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一):概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0:01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图(a)

网络间通过路由器互连,构成了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图(b),其中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使用因特网交换点IXP,就可以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而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从工作方式上看,因特网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块: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是用户直接使用的部分,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部分。


计算机之间通信即: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通信方式通常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

传统方式,在因特网上最常用。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对等连接方式

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实际上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没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路由器,是一种专门计算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便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构成一个分组


三种交换比较:


按网络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最高数据率,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b/s。



应用层: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位称为报文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

两种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相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是报文段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把运输层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TCP/IP体系中,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称作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时,总是一段一段在链路上传送,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协议,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网络层叫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都包括必要的控制信息。

物理层:传输数据单位是比特。


IP可以应用于各种网络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