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

三体和银河帝国基地孰优孰劣?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3-02 18:00:58
三体是更好的科幻小说。 相比于三体,银河帝国的优点有: 1:情节的细节丰富 2:人物的形象饱满 一篇小说如果能在情节,人物上做的漂亮,那这一定是一篇好小说,但是好小说并不等于好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分为软硬两类,这大家都知道,但我个人认为软科幻并不算是真正的科幻,只是在更宽广的时间和空间里说老故事。如果故事的中心不是科技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那么这很难说是一篇合格的科幻小说。而阿西莫夫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软了。 我读过阿西莫夫的很多小说,但是并不觉得他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阿西莫夫生活的年代虽然远未进入信息时代,但前沿物理学发展和今天的差距并不大。可阿的小说里却极少表现科技的影响,未来的世界和阿西莫夫生活的19世纪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记得微缩胶片和遍布银河系的火力发电站吗?),而提到科技时也避重就轻,对那些能令人兴奋的科学原理只字不提。相反,他花大量笔墨描绘人物,与其说是一篇科幻,不如说是社会小说。 相比之下,大刘够硬。大刘虽然手法比较单薄,但想象力确实比阿西莫夫更加丰富。记得有一段评价是这样的:四个面壁人计划,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结尾,但刘慈欣不满足于此,用黑暗森林法则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宇宙秩序。 阿西莫夫确实有很高的地位,但这是作为文学家的地位而非科幻小说家。实际上,如果把星舰换成大船,把星球变成国家,这银河帝国的故事和罗马帝国(我认为更像英国)的扩张没有什么区别

刘慈欣《三体》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3-02 17:18:43
很久没看科幻了,昨天意外碰到一个刘慈欣的三体的链接,心血来潮,找来电子版看。结果,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从可读性上来说,应该是没的说,绝对可以吸引人一口气读完。不过,作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我总觉得大刘应该更完美一点才更好。我是从《全频段阻塞干扰》开始知道刘慈欣的,俄罗斯的那个版本,初看时简直惊为天人,到现在我仍旧认为那是刘最佳的作品。而后来的《乡村教师》的前半段,关于太空战争的大气的描写,也绝对让人难以忘记。后来搜罗着有看了很多,一些中篇,如流浪地球,微纪元等等,长篇如球状闪电等等,感觉虽然都不错,但仅仅是不错而已了。 总体感觉,长篇没有中篇的好,就《三体》说,读完这个长篇后,回味总有点怪怪的。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仔细想了想,觉得原因可能还是出在逻辑上。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否让人觉得真的可信。科幻也罢,武侠也罢,其实都可以看成是成人的童话。“童话”的意思,自然是越天马行空、与现实生活越远越好,但还有一点“成人”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这个小说是给大人看的,每个成人,对社会、人性、规律等都有自己的成熟的观念和判断,所以情节既要匪夷所思,但更要合情合理,否则,我觉得我是无法接收的。正因为如此,我现在仍然喜欢看科幻、看武侠,但是,网上铺天盖地的玄幻,我却基本上没有耐心看完一段。 优秀的作品,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如凡尔纳的《神秘岛》等,看完后,感觉那都是真实的事情。而《三体》在逻辑上的一些瑕疵

科幻小说《三体》读书笔记范文解读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20-03-02 09:18:41
科幻小说《三体》读书笔记范文解读: 《三体》这本书如雷贯耳了很久很久,只是听很多人说,文科生读不懂这本书,畏难情绪作祟,让我一直下不定决心来啃这块硬骨头。直到去年,朋友阿特说他买了这套书闲置在一边,反正我也缺书看,就带着好奇心,单枪匹马闯入三体世界。 这是一块非常硬的骨头没有错,但我毕竟也有一点属狗的志气。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先是很顺畅地读完了前两部,中间间隔了半年,才继续把第三部看完。 以下是长长长长长长的情节剧透 三体大致的情节就是,三体文明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在知悉地球文明后,决定入侵。虽然它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在人类之上,但他们非常忌讳人类的技术爆炸和猜疑链,于是派出一种叫做智子的东西来监视全人类,并且锁死了地球的科学文明进程。人类惊恐地发现,规模宏大的太空军队在三体率先派来的“水滴”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于是地球方面又提出了“面壁计划”和“阶梯计划”。 三体第二部主要是讲面壁计划。由于智子的监视,面壁计划推选出4名面壁人,赋予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脑海中想出抵抗三体入侵的方法并且不让三体人看出来,一旦被发现计划,面壁人的任务就失败了。地球上有一个极端组织,主张让三体文明入侵地球,拯救地球文明,于是他们推选了三位成员为“破壁人”,意为破解面壁人的计划,并且都成功了。只有一个面壁人的破壁人迟迟没有发现,他就是第二部的主角——罗辑。 罗辑是三体人最畏惧的一个人

