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服务器

Ambari 2.7.3架构详情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12 04:29:49
Ambari 2.7.3架构详情 Ambari简介: Apache Ambari是一种基于Web的工具,支持Apache Hadoop集群的供应、管理和监控。Ambari已支持大多数Hadoop组件,包括HDFS、MapReduce、Hive、Pig、 Hbase、Zookeeper、Sqoop和Hcatalog等。 Apache Ambari 支持HDFS、MapReduce、Hive、Pig、Hbase、Zookeepr、Sqoop和Hcatalog等的集中管理。也是5个顶级hadoop管理工具之一。 Ambari项目重要类的解析: Resource:Ambari把可以被管理的资源的抽象为一个Resource实例,资源可以包括服务、组件、主机节点等,一个resource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该资源的属性; Property:服务组件的指标名称; ResourceProvider和PropertyProvider:分别对应Resource和Property的提供方,获取指标需要先获取Resource,然后获取Property对应的metric; Query:Query是Resource的内部对象,代表了对该资源的操作; Request:一个Request代表了对Resource的操作请求,包含http信息及要操作的Resource的实例,Request按照http的请求方式分为四种

apollo集群部署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2-11 18:27:40
apollo集群部署 1. 准备工作 1.1. 服务器准备(配置根据情况调整) 准备好安装apollo的三台服务器 配置4CPU,4G内存,20GB硬盘 假设三台服务器IP为 172.16.10.208 172.16.10.209 172.16.10.210 修改相应hostname apollo-1 apollo-2 apollo-3 1.2. 安装jdk1.8 rpm -ivh jdk-8u231-linux-x64.rpm 在配置好后,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检查: java -version 样例输出: java version "1.8.0_231" Java ( TM ) SE Runtime Environment ( build 1.8.0_231-b11 ) Java HotSpot ( TM ) 64-Bit Server VM ( build 25.231-b11, mixed mode ) 创建安装目录 mkdir -p /opt/server/apollo 3. 初始化MySQL数据 版本要求:5.6.5+ SHOW VARIABLES WHERE Variable_name = 'version' ;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zk集群部署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11 16:36:45
一.环境准备 当前环境:centos7.3三台 软件版本:zookeeper-3.5.2 部署目录:/usr/local/zookeeper 启动端口:2181 配置文件:/usr/local/zookeeper/conf/zoo.cfg yum依赖(3台同时操作)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二.安装 1.下载安装包(3台同时操作) wget http://mirrors.hust.edu.cn/apache/zookeeper/zookeeper-3.5.2-alpha/zookeeper-3.5.2-alpha.tar.gz 2.解压并移动,再创建一个数据目录data(3台同时操作) tar zxvf zookeeper-3.5.2-alpha.tar.gz mv zookeeper-3.5.2-alpha /usr/local/zookeeper 3.创建数据目录和日志目录 cd /usr/local/zookeeper mkdir /data mkdir /var/log/zookeeper 3.创建配置文件更改配置(3台同时操作) vim conf/zoo.cfg clientPort = 2181 #监听端口其他服务器保持这个 dataDir = /usr/ local / zookeeper / data #数据目录,要自己创建

Redis之集群高可用与安全控制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19-12-11 14:58:26
Redis 之集群高可用和安全控制 一、 Redis 的主从复制 1.1. 为什么使用主从 单个 Redis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宕机的话,可能会导致 Redis 服务不可用,可以使用主从复制实现一主多从,主节点负责写的操作,从节点负责读的操作,主节点会定期将数据同步到从节点中,保证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1.2. 主从的方式 最少需要3个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优先选择第二种,第一种方式主节点向从节点同步数据压力大。 1.3. 主从复制配置: 将编译之后的 Redis 中的 bin 目录中全部内容 角色 端口 配置文件 主节点 6379 redis_6379.conf 从节点 6380 redis_6380.conf 从节点 6381 redis_6381.conf 从节点 6382 redis_6382.conf 相关目录结构 内存有限,我们只模拟不同端口下的 Redis 主从复制。我模拟了一主三从,采用树状结构: 核心配置:主节点 # ip监控 bind 0.0.0.0 protected-mode no # requirepass 123456 # 端口 port 6379 # 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 工作目录 dir ./ # pid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 日志名 logfile "redis_6379

Redis-集群三种模式简介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2-11 12:29:54
简介 redis实现高可用的方式通常有三种模式:主从模式,哨兵模式,redis-cluster集群。 主从模式 一台主服务器、多台从服务器 原理 从服务器(slave)起始连接主服务器(master),从服务器(slave)发起数据同步请求(sync命令); 主服务器(master)接受sync命令,执行BGSAVE命令,把已有的数据生成RDB文件(通过RDB方式持久化),同时这段时间的会把写命令记录到缓存; 主服务器(master)执行完BGSAVE(持久化结束),向从服务器(slave)发送快照文件,并且这段时间写命令一直记录在缓存中,快照文件发送完,开始发送缓存记录; 从服务器(slave)接收到快照文件,丢弃旧数据,载入快照文件; 快照文件载入结束,接受主服务器(master)的缓存记录,并且执行记录中的命令(初始化完毕); 后续中,主服务器(master)每执行一个写命令都会往从服务器(slave)发送相同的命令,从服务器接受并执行。 缺点 不具备容错机制,主服务器(master)挂了,从服务器(slave)不会自动转为主服务器(从服务器不可以对外提供写服务,因为从服务不具备向主服务器发送数据),需要手动更改客户端IP地址 主服务器(master)发生宕机,会导致从服务器(slave)丢失最近一次同步数据到宕机之间的数据 优点 主从分离可以实现数据读写分离,主服务器

