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成本

标准和平均成本计算比较

孤人 提交于 2020-04-02 09:02:31
标准和平均成本计算比较 成本管理系统提供了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计算和平均成本计算。 平均成本计算主要用于分销和其它产品成本快速变化的行业,或在受条例或其它行业惯例限制时使用。使用平均成本计算,您可以: 以移动平均成本估计库存值 在没有预定义标准需求的情况下,追溯库存和制造成本 依据“实际”成本方法确定利润幅度 依据历史成本评定组织绩效 将项目的所有直接制造成本纳入项目的库存成本中 使用标准成本计算可以评定绩效和控制成本。标准成本计算允许您: 以预定成本估计库存值 依据预期成本确定利润幅度 依据预期成本记录差异 通过任何成本类型更新标准成本 估算相对于标准成本的生产成本 依据预定义产品成本评定组织绩效 估算产品成本以支持管理决策 下表说明了平均和标准成本计算之间的功能差别。 平均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计算 库存物料;物料清单中的所有成本要素 库存物料和物料管理费;物料清单中的所有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所占项目成本 成本子要素所占项目成本 无限定子要素 无限定子要素 无共享成本;平均成本在每个组织内单独维护 在不使用在制品管理系统时可以共享组织间的成本 维护每个事务处理的平均单位成本 不维护移动平均成本 将每个成本要素的估价帐户分开 将子库存和成本要素的估价帐户分开 无在制品管理系统事务处理差异 存在在制品管理系统事务处理差异 表 1-2. 标准和平均成本计算比较

库存出入库算法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20-01-17 04:48:55
a内容是转载的. 前几天,我跟公司一些新招的实施人员开了一个座谈会,请他们谈谈将近一年的顾问生涯的感受及遇到的阻碍。发现他们普遍对于成本计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发料成本相关的知识更是缺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财务相关的内容,对于成本的计算,更是第一次接触。   我发现他们主要是对于成本的相关知识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如对于发料成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我在会后给他们总结了一份关于发料成本的资料,以供他们参考。   发料成本的计算,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发料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等,其中,加权平均法又分为月加权平均法与日加权平均法。现在,我就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一下,各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以及在ERP操作中的相关技巧。    一、先进先出法。   假如某个材料,在11月15日以5元的单价进了500件,在11月30日又以5.5元的价格进了400件。在12月1日,车间领走了700件。假设,该材料没有库存,就这两比进货。那仓库领走的这700件材料,成本到底算多少呢?算5元一件,还是5.5元一件,又或者是两者的平均值5.25元呢?   这主要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发料成本的核算。若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以上的成本都是错误的。先进先出法,顾名思义,就是先进来的材料先出去,后进来的材料后出去,成本价格按实际的价格来核算

企业如何有效控制采购与库存成本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1-06 18:55:28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很多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一味追求利润与销售额的增长,却忽视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为企业开源节流,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同样是企业节省不必要资金投入,赚取利润的最佳方法。 新海软件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经验。 特别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企业采购、生产、库存、沟通等各种各样的隐形成本,就成了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隐形杀手。 日本企业将浪费视为企业管理的天敌,以浪费为耻,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杜绝浪费,如稻盛和夫老先生曾说:“企业应对萧条时,更加要集中精力搞研发,开展降低成本的工作,让企业员工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节省的成本等同于为企业又增加了一笔可用的流动资金,这对于企业也有可能是一笔救命钱,所谓“干毛巾也能拧出水”,不断成本控制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值得每个老板反省。 采购成本与生产成本都是 企业成本控制 中的重头戏,采购成本下降1%,就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因此控制采购成本至关重要。生产成本下降与之对应的是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生产力的提高。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 成本控制的方法 单一,成本核算过于简化,不利于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容易陷入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影响企业的日常运作。并且,生产、采购成本控制往往容易脱离了市场,片面追求以增加生产量的方式来降低单位成本,未结合

erp中三大订单CO、PO、MO各是代表什么?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5 04:38:00
原文: erp中三大订单CO、PO、MO各是代表什么? ERP即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国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中三大订单CO、PO、MO的意思分别如下:   CO:客户订单,或 销售订单   PO: 采购订单   MO:生产订单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20 世纪90 年代MRP-II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的所有资源简要地说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ERP 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 1977 年9 月,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 W·Wight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

SAP-跟我一起学习重复制造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2:02
最近这个项目用到了SAP的重复制造解决方案,话说,与我们惯常在PP模块中用到的生产订单模式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SAP的重复制造解决方案吧。 上图是一家生产PC机的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复制造企业: 注:上图中##在我们后面的测试数据中将使用09来替代,大家在SAP IDES系统中进行测试时可以选用自己的序号替换##,在下面的测试中,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序号替代我后面将使用的09。 另:在下面的测试中相关的物料数据如下: 10)T-B6109: Hard drive for T-F1309 在重复制造环境下,也可能会考虑用其他的生产方式进行替代或者同时运用。出了离散制造以外,还可能涉及到的生产方式包括节拍生产和看板。 广义上的重复制造,是指那种生产稳定性、重复率较高,而且生产复杂度较低的生产。典型的工业领域包括消费品、电子工业、或者某些机械行业。 从SAP的观点看,“重复制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节拍型的流水线生产、大批大量生产、基于时间段的生产(这种也称为“经典重复制造”)。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几种典型生产方式的区分: 离散制造:也就是用生产订单的生产。典型特征是经常变换产品、因此存在生产批量限制。另外一个特点是离散制造会在生产过程中在不同的工作中心之间跳转。 重复制造:同一个产品在相对长的一个周期内在同一条生产线进行生产。它不是基于预先定义的生产批次进行生产的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Management - 1 Introduction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1-26 17:44:37
KEY TERMS: Order qualifier : 自己:满足客户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达到了客户对于供应商的基本要求 书中:具体考量的指标可能有:价格、质量、交付期等等,这些指标叫做qualifier,而不是供应商本身! 参考: link 一种让一个公司的产品成为候选的筛选标准 Order winner : 自己:在达到客户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最终赢得客户订单的某些做的相对比其他竞争对手来说更好的地方 书中:( Those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 or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persuade a company's customers to choose its products or services!) 参考: link 区分不同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判断标准,比如想买个笔记本,尺寸、操作系统、自重等都相同的品牌内,如果有一个电池续航时间长,那电池性能就是一个Order Winner Engineer- to -order : 自己:客户下订单,然后可客户一起设计、研发、生产,最终交付产品给客户,特点是客户的参数与度高,交付时间特别长 书中:意味着客户的特定的需求需要独特的工程设计或者重大的客户化 (meas that customer's specifications requir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