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器

jmeter元件执行顺序及简介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23 18:16:39
最近在学习Jmeter,在进行实操之前,先查看了官方文档。因为官方文档是英文的,为了方便以后查看,自己翻译了一部分,中间个别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地翻译了部分。如果翻译等有问题,欢迎指正。 一、执行顺序 1、控制器和取样器是有序的,当执行测试计划时,这些请求将按顺序执行。如下图: 2、一些控制器会影响它的子原件的顺序,还有一些元件是分等级的。比如断言,如果它的父元件是一个请求,那么它将作用于这个请求;如果它的父元件是一个控制器,那么它将作用于这个控制器下的全部的请求。如下图: Assertion#1仅被应用于请求one,Assertion#2作用于请求two 和three。 另一个复杂点的列子: 这个例子中,(定时器)Timer#1将应用于请求Two\Three\Four,Assertion#1将应用于请求Three。Timer#2将应用于所有的请求。 一般情况下,元件执行顺序如下: 0.Configuration elements 1.Pre-Processors 2.Timers 3.Sampler 4.Post-Processors (unless SampleResult is null) 5.Assertions (unless SampleResult is null) 6.Listeners (unless SampleResult is null) 注意

案例分析:设计模式与代码的结构特性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22 03:21:05
目录 模式存在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观察者模式的动机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与结构 模式的定义 模式的结构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实例 问题分析 应用观察者模式的思路 代码实现 GitHub地址 铃声事件类:用于封装事件源及一些与事件相关的参数 抽象观察者类:铃声事件监听器 目标类:事件源,学校的铃 具体观察者类:老师事件监听器 具体观察者类:学生事件监听器 测试类 实例总结 引入该设计模式后对系统架构和代码结构带来了哪些好处 代码实现用到的多态机制 观察者模式总结 模式的适用场景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参考链接 模式存在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在现实世界中,很多对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一个对象的行为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或多个其他对象的行为也发生改变。 例如,某种商品的物价上涨时会导致部分商家高兴,而消费者伤心;还有,当我们开车到交叉路口时,遇到红灯会停,遇到绿灯会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股票价格与股民的联系、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用户、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与听众、小偷与警察等等。 在软件世界也是这样,例如,Excel 中的数据与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之间的关系;MVC 模式中的模型与视图的关系;事件模型中的事件源与事件处理者。 所有这些,如果用 观察者模式 来实现就非常方便。 观察者模式的动机 对于上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观察者模式建立起一种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艾伟:[WCF的Binding模型]之五:绑定元素(Binding Element)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21 05:17:39
在上面的内容中,先后介绍了信道、信道管理器、信道监听器和信道工厂。从对象的创建来讲,信道管理器是信道的创建者。说的再具体点,客户端的信道通过信道工厂创建,服务端的信道通过信道监听器创建。但是信道工厂和信道监听器又是如果被创建出来的呢? 我们在一开始就已经说过,作为终结点三要素的绑定对象实现了所有的通信细节,并且通过创建信道栈实现了消息的传递。从这一点来说,绑定对象无疑是信道层所有通信对象的最终缔造者,所以信道工厂和信道监听器最终的创建都是靠绑定对象实现的。关于这个创建过程又和另一个重要的对象密切相关,那就是绑定元素。 1. 绑定元素(Binding Element) 绑定元素,顾名思义就是构成一个绑定对象的元素。绑定对象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创建信道栈,借此实现对消息的传输、编码和基于消息交换的其他功能,比如安全、可靠传输、事务流转等等。组成信道栈的单个信道对象基于对某项单一功能的实现,在不同环境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创建相应的信道,并根据一定的顺序把这些信道组成一个完整的信道栈。对于绑定对象来说,如何实现这种灵活、自由的信道常创建方式,这得益于基于绑定元素的设计模式。 1.1. 关于绑定元素 从结构的角度讲,一个绑定对象有一系列绑定元素组成,每个绑定元素负责创建相应的信道。所以绑定元素几何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决定了最终生成的信道栈中的信道组成已经它们位于栈中的先后顺序