HBase:HBase的集群环境搭建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2-11 11:18:59
HBase的集群环境搭建 注意事项:HBase强依赖zookeeper和hadoop,安装HBase之前一定要保证zookeeper和hadoop启动成功,且服务正常运行 第一步:下载对应的HBase的安装包: 所有关于CDH版本的软件包下载地址如下 http://archive.cloudera.com/cdh5/cdh/5/ HBase对应的版本下载地址如下 http://archive.cloudera.com/cdh5/cdh/5/hbase-1.2.0-cdh5.14.0.tar.gz 第二步:压缩包上传并解压: 将我们的压缩包上传到node01服务器的/export/softwares路径下并解压 cd / export / softwares / tar - zxvf hbase - 1 . 2 . 0 - cdh5 . 14 . 0 - bin . tar . gz - C . . / servers / 第三步:修改配置文件: 第一台机器进行修改配置文件 cd / export / servers / hbase - 1.2 .0 - cdh5 . 14.0 / conf 修改第一个配置文件hbase-env.sh 注释掉HBase使用内部zk vim hbase-env.sh export JAVA_HOME = / export / servers /

搭建高可用集群 Hadoop-HA && Yarn环境 节点解析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11 09:58:38
搭建高可用集群 搭建Zookeeper 准备三台相互免秘钥的虚拟机 上传zookeeper 解压 移动 解压zookeeper的tar包 - - 语法: tar - zxf zookeeper - 3 . 4 . 6 . tar . gz 移动zookper目录 - - 语法: mv zookeeper - 3 . 4 . 6 / opt / sxt / 修改配置文件zoo.cfg 进入zookeeper配置文件目录 - - 语法示例: cd / opt / sxt / zookeeper - 3 . 4 . 6 / conf / 修改配置文件文件名 - - 语法示例: cp zoo_sample . cfg zoo . cfg 编辑配置文件 - - 语法示例: vim zoo . cfg #修改zookeeper数据存放的目录 . #设置服务器内部通信的地址和zk集群的节点 … 创建myid 即是在生成配置文件目录conf中创建3个myid (内容分别是 1 2 3) - - 语法示例: mkdir - p / var / sxt / zookeeper touch / var / sxt / zookeeper / myid echo 1 > / var / sxt / zookeeper / myid echo 2 > / var / sxt / zookeeper /

redis高可用集群方案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11 04:45:24
絮叨 半步神游,神游之下,天下无敌。一梦一游 便是天下。 Redis前面几篇的文章链接: 从零开始学Redis之金刚凡境 从零开始学Redis之自在地境 从零开始学Redis之逍遥天境 上一篇的逍遥天境 讲的是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 和持久化方式。那这半步神游就是带你们遨游Redis的主从HA,哨兵,和Lua脚本 Redis主从和哨兵模式 Redis 主从搭建(有兴趣的小伙伴自己用虚拟机搭一个玩玩) 1、环境说明 主机名称 IP地址 redis版本和角色说明 redis-master 192.168.56.11 redis 5.0.3(主) redis-slave01 192.168.56.12 redis 5.0.3(从) redis-slave02 192.168.56.13 redis 5.0.3(从) 2、修改主从的redis配置文件 [root@redis-master ~]# grep -Ev "^$|#" /usr/local/redis/redis.conf bind 192.168.56.11 protected-mode yes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logfile "/var/log/redis.log" dir /var/redis/ [root@redis

zookeeper集群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2-10 23:10:50
集群搭建事项 zk集群,只要大多数(超过半数)的机器准备好了,就可以提供服务了。 容错集群至少三台,建议采用奇数台来搭建集群。 每台服务运行在独立的机器上。 集群搭建 1.集群配置基本参数介绍 在第二章说到zoo.cfg中有两个配置参数和集群有关:initLimit和syncLimit,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配置。 initLimit:表示集群同步初始化允许容忍的最长时间,是tickTime的倍数,比如initLimit = 10,tickTime = 1000,则表示集群同步初始化最长能容忍10秒钟,如果zk集群确实很大,机器很多,可以适当调高这个参数。 syncLimit:表示客户端和zk集群请求应答的超时时间,同样是tickTime的倍数。 server.id=host:port:port:这个配置也是放在zoo.cfg文件中,集群中有几台机器,就需要配置几个,比如集群中有三台机器需要配置,eg: server.1=localhost:2182:2183 server.2=localhost:2282:2283 server.3=localhost:2382:2383 其中id表示集群中每一台机器的编号,localhost表示机器的ip地址,第一个port用来和Leader进行交互,第二个port用来选举Leader。(zk的leader和选举后面再细讲) myid配置文件

RocketMQ NameServer深入剖析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10 22:37:04
本文将深入剖析rocketmq为什么选择自己开发NameServer,而不是选择类似于ZK这样的开源组件。同时对rocketmq的路由注册、路由发现、路由剔除进行剖析。并通过结合核心源码,对笔者的观点进行验证。同时对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试机制,以及客户端选择nameserver的策略进行深入讲解。 文章第一部分是name server在rocketmq整体架构中的作用,熟悉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 1 NameServer的作用 Name Server 是专为 RocketMQ 设计的轻量级名称服务,具有简单、可集群横吐扩展、无状态,节点之间互不通信等特点。整个Rocketmq集群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Broker集群、Producer集群、Consumer集群都需要与NameServer集群进行通信: Broker集群 Broker用于接收生产者发送消息,或者消费者消费消息的请求。一个Broker集群由多组Master/Slave组成,Master可写可读,Slave只可以读,Master将写入的数据同步给Slave。每个Broker节点,在启动时,都会遍历NameServer列表,与每个NameServer建立长连接,注册自己的信息,之后定时上报。 Producer集群 消息的生产者,通过NameServer集群获得Topic的路由信息,包括Topic下面有哪些Qu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