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漫游(1) 基本设定
最近的十几年机器学习很是火热,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在工业界取得很好应用,吸引了很多眼球。不过从其历程来看,机器学习的历史并不短暂~从早期的感知机到八十年代火热的神经网络,再到九十年代被提出的经典算法集成学习和支持向量机;而最近的十年算得上是机器学习发展的黄金年代,软、硬件计算条件大幅提高,尤其是现在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让机器拥有充分“学习”的资本,另一方面现在开源项目越来越多,即便一些算法的实现很复杂,我等小白只需要调几个接口也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在这个年代里,不同的人充斥着不同的野心,计算机科学家仍在探索人工智能的奥义,资本、媒体都在热炒机器学习概念,大数据、AI俨然成为宠儿,各行程序员也在茶余饭后有了谈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在浅层,特别是深度学习这些被媒体过度炒作的产物,从计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认知智能,前面的路依然很远。长路漫漫,不管怎样,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这个行业确实对行业本身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可以看出,国内外很多高校的专家学者已经把研究阵地转向工业,不仅仅是因为报酬丰厚,更因为工业界提供了现实场景更丰富的数据,而这些数据让算法拥有很好的施展空间。 还记得16年在亚马逊买了一本南大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到手之后真的超出了预期,书上面的算法介绍的比较系统,每一章节提到了某个领域的经典算法,后面给出的附录也适合非科班同学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