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

咸鱼前端—全屏滚动插件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27 03:14:16
咸鱼前端—全屏滚动插件 fullPage.js 插件 Demo 兼容性 使用方法 配置 fullPage.js 插件 fullPage.js 是一个基于 jQuery 的插件,它能够很方便、很轻松的制作出全屏网站,主要功能有: 支持鼠标滚动 支持前进后退和键盘控制 多个回调函数 支持手机、平板触摸事件 支持 CSS3 动画 支持窗口缩放 窗口缩放时自动调整 可设置滚动宽度、背景颜色、滚动速度、循环选项、回调、文本对齐方式等等 Demo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js/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src="../js/jquery.fullPage.min.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dowebok"> <!--每一个section就是一屏--> <div class="section first"> <h3>第一屏</h3> </div> <div class="section second"> <h3>第二屏</h3> </div> <div class="section"> <h3>第三屏</h3> </div> <div

线程&线程池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7 01:41:28
线程 进程和线程:   进程只是用来把资源集中到一起(进程只是一个资源单位,或者说资源集合),而线程才是cpu上的执行单位。 注意:两个都是过程 线程一个特点:   一个进程中,多个线程共享资源 线程和进程区别:   1. 线程的创建开销小于进程, 创建速度快   2. 同一进程下的多个线程共享该进程的地址空间(资源) 主线程影响其他线程:   是因为线程的概念:   一个进程内默认就会有一个控制线程,该控制线程可以执行代码从而创建新的线程,   该控制线程的执行周期就代表该进程的执行周期 1.一个进程内不开子进程,也不开'子线程' : 主线程结束,该进程就结束 2.当一个进程内开启子进程时 : 主线程结束,主进程要等,等所有子进程运行完毕,给儿子收尸. 3.当一个进程内开启多个线程时 :   主线程结束并不意味着进程结束,   进程的结束指的是该进程内所有的线程都运行完毕,才应该回收进程. 简单点说,就是:   主进程等子进程, 是主进程活都干完了   主线程等子线程,是主进程还没有干完活   (所有的线程都干完活了,该进程才算干完活了) 子进程和线程的id号 验证内存空间 import os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n = 100 def func(): global n n = 1 print('子',n,os.getpid()

Jquery与Ajax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1-27 00:04:43
Jquery与Ajax Jquery中的Ajax jquery中的ajax 分三层 1.$.ajax() 2.load(),$.get(),$.post() 3.$.getScript(),$.getJson() 1.load() load(url[,data][,callback]) url:请求HTML页面的URL地址,String data:发送至服务器的key/value数据 Object callback:请求完成时的回调函数,无论请求成功或失败 View Code 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2 $(function() {3 $("#btn").click(function() {4 $("#res").load("text.aspx", function() { alert("我是回调函数!")})5 6 })7 8 })9 </script> 当请求页面的内容加载后会获得当前页面应用的CSS样式 筛选 可以通过URL的参数对获取到的内容进行筛选 结构是:url selecter View Code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2 $(function(){3 $("#send").click(function(){4 $("#resText")

利用InjectedBundle定制自己的Webkit(一)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1-26 21:45:16
Webkit是一个多进程构架,内核WebCore和JS引擎JavaScriptCore都处在WebProcess进程中,而用户界面相关的处理则处在UIProcess进程中。(详见 Webkit客户端进程解析 ) Webkit提供了大量的API供客户程序调用,但是这些API都是在客户进程中调用的,我们无法访问到内核部分的数据结构并处理,如DOM树、Render树、加载的Web资源等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ebkit提供了一个运行在内核进程的InjectedBundle来提供对内核数据的操作。 InjectedBundle类似于一个插件,单独编译成一个动态库,在内核进程运行到特定情况时会调用InjectedBundle中注册的对应函数来实现自定义操作。每个WebProcess只能加载一个InjectedBundle,用户可以在创建WebProcess的时候指定使用哪个InjectedBundle。 接下来我们就动手制作一个自己的InjectedBundle然后用Webkit加载它。 1. 准备工作 我采用的编译环境是VC2005 (1)首先需要下载并编译Webkit( 详见 Windows平台编译Webkit ) (2)然后创建一个空项目,修改项目属性   a. 配置类型:动态库(.dll)      b. 添加附加包含目录:Webkit生成文件路径\inlude 和

Swoole学习笔记——timer::tick和timer::after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1-26 19:31:49
一、官网tick和after (1)Timer::tick 设置一个间隔时钟定时器,与after定时器不同的是tick定时器会 持续触发 ,直到调用Timer::clear清除。 函数原型 int Swoole\Timer::tick(int $msec, callable $callback, ...$params); 别名:swoole_timer_tick 参数 ①:$msec 指定时间,单位为毫秒。如1000表示1秒,4.2.10以下版本最大不得超过 86400000 ②:$callback_function 时间到期后所执行的函数,必须是可以调用的 ③:可以使用匿名函数的use语法传递参数到回调函数中 ④:定时器仅在当前进程空间内有效 ⑤:定时器是纯异步实现的,不能与阻塞IO的函数一起使用,否则定时器的执行时间会发生错乱 回调函数 定时器触发的回调函数接受1+若干个参数。 function callbackFunction(int $timer_id, ...$params); 参数 $timer_id 定时器的ID,可用于Timer::clear清除此定时器 $params 由Timer::tick传入的第三个参数$param,此参数也为可选参数 (2)Timer::after 在指定的时间后执行函数。 函数原型 int Swoole\Timer::after(int

