统编号范围1-65535,1-65411是注册的lnternet编号,其余是专用网络编号。 ——按路由算法划分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BGP) 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传闻式路由算法 易形成路由环路 配置简单,收敛慢,扩展性较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收集网络拓扑信息,通告LSA,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 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 收敛快,扩展性较好,算法耗费更多的路由器内存和处理器能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lanquire-C/p/11938370.html

Rip 动态路由协议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1-27 15:51:02
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 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但RIP的缺点也较多。首先,其限制了网络的规模,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路由器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OSPF协议。然而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使用RIP协议的仍占多数。 补充: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是一种专用于一个自治网络系统(比如:某个当地社区范围内的一个自治网络系统)中网关间交换数据流转通道信息的协议。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内部网关协议分别是: 路由信息协议 (RIP)和 最短路径 优先 路由协议 (OSPF), 目前的IGP有 RIP 、 OSPF 、 IGRP 、 EIGRP 、 IS-IS 等 BGP: 外部网关协议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是一种在 自治系统 的相邻两个网关主机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EGP 通常用于在因特网主机间交换 路由表 信息。 目前的IGP有 BGP

成为“黑客”前,必学的几种网络攻击原理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1-27 04:55:22
1.1 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一般情况下,一个TCP连接的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即: 1、 建立发起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SYN报文后,在内存中创建TCP连接控制块(TCB),然后向发起者回送一个TCP ACK报文,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 发起者收到TCP ACK报文后,再回应一个ACK报文,这样TCP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利用这个过程,一些恶意的攻击者可以进行所谓的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1、 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报文后,建立TCP连接控制结构(TCB),并回应一个ACK,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而发起者则不向目标计算机回应ACK报文,这样导致目标计算机一致处于等待状态。 可以看出,目标计算机如果接收到大量的TCP SYN报文,而没有收到发起者的第三次ACK回应,会一直等待,处于这样尴尬状态的半连接如果很多,则会把目标计算机的资源(TCB控制结构,TCB,一般情况下是有限的)耗尽,而不能响应正常的TCP连接请求。 1.2 ICMP洪水 正常情况下,为了对网络进行诊断,一些诊断程序,比如PING等,会发出ICMP响应请求报文(ICMP ECHO),接收计算机接收到ICMP ECHO后,会回应一个ICMP ECHO Reply报文。而这个过程是需要CPU处理的

常见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1-26 14:34:43
一、内部网关协议 RIP: RIP是“路由信息协议(Route Information Protocol)”的简写。 RIP主要是用来传递路由信息的,通过每隔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维护相邻路由器的位置关系,同时根据收到的路由表信息计算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报文交换采用的形式是UDP。RIP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最大跳数为16跳,16跳以及超过16跳的网络则认为目标网络不可达。此协议通常用在网络架构较为简单的小型网络环境,比如校园网。RIP的收敛速度较慢。路由收敛指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路由表重新建立到发送再到学习直至稳定,并通告网络中所有相关路由器都得知该变化的过程。也就是网络拓扑变化引起的通过重新计算路由而发现替代路由的行为。 IGRP: IGRP协议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ol)”的缩写。 IGRP和RIP的相同点:它们同属距离矢量路由协议,IGRP也是周期性的广 播路由表,也存在最大跳数(默认为100跳,达到或超过100跳则认为目标网络不可达)。 IGRP和RIP的不同点:IGRP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混合度量值,同时考虑了链路的带宽、 延迟、负载、MTU、可靠性5个方面来计算路由的度量值,而不像其他IGP协议单纯的考虑某一个方面来计算度量值。 EIGRP:由于IGRP协议的种种缺陷以及不足,出现了EIGRP协议

OSPF路由协议基本知识点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1-25 21:35:48
概述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在网络中使用OSPF协议后,大部分路由将由OSPF协议自行计算和生成,无须网络管理员人工配置,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计算、更正路由,极大地方便了网络管理。但如果使用时不结合具体网络应用环境,不做好细致的规划,OSPF协议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故障。 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每个路由器负责发现、维护与邻居的关系,并将已知的邻居列表和链路费用LSU(Link State Update)报文描述,通过可靠的泛洪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的其他路由器周期性的交互,学习到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自治系统边界的路由器注入其他AS的路由信息,从而得到整个Internet的路由信息。每隔一个特定时间或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重新生成LSA,路由器通过泛洪机制将新LSA通告出去,以便实现路由的实时更新 一、四种路由类型 DR 指定理由器 当多路访问网络发生变化时,DR负责更新其他所有路由器。 BDR备份指定路由器 BDR会监控DR 的状态,并在当前DR发生故障时接替其角色。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