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态

高斯进行激发态计算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8:02
原理: 激发态: 原子 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 能级 但尚未 电离 的状态。 每个态都有各自的势能面,都是几何坐标的函数。 振子强度小于0.01可以认为跃迁禁阻 激发态和 基态 具有不同的 位能 曲线和平衡核间距。 激发态去活的途径有:①辐射跃迁(荧光或 磷光 )。②无辐射跃迁(系间窜越,内部转变)。③传能和猝灭(激发态分子将能量传递给另一基态分子并使其激发)。 计算需要: 7、用高斯做激发态计算: 方法:zindo(半经验,100原子)、cis组态相互作用(50原子)、含时方法(TDDFT,gs03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溶质的影响) Franck-condon规则:激发时核不动,垂直跃迁 PS:知道激发能,就可以得到波长 5、溶剂在激发态计算中是必须要考虑的,溶剂效应对激发态的影响比对基态更大。特别是溶剂对光谱的影响明显不可忽略,由于溶剂与溶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相互作用不同,造成能级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故溶剂会使吸收峰红移或蓝移。溶剂方面,TDDFT可以已经可以比较好地处理了,和主流的PCM模型可以完美地结合,可以考虑非平衡溶剂效应和做state-specific计算来响应激发态密度。需要描述与溶质间的强相互作用的时候还可以用显示溶剂模型。有时候实际外环境比较复杂,比如蛋白质环境,此时可以用QMMM或更简单的背景电荷等方式将此效应表现出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