Node.js 入门简介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1-26 19:08:46
Node.js简介 1.1 简介 V8引擎本身就是用于Chrome浏览器的JS解释部分,但是Ryan Dahl鬼才般的把这个V8搬到了服务器上,用于做服务器的软件。 Node.js是一个专注于实现高性能Web服务器优化的专家,几经探索,几经挫折后,遇到V8而诞生的项目。 Node.js是一个让JavaScript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开发平台,它让JavaScript的触角伸到了服务器端,可以与PHP、JSP、Python、Ruby平起平坐。 但Node似乎有点不同: Node.js 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与PHP、JSP、Python、Ruby的“既是语言,也是平台”不同,Node.js的 使用 JavaScript 进行编程 ,运行在JavaScript引擎上(V8)。 与PHP、JSP等相比(PHP、JSP、.net都需要运行在服务器程序上,Apache、Naginx、Tomcat、IIS。), Node.js 跳过了 Apache 、 Naginx 、 IIS 等 HTTP 服务器,它自己不用建设在任何服务器软件之上 。Node.js的许多设计理念与经典架构(LAMP =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提供强大的伸缩能力。并且,Node.js没有web容器。 Node.js自身哲学,是花最小的硬件成本,追求更高的并发,更高的处理性能

java回调函数【转】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1-26 18:34:25
原文: http://kidult.iteye.com/blog/148982 CallBack.java public interface CallBack { // 执行回调操作的方法 void execute(); } Tools.java public class Tools { /** * 测试函数使用时间,通过定义CallBack接口的execute方法 * @param callBack */ public void testTime(CallBack callBack) {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测试起始时间 callBack.execute(); // /进行回调操作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测试结束时间 System.out.println("[use time]:" + (end - begin)); // 打印使用时间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ols tool = new Tools(); tool.testTime( new CallBack(){ // 定义execute方法 public void execute(){ //

依赖属性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1-26 17:29:00
简介: 当你开始用WPF编程的时候,很快就会碰到“ 依赖属性 ”。它们和一般的.Net属性看起来很相似,但简单概念之后则是更复杂和更强大。 主要的区别在于:平常的.NET属性的值 直接读取 于类的一个私有属性,而依赖属性的值则是通过调用继承自DependencyObject的GetValue()方法 动态赋值 的。 当你给一个依赖属性赋值时,它不是存储在 对象的字段 中,而是在存储在基类DependencyObject提供的一个 键-值配对的字典 中。一条记录中的键(Key)就是该属性的名称,而值(Value)则是想要设置的值。 依赖属性的优点: 节约内存的使用 在你认为超过90%的用户界面控件的属性通常留其初始值时,为每一个属性存储一个字段将是对内存的巨大的浪费。依赖属性解决了仅仅存储改变了属性的问题。默认值在依赖属性中只存储一次。 值继承 当你访问一个依赖属性时要使用一个值解决策略。如果当前没有值需要设置,则依赖属性会遍历整个逻辑树直至它找到一个值。当你在根元素中设置字体大小时,它会应用于所有文本块,除非你重写这个值。 修改通知 依赖属性有一个内嵌的修改通知机制。当属性的值被改变后,通过在属性元数据注册一个的回调函数就能得到修改的通知。同样也可以用在数据绑定中。 值访问策略 每次访问一个依赖属性,它内部会按照下列的顺序由高到底处理该值。它首先确认自身的值是否可用,如果不可用

2014-05-08 总结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1-26 17:18:44
1、传递值,提交数据最好用 GET 提交。 xmlHttp.open("GET","check2.php?userName="+userName,true); 2、xmlHttp.open()其实也就是链接到一个后台程序,把值传递过去。 但open()方法就仅仅只是打开了连接,并没有传递,所以需要send方法 成功传递值则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 xmlHttp.open("GET","check2.php?userName="+userName,true); 第二步: xmlHttp.send(null); 第三步: 这一步是一个回调函数,回调函数其实就和打电话代办事情是一个意思 这个回调函数其实就是状态改变的时候,js应该做什么事情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if(xmlHttp.readyState == 4){ if(xmlHttp.status == 200){ var txt = xmlHttp.responseText; var tishi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ishi"); if(txt == "1"){ tishi.innerHTML = "用户已经被注册,请选用其他用户名"; tishi.style.cssText = "font-size:16px;color:red

axios 的用法解析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1-26 17:17:43
  axios 的非常好的请求数据方式,利用了 promise 的方式来进行的操作   首先 promise 是非常好的处理 异步请求的方式,且拥有高并发请求的能力   并发请求:出现大量的异步请求后,一起处理   axios 的基本用法   下载:npm i axios -S   引入:import axios from "axios"   第一种方式:   get 的请求方式:     axios.get('地址',params:{id:1}).then(function(result){  // params:{} 里面存放向后台发送的数据       console.log(result)    // 成功的回调函数     }).catch(function(error){       console.log(error)    // 失败的回调函数     })   post 的请求方式     axios.post('地址',{id:1}).then(function(result){  // {id:1} 就是要发送的数据,与 get 的方式有些差别, 且发送过去的数据到后台 是 json 的格式,并不是传统的表单格式         console.log(result)    // 成功的回调函数     }).catch(function(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