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

linux安装docker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3-18 17:09:08
1、删除以前安装的docker sudo yum remove docker \ > docker-client \ > docker-client-latest \ > docker-common \ > docker-latest \ > docker-latest-logrotate \ > docker-logrotate \ > docker-engine 2、安装依赖包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 >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 > lvm2 3、设置镜像源 sudo yum-config-manager \ > --add-repo \ >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4、安装 Docker-CE sudo yum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5、镜像加速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EOF' { "registry-mirrors": ["https://registry.docker-cn.com"] } EOF 6、拉取镜像 docker pull centos 7、查看镜像 docker

docker无法删除镜像,Error: No such container,附docker常用命令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3-18 14:03:28
最近打算删除掉docker镜像但是发现有几个镜像就是删除不了,加了-f强制删除也不行,一直报Error: No such container的错误,最后终于找到了办法直接删除文件,步骤如下: 切换到root用户然后: service docker stop rm -rf /var/lib/docker start docker.service 到这里就会发现镜像已经删除干净。 附docker常用命令: 重启docker服务 sudo service docker restart 关闭docker服务 docker service docker stop 开启docker服务 docker service docker start 查看当前运行的容器:docker ps 查询存在的容器:docker ps -a 删除容器:docker -rm CONTAINERID 强制删除容器:docker -rm -f CONTAINERID 不能够删除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会报错。需要先停止容器。 查看镜像:docker images 删除镜像:docker -rmi IMAGEID 强制删除镜像:docker -rmi -f IMAGEID 利用镜像创建容器: docker run --name centos -itd centos:latest 注:-i表示让容器的标准输入打开,

搭建私有镜像仓库registry 2.0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3-18 00:46:35
搭建 docker run -d -p 5000:5000 --restart=always --name registry2 registry:2 就可以将自己的镜像 push到这个私有的镜像仓库 构建一个推送到dockers hub的镜像 需要有dockers Hub的账号用户名信息: push 到Docker Hub 需要指定Docker hub 的用户名。 构建一个push到本地私有镜像仓库registry 2.0 的镜像 默认的tag是push到Dockers Hub的,修改tag,配置 推送地址是本地的镜像仓库 push到本地的私有镜像仓库registry 2.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ordandan/p/7509791.html

Docker入门实战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3-17 12:17:51
Host(Docker 宿主机) 安装了Docker程序,并运行了Docker daemon的主机。 Docker daemon(Docker 守护进程): 运行在宿主机上,Docker守护进程,用户通过Docker client(Docker命令)与Docker daemon交互。 Images(镜像): 将软件环境打包好的模板,用来创建容器的,一个镜像可以创建多个容器。 Containers(容器): Docker的运行组件,启动一个镜像就是一个容器,容器与容器之间相互隔离,并且互不影响。 Docker Client(Docker 客户端) Docker命令行工具,用户是用Docker Clients与Docker daemon进行通信并返回结果给用户。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通过Docker Api与Docker daemon通信。 Registry(仓库服务注册器) 经常会和仓库(Repository)混为一谈,实际上Registry上可以有多个仓库,每个仓库可以看成是一个用户, 一个用户的仓库放了多个镜像。仓库分为了公开仓库(Public Repository)和私有仓库(Private Repository),最大的公开仓库是官方的Docker Hub,国内也有如阿里云、时速云等,可以给国内用户提供稳定快速的服务。用户也可以在本地网络内创建一个私有仓库

