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

HTTP请求常见错误大全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19 23:41:57
常见的Http请求错误提示 1xx - 信息提示 这些状态代码表示临时的响应。客户端在收到常规响应之前,应准备接收一个或多个 1xx 响应。 100 - 继续 101 - 切换协议 2xx - 成功 这类状态代码表明服务器成功地接受了客户端请求。 200 - 确定。客户端请求已成功 201 - 已创建 202 - 已接受 203 - 非权威性信息 204 - 无内容 205 - 重置内容 206 - 部分内容 3xx - 重定向 客户端浏览器必须采取更多操作来实现请求。例如,浏览器可能不得不请求服务器上的不同的页面,或通过代理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302 - 对象已移动。 304 - 未修改。 307 - 临时重定向。 4xx - 客户端 错误 发生错误,客户端似乎有问题。例如,客户端请求不存在的页面,客户端未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 400 - 错误的请求 401 - 访问被拒绝 · 401.1 - 登录失败。 · 401.2 - 服务器配置导致登录失败。 · 401.3 - 由于 ACL 对资源的限制而未获得授权。 · 401.4 - 筛选器授权失败。 · 401.5 - ISAPI/CGI 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 401.7 – 访问被 Web 服务器上的 URL 授权策略拒绝。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403 - 禁止访问 · 403.1 - 执行访问被禁止。

HTTP请求(Request)和回应(Response)对象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2-19 23:32:21
Django使用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在系统间传递状态。—(阿伦) 当一个页面被请示时,Django创建一个包含请求元数据的 HttpRequest 对象。然后Django调入合适的视图,把 HttpRequest 作为视图的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传入。每个视图要负责返回一个 HttpResponse 对象。 我们在书中已经使用过这些对象了;这篇附录说明了 HttpRequest 和 HttpResponse 的全部API。 HttpRequest对象 HttpRequest 表示来自某客户端的一个单独的HTTP请求。 HttpRequest实例的属性包含了关于此次请求的大多数重要信息(详见表H-1)。 除了session外的所有属性都应该认为是只读的. 表 H-1. HttpRequest对象的属性 属性 描述 path 表示提交请求页面完整地址的字符串,不包括域名,如 "/music/bands/the_beatles/" 。 method 表示提交请求使用的HTTP方法。它总是大写的。例如: if request.method == 'GET': do_something() elif request.method == 'POST': do_something_else() GET 一个类字典对象,包含所有的HTTP的GET参数的信息。见 QueryDict 文档。

Android中的HTTP请求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19 14:54:28
在Android 中发送HTTP请求的方式一般有两种,HttpURLConnection和HttpClient,下面介绍的是HttpURLConnection的使用方法. 1.定义xml文件 < ? xml version = "1.0" encoding = "utf-8" ? > < LinearLayout xmlns : android = "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 : layout_width = "match_parent" android : layout_height = "match_parent" android : orientation = "vertical" > < Button android : id = "@+id/button" android : layout_width = "wrap_content" android : layout_height = "wrap_content" android : text = "button" > < / Button > < ScrollView android : layout_width = "wrap_content" android : layout_height = "wrap_content" > <

http报文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19 12:56:34
* 报文的格式 * 请求报文 <method> <request-URL> <version> <headers> <entity-body> * 响应报文 <version> <status> <reason-phrase> <headers> <entity-body> * 方法(method) 客户端希望 服务器 对资源执行的动作 1. GET:请求服务器发送某个资源 2. HEAD 获取文档的首部 作用: 1、在不获取资源的情况下了解资源的情况(比如,判断其类型) 2、通过查看响应中的状态码,查看对象是否存在 3、通过查看首部,测试资源是否被修改了 1. POST 2. PUT 让服务器用请求的主体部分来创建一个由所请求的URL命名的新文档,或者,如果那个文档URL已经存在的话,就用这个主体替代它。 3. TRACE 1、对可能经过代理服务器传送到服务器上去的报文进行追踪 2、TRACE请求会在目的服务器端发起一个“环回”诊断。也就是说验证请求是否如愿穿过了请求/响应链。它是一3、种很好的工具,可以用来查看代理和其他应用程序对用户请求所产生的效果 4、TRACE请求中不能带有实体的主体部分。TRACE响应的实体主体部分包含了响应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的精确副本。 4. OPTIONS 1、决定可以在服务器上执行哪些方法 2、OPTIONS方法请求web服务器告知其支持的各种功能