读书-三体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2-07 12:04:52
我高中时代就开始读刘慈欣的作品了,那时他写短篇和长篇科幻小说, 他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常客。那个年代,中国科幻作家为数不多,刘慈欣的作品风格与其他人不同。 他的作品想象瑰丽宏大,视角往往是宇宙太阳系,而且他有理科背景,所以作品是比较硬气的,行话叫做硬科幻。 所以读到他的三体时,自 大专栏 读书-三体 然觉得想象力很出色,但并没有感到特别的震撼,因为我对他作品风格是熟悉的。 还是熟悉的味道,只是短篇变成了长篇。 当全世界都在膜拜三体时,连高晓松都在节目里说这是十年来最好的小说时,我仅微微一笑。读完第一部,正在读第二部,希望能震撼到我。 这是一部理工科出身的人都会喜欢的书。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zhongrong/p/12272179.html

《百年孤独》与《三体》初体验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28 18:28:0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昨天心血来潮买了2本书:《百年孤独》和《三体》,今天一到货就各看了一小节内容,这里写点读后感。 《百年孤独》的第一小节是16页,《三体》第一小节是13页,初步感觉文风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多的喜欢先用一种"白描"的方式给读者先勾勒出一个场景出来,语言也是旁白更多,具体人物的描写的笔墨相对不如场景铺陈和旁白,但是一旦出现人物的特写或者语言,通常很生动,很有生命力。《三体》则是上来就是人物对话,具体人物的对话占了不少笔墨,其他文字也是紧紧围绕人物展开,旁白与画面铺陈的笔墨较少。但是信息量很大,虽然《三体》第一节只有13页,比《百年孤独》16页要少,而且排版相对稀疏,但是却一口气出现好多有名有姓的角色,场景切换也多。 大概就是这些吧,比较感性主观的感受,以后有机会再写其他的感受。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710409599/blog/3149032

世界之战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20 02:12:45
War of the Worlds, Spielberg 2005年的科幻电影新作。有人把它翻译成“世界大战”,我觉得这种翻译是错的,因为电影讲述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是两个不同世界的战争,因此“世界之战”会显得合适一些。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对老皮的想象力失望透顶,和我所期待构思精巧、逻辑合理的科幻片实在是有太大差距。但后来,看了一些影评才知道,Spielberg的这一部电影是按照100多年前威尔斯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在故事情节、线索发展,甚至于某些细节上面,都完全忠实于原著。拿现代人的眼光审视19世界末年科幻小说的情景设定,当然会觉得它是有些蹩脚幼稚。 然而,抛开故事背景不谈,Spielberg对于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人性的自私和懦弱、尊严和勇气却刻画得相当的生动。其中,有几幕令我印象深刻:逃难的人群争抢一部汽车;码头上争先恐后的登船场面;Tom Crusie在女儿的呢喃声中杀死神经质的逃难者。不过,拍过“大白鲨”和“辛特勒的名单”的Spielberg,对这一切想来也已是驾轻就熟了,如果把Tom Crusie父女换成是逃难的犹太人,把外星人换成是希特勒的党卫军,这仍然会是一部好电影。 看这类灾难片或者战争片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再有理由抱怨平淡的生活。虽然,每天朝9晚9,毫无新意,但至少不会被长着三只脚的外星怪物追杀,也不用光着膀子和人拼刺刀,基本上,也可以满足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