跟我学习SpringCloud 教程第十一篇:docker部署spring-b2b2c小程序电子商务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3-17 02:37:40
一、docker简介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引擎,可以轻松的为任何应用创建一个轻量级的、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容器。开发者在笔记本上编译测试通过的容器可以批量地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包括VMs(虚拟机)、bare metal、OpenStack 集群和其他的基础应用平台。 Docker通常用于如下场景: web应用的自动化打包和发布; 自动化测试和持续集成、发布; 在服务型环境中部署和调整数据库或其他的后台应用; 从头编译或者扩展现有的OpenShift或Cloud Foundry平台来搭建自己的PaaS环境。 Docker 的优点 1、简化程序: Docker 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机器上,便可以实现虚拟化。Docker改变了虚拟化的方式,使开发者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成果放入Docker中进行管理。方便快捷已经是 Docker的最大优势,过去需要用数天乃至数周的 任务,了解springcloud架构可以加求求:三五三六二四七二五九,在Docker容器的处理下,只需要数秒就能完成。 2、避免选择恐惧症: 如果你有选择恐惧症,还是资深患者。Docker 帮你 打包你的纠结!比如 Docker 镜像;Docker 镜像中包含了运行环境和配置,所以 Docker 可以简化部署多种应用实例工作。比如 Web 应用、后台应用

阿里云ECS服务器跨账号无缝迁移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3-17 01:17:10
阿里云通过全盘镜像实现ECS(云服务器)从A账号迁移至B账号 一. 在 A账号的ECS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与全盘镜像 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详情 进入本实例磁盘,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 查看快照列表,等待快照创建成功 从系统盘的快照创建自定义镜像(全盘镜像) 注意勾选“添加数据盘快照”,并选择需迁移实例的数据盘 可以在镜像列表看到创建好的自定义镜像 注:也可以直接创建全盘镜像,平台会自动生成磁盘快照 二. 跨账号共享镜像 将创建好的全盘镜像设置为共享镜像 输入B账号的Uid,并进行跨账号镜像共享 可在B账号的共享镜像列表里看到刚刚创建的镜像 B账号Uid可在B账号安全设置里查看 三. 登录B账号,基于这个全盘镜像创建新的ECS 进入云服务器实例页面,单击右上角创建实例 选择好ECS相应的计费方式、地域、实例规格等配置,在镜像处选择之前共享好的全盘镜像,基于此镜像创建ECS 选好镜像后会自动按照镜像里磁盘的大小分配存储 注意:如果新建的ECS的数据盘不按照镜像默认的大小开通,创建好ECS后,会存在空间丢失的情况。需要把镜像自动帮你创建的数据盘分区删除并全盘格式化后,重新分区,才能完全使用数据盘的全部空间。删除分区前,先迁移数据盘里的数据到其他目录下,等数据盘格式化并分区完成后,再迁移回来。因此,为防止增加上述反锁的操作,建议数据盘保持自定义镜像里(也就是你原来的ECS

阿里云ECS服务器跨账号无缝迁移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3-17 01:15:35
阿里云通过全盘镜像实现ECS(云服务器)从A账号迁移至B账号 一. 在 A账号的ECS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与全盘镜像 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详情 进入本实例磁盘,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 查看快照列表,等待快照创建成功 从系统盘的快照创建自定义镜像(全盘镜像) 注意勾选“添加数据盘快照”,并选择需迁移实例的数据盘 可以在镜像列表看到创建好的自定义镜像 注:也可以直接创建全盘镜像,平台会自动生成磁盘快照 二. 跨账号共享镜像 将创建好的全盘镜像设置为共享镜像 输入B账号的Uid,并进行跨账号镜像共享 可在B账号的共享镜像列表里看到刚刚创建的镜像 B账号Uid可在B账号安全设置里查看 三. 登录B账号,基于这个全盘镜像创建新的ECS 进入云服务器实例页面,单击右上角创建实例 选择好ECS相应的计费方式、地域、实例规格等配置,在镜像处选择之前共享好的全盘镜像,基于此镜像创建ECS 选好镜像后会自动按照镜像里磁盘的大小分配存储 注意:如果新建的ECS的数据盘不按照镜像默认的大小开通,创建好ECS后,会存在空间丢失的情况。需要把镜像自动帮你创建的数据盘分区删除并全盘格式化后,重新分区,才能完全使用数据盘的全部空间。删除分区前,先迁移数据盘里的数据到其他目录下,等数据盘格式化并分区完成后,再迁移回来。因此,为防止增加上述反锁的操作,建议数据盘保持自定义镜像里(也就是你原来的ECS