Java的GUI事件处理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21 04:40:31
事件和监听器 先来了解什么是事件,事件就是表示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例如,每当一个按钮按下时,实际按钮的状态就发生了改变,那么此时就会产生一个事件,而如果需要事件的监听者不断的监听事件的变化,并根据这些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 Swing 编程中,依然使用了最早的 AWT 的事件处理方式,所有的事件类(基本上任意一个组件都有对应的事件)都是 EventObject 类的子类。如下图所示。 EventObject 类的JDK源码: public class EventObject implements java . io .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5516075349620653480 L ; protected transient Object source ; public EventObject ( Object source ) { if ( source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null source" ) ; this . source = source ; } public Object getSource ( ) { return source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java事件监听器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21 02:53:28
1.动作事件监听器 动作事件(ActionEvent)监听器是Swing中比较常用的事件监听器,很组件的动作都会使用它监听,如按钮单击,下表描述了动作事件监听器的接口与事件源。 事件名称 事件源 监听接口 添加或删除相应类型监听器的方法 ActionEvent JButton、JList、JTextField等 ActionListener addActionListener()、removeActionListener() 动作事件监听器可以为 按钮、列表、列表框、文本等组件进行监听 ,下面以按钮为例将讲解动作监听器的用法,代码如下: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public class Dpc extends JFrame{ private JButton jb=new JButton("我是按钮,单击我"); public Dpc(){ setLayout(null); setSize(200,100);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WindowConstants.DISPOSE_ON_CLOSE); Container cp=getContentPane(); cp.add(jb); jb.setBounds(10, 10,100,30); /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20 20:22:14
实现分布式锁目前有三种流行方案,分别为基于数据库、Redis、Zookeeper的方案,其中前两种方案网络上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本文不做展开。我们来看下使用Zookeeper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什么是Zookeeper? Zookeeper(业界简称zk)是一种提供配置管理、分布式协同以及命名的中心化服务,这些提供的功能都是分布式系统中非常底层且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但是如果自己实现这些功能而且要达到高吞吐、低延迟同时还要保持一致性和可用性,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zookeeper提供了这些功能,开发者在zookeeper之上构建自己的各种分布式系统。 虽然zookeeper的实现比较复杂,但是它提供的模型抽象却是非常简单的。Zookeeper提供一个多层级的节点命名空间(节点称为znode),每个节点都用一个以斜杠(/)分隔的路径表示,而且每个节点都有父节点(根节点除外),非常类似于文件系统。例如,/foo/doo这个表示一个znode,它的父节点为/foo,父父节点为/,而/为根节点没有父节点。与文件系统不同的是,这些节点都可以设置关联的数据,而文件系统中只有文件节点可以存放数据而目录节点不行。Zookeeper为了保证高吞吐和低延迟,在内存中维护了这个树状的目录结构,这种特性使得Zookeeper不能用于存放大量的数据,每个节点的存放数据上限为1M。 而为了保证高可用

JavaScript快速入门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20 18:04:56
JavaScript: 概念 :一门客户端脚本语言 运行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每一个浏览器都有一个JavaScript的解析引擎 脚本语言:不需要编译,直接就可以被浏览器解析执行了 功能: 可以用来增强用户和html页面的交互过程,用来控制html元素,让页面有一些动态效果,增强用户的体验 JavaScrpit=ECMAScript+JavaScript(BOM+DOM); ECMAScript:客户端脚本语言的标准 基本语法: 与html结合方式 内部js: 定于 ``` 使用className html <script>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div1.onclick = function() { div1.className="d1"; } </script> 事件监听机制 概念:某些组件被执行了某些操作后,触发了某些代码的执行 事件:某些操作.如单击,双击,鼠标移动,键盘按下 事件源:组件,如按钮,文本输入框 监听器:代码 注册监听:将事件,事件源,监听器结合在一起,当事件源发生了某个事件,则触发执行某个监听器代码 常见事件: 点击事件: onclick当用户点击某个对象时调用的事件句柄。 ondblclick当用户双击某个对象时调用的事件句柄。 焦点事件:表单校验 onfocus元素获得焦点

[Eclipse]GEF入门系列(三、应用实例)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2-20 08:27:47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bjzhanghao/archive/2005/02/19/106000.html 作者:bjzhanghao 转载请注明该声明。 构造一个 GEF 应用程序通常分为这么几个步骤:设计模型、设计EditPart和Figure、设计EditPolicy和Command,其中 EditPart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因为在实现它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EditPolicy,而后者又涉及到Command。 现在我们来看个例子,它的功能非常简单,用户可以在画布上增加节点(Node)和节点间的连接,可以直接编辑节点的名称以及改变节点的位置,用户可以撤消/重做任何操作,有一个树状的大纲视图和一个属性页。 点此下载 (Update: For Eclipse 3.1的版本 ),这是一个Eclipse的项目打包文件,在Eclipse里导入后运行Run-time Workbench,新建一个扩展名为"gefpractice"的文件就会打开这个编辑器。 图1 Practice Editor的使用界面 你可以参考着代码来看接下来的内容了,让我们从模型开始说起。模型是根据应用需求来设计的,所以我们的模型包括代表整个图的Diagram、代表节 点的Node和代表连接的Connection这些对象。我们知道,模型是要负责把自己的改变通知给EditPart的

Java面试题(网上资料整理)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20 08:16:26
参考: web缓存的了解 参考: Java检查异常、非检查异常、运行时异常、非运行时异常的区别 参考: finally代码块中的代码一定会执行吗? 文章目录 1.反射的性能问题和优化 1.反射原理 2.反射为什么慢 3.通过什么方式优化 2.Java事件机制 1.事件 2.事件监听器 3.事件源 3.从事件机制理解Spring的事件发布 1.Spring事件 2.Spring事件监听器 3.Spring的事件源(发布者) 4.Java常见的队列使用场景 1.newSingleThreadExecutor 2.newFixedThreadPool 3.newCachedThreadPool 4.newScheduledThreadPool 5.newWorkStealingPool 5.Web缓存 1.概述 2.使用缓存的原因 3.Web缓存的类型 4.如何保证缓存服务器与远端服务器的数据一致 6.一致性哈希算法 7.Java异常 1.异常层次 2.检查异常 3.非检查异常 8.finally一定会执行吗 1.未执行try(){}finally{}之前就返回 2.未执行try(){}finally{}之前就报错 3.finally之前执行了System.exit() 4.主线程终止,守护线程的finally不执行 5.在finally中报错 1.反射的性能问题和优化 1.反射原理

监听器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19 06:06:38
监听器 ##监听器 这个是初始化springioc的监听器 新加的监听器不能再这上面否则无法初始化springioc 来源: CSDN 作者: 时崎丷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0148254/article/details/10359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