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一):概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0:01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图(a) 网络间通过路由器互连,构成了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图(b),其中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使用因特网交换点IXP,就可以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而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从工作方式上看,因特网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块: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是 用户直接使用 的部分,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是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的部分。 计算机之间通信即: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网络 边缘 的端系统之间通信方式通常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和 对等方式(P2P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 传统方式 ,在因特网上最常用。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对等连接方式 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实际上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没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路由器 ,是一种专门计算机。路由器是实现 分组交换 的关键构件,任务是 转发收到的分组 。 电路交换 : 建立连接 → 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 报文 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

互联网金融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3 00:27:45
1.什么是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思维 + 金融功能 2.互联网金融主要特征: 低成本 高效率 注重客户体验 风险特殊性 3.互联网金融核心要素 信息处理: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排序、检索,云计算保障信息高速处理能力 资源配置: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匹配 支付方式: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机构均可在中央银行支付中心开设账户,支付清算电子化 4.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区别 定位不同 驱动因素不同 经营模式不同 治理机制不同 竞争优势不同 电子支付:单位或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第三方支付:具备一定实例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商业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网络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业务包括: 网络支付: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间转移货币和资金的行为 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行为 银行卡收单: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服务的预付价值。预付卡以盈利为目的发行的,采用先付费、后消费的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分类: 一般模式特点:在网上商户

互金研究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02 22:06:48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技术只是作为必要支撑。区别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特点有哪些? 发展非常迅速 效率一般比较高 成本相对低廉 覆盖面积广 金融功能稳定 金融功能包含: 支付工具:互联网金融并不创造新的支付工具,不具有明显的货币创造功能,只是一种新的支付交易媒介,是对传统金融支付的补充和延伸,提高了支付效率和服务范围 交易服务: 融资功能 风险管理 风险相对交大 互联网金融运作模式: 1、支付方法: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机构均可在中央银行支付中心开设账户,特点:不再完全是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金融资产的支付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支付清算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 2、信息处理: 3、资源配置 互联网金融七大模式: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 具备一定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行签约、提供支付结算接口的交易平台 平台网站 多数为互联网金融门户,各金融机构将金融产品放在互联网平台,用户通过贷款用途、金额、期限等条件筛选比对,其核心本质是:搜索比价 众筹集资 项目发起人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创意,争取募集公众资金的模式。 主要分为2钟模式:非股权模式、股权模式 非股权众筹项目,以实物、服务、媒体内容为回报、不涉及资金及股权,分为:募捐众筹、奖励众筹、债券众筹

HTML学习(17)URL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0:32:16
HTML 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统一资源定位器 Web浏览器通过URL从Web服务器请求页面。 scheme :// host.domain : port / path / filename 说明: scheme - 定义因特网服务的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是 http host - 定义域主机(http 的默认主机是 www) domain - 定义因特网域名,比如 runoob.com :port - 定义主机上的端口号(http 的默认端口号是 80) path - 定义服务器上的路径(如果省略,则文档必须位于网站的根目录中)。 filename - 定义文档/资源的名称 常见的 URL Scheme 以下是一些URL scheme: Scheme 访问 用于...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以 http:// 开头的普通网页。不加密。 https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安全网页,加密所有信息交换。 ftp 文件传输协议 用于将文件下载或上传至网站。 file 您计算机上的文件。 URL 字符编码 URL 只能使用 ASCII 字符集 . 来通过因特网进行发送。由于 URL 常常会包含 ASCII 集合之外的字符,URL 必须转换为有效的 ASCII 格式。 URL 编码使用 "%" 其后跟随两位的十六进制数来替换非

众利币APP开发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2 19:09:20
众利币APP开发▋苏生191微5743电0729▋众利币ZLC奖励模式开发方案,众利币ZLC现成系统开发,众利币ZLC模式开发,众利币ZLC系统矿池模式开发,众利币ZLC矿池收益平台搭建,众利币ZLC挖矿模式软件开发 互联网金融进入下半场已经不可避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的加入让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随着人们对于这一趋势认识的逐步完备,互联网金融将会出现更多新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的不断加持将会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概念、新模式的出现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理论上的支持,而随着这些新概念、新模式的逐步逻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样将会面临深刻的变化。尽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出现了以京东金融、聚米众筹、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对有益的尝试,但是在这些尝试随着新模式、新概念的介入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 众利币模式APP开发 CBT+MGK二合一创新式 1、注册送4500矿池,每天释放千分之5,即领20币左右,够100币即可出售,无需先买后卖。 2、没有矿机复投功能,买币直接5倍进入矿池每天释放。 3、屯币不得超过矿池总量5%,超过则不释放 (强制流通,拒绝屯币) 4、模式新颖 ①交易额每天超百万上涨1分 (只涨不跌) ②上级卖币下级可获得卖出的1%进入矿池。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2-02 11:58:02
1. 常用协议 TCP/IP NetBEUI IPX/SPX 1.1 TCP/IP IP地址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网关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DNS域名解析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02 03:49:30
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idmask/p/4485836.html 文章中存在少量个人理解,可能不太对,欢迎指出. 一、域名系统 1.域名系统概述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成为IP地址。域名系统其实就是名字系统。为什么不叫“名字”而叫“域名”呢?这是因为在这种因特网的命名系统中使用了许多的“域(domain)”,因此就出现了“域名”这个名词。“域名系统”明确地指明这种系统是应用在因特网中。 我们都知道,IP地址是由32位的二进制数字组成的。用户与因特网上某台主机通信时,显然不愿意使用很难记忆的长达32位的二进制主机地址。即使是点分十进制IP地址也并不太容易记忆。相反,大家愿意使用比较容易记忆的主机名字。 但是,机器在处理IP数据报时,并不是使用域名而是使用IP地址。 这是因为IP地址长度固定,而域名的长度不固定,机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因特网规模很大,所以整个因特网只使用一个域名服务器是不可行的。因此,早在1983年因特网开始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并使用分布式的域名系统DNS。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DNS使大多数名字都在本地解析(resolve),仅有少量解析需要在因特网上通信,因此DNS系统的效率很高。由于DNS是分布式系统,即使单个计算机除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