阿里云ECS服务器跨账号无缝迁移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3-16 21:43:41
某厂面试归来,发现自己落伍了!>>> 阿里云-通过全盘镜像实现ECS(云服务器)从A账号迁移至B账号 一. 在 A账号的ECS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与全盘镜像 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详情 进入本实例磁盘,创建快照(系统盘+数据盘) 查看快照列表,等待快照创建成功 从系统盘的快照创建自定义镜像(全盘镜像) 注意勾选“添加数据盘快照”,并选择需迁移实例的数据盘 可以在镜像列表看到创建好的自定义镜像 注:也可以直接创建全盘镜像,平台会自动生成磁盘快照 二. 跨账号共享镜像 将创建好的全盘镜像设置为共享镜像 输入B账号的Uid,并进行跨账号镜像共享 可在B账号的共享镜像列表里看到刚刚创建的镜像 B账号Uid可在B账号安全设置里查看 三. 登录B账号,基于这个全盘镜像创建新的ECS 进入云服务器实例页面,单击右上角创建实例 选择好ECS相应的计费方式、地域、实例规格等配置,在镜像处选择之前共享好的全盘镜像,基于此镜像创建ECS 选好镜像后会自动按照镜像里磁盘的大小分配存储 注意:如果新建的ECS的数据盘不按照镜像默认的大小开通,创建好ECS后,会存在空间丢失的情况。需要把镜像自动帮你创建的数据盘分区删除并全盘格式化后,重新分区,才能完全使用数据盘的全部空间。删除分区前,先迁移数据盘里的数据到其他目录下,等数据盘格式化并分区完成后,再迁移回来。因此,为防止增加上述反锁的操作

cobbler操作命令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3-16 17:31:56
某厂面试归来,发现自己落伍了!>>> 加载镜像 shell> mount -t auto -o loop CentOS -6.9 -x86_64-bin-DVD1.iso /mnt/ 导入ISO镜像 # --path 镜像路径 # --name 为安装源定义一个名字 # --arch 指定安装源是32位或64位,目前支持的选项有:x86 | x86_64 | ia64 # 安装源的唯一标识就是根据name参数来定义的,本例导入成功后,标识就是CentOS-6.9-x86_64,如果重复,系统会提示导入失败。 shell> cobbler import --path=/mnt/ --name=CentOS-6.9-x86_64 --arch=x86_64 查看安装镜像文件信息 # 在第一次导入系统镜像后,cobbler会给镜像指定一个默认的kickstart自动安装文件在 / var /lib/cobbler/kickstarts下的sample_end.ks shell> cobbler profile report -- name =CentOS- 6.9 -x86_64 编辑profile,修改关联的ks文件 shell> cobbler profile edit --name=CentOS -6.9 -x86_64 --kickstart= /var/ lib

使用国内镜像更新sdk方法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3-16 08:05:27
使用国内的镜像资源: 1.mirrors.neusoft.edu.cn //东软信息学院 2.ubuntu.buct.edu.cn/ubuntu.buct.cn //北京化工大学 3.mirrors.opencas.cn (mirrors.opencas.org/mirrors.opencas.ac.cn) //中国科学院开源协会 4.sdk.gdgshanghai.com 端口: 8000 //上海 GDG镜像服务器 5.mirrors.dormforce.net //(栋力无限)电子科技大学 其中,强烈推荐电子科技大学的镜像源! 使用方法: 启动 Android SDK Manager ,打开主界面,依次选择「 Tools」、「 Options…」,弹出『 Android SDK Manager – Settings』窗口; 在『 Android SDK Manager – Settings』窗口中,在「 HTTP Proxy Server」和「 HTTP Proxy Port」输入框内填入 mirrors.neusoft.edu.cn和 80,并且选中「 Force https://… sources to be fetched using http://…」复选框。设置完成后单击「 Close」按钮关闭『 Android SDK Manager –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