HttpWatch使用教程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2-19 11:50:23
一概述:   HttpWatch强大的网页数据分析工具.集成在Internet Explorer工具栏.包括网页摘要.Cookies管理.缓存管理.消息头发送/接受.字符查询.POST 数据和目录管理功能.报告输出 HttpWatch 是一款能够收集并显示页页深层信息的软件。它不用代理服务器或一些复杂的网络监控工具,就能够在显示网页同时显示网页请求和回应的日志信息。甚至可以显示浏览器缓存和IE之间的交换信息。集成在Internet Explorer工具栏。   二 安装HttpWatch   HttpWatch下载地址: http://down.ddvip.com/view/118645192410757.html   三 基本功能介绍   启动Httpwatch IE9在管理菜单找管理加载项,打开如下图 找到HttpWatch 点击启动就可以了。 以下是HttpWatch程序界面 以下用登录我的邮箱mail.163.com例子来展示Httpwatch:   1.3.1 Overview(概要)   表示选定某个信息显示其概要信息 URL: http://mimg.163.com/external/closea_d.js   Result:200   请求的URL是http://mimg.163.com/external/closea_d.js ,返回的Htpp状态代码结果200

长连接、短连接、长轮询和WebSocket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19 09:49:07
原文链接: http://caibaojian.com/http-connection-and-websocket.html 对这四个概念不太清楚,今天专门搜索了解一下,总结一下: · 长连接:在 HTTP 1.1, 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双方建立连接,在服务端没有返回之前保持连接,当客户端再发送请求时,它会使用同一个连接。这一直继续到客户端或服务器端认为会话已经结束,其中一方中断连接。 优势:减少了连接请求,降低TCP阻塞,减少了延迟,实时性较好。 劣势:可能会影响性能,因为它在文件被请求之后还保持了不必要的连接很长时间。 短连接:在 HTTP 1.0中,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双方建立连接,服务器响应资源,请求结束。 长轮询:(我自己的理解)客户端不断发送请求,获取服务器上的数据。也有人说是长连接的一种,是这样吗??? WebSocket :客户端发送一次http websocket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双方建立持久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后面不进行 HTTP 连接,而是使用TCP连接。 什么是长连接、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短连接。也就是说,客户端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当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 HTML 或其他类型的 web 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 JavaScript 文件、图像文件、

http协议:http请求、http响应、间隔时间跳转页面、禁用浏览器缓存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2-19 07:33:41
转自:https://blog.csdn.net/u013372487/article/details/46991623 http协议 1. http协议是建立在 tcp/ip协议基础上. 2. 我们的web开发数据的传输都是依赖于http协议. 3. http协议全称是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协议的-http请求(request) 基本结构 请求行 消息头 <----空行 消息体(实体内容) 举例: GET/test/hello.html HTTP/1.1 【表示发送的get请求, 请求资源是/test/hello.html 】 Accept: */* 【表示客户端可以接受任何数据】 Referer: http://localhost:80/test/abc.html 【1.表示我是从哪里来】 Accept-Language:zh-cn 【页面语言】 User-Agent:Mozilla/4.0 【告诉服务我的浏览器的内核,操作系统】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表示接受什么样的数据压缩格式.】 Host:localhost:80 【主机:80】 Connection:Keep-Alive 【表示不要立即断掉我们的请求.】 现在我们想知道,客户端究竟给服务器发送的内容 如果我这个http1.php. 不希望 192.168.1.33

HTTP协议相关面试题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19 07:29:40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1、常用的HTTP方法有哪些? GET: 用于请求访问已经被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识别的资源,可以通过URL传参给服务器。 POST: 用于传输信息给服务器,主要功能与 GET方法类似,但一般推荐使用POST方式。 PUT: 传输文件,报文主体中包含文件内容,保存到对应 URI位置。 HEAD: 获得报文首部,与 GET方法类似,只是不返回报文主体,一般用于验证URI是否有效。 DELETE: 删除文件,与 PUT方法相反,删除对应URI位置的文件。 OPTIONS: 查询相应 URI支持的HTTP方法。 2、GET方法与POST方法的区别 区别一: get重点在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post重点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区别二: get传输数据是通过URL请求,以field(字段)= value的形式,置于URL后,并用"?"连接,多个请求数据间用"&"连接,如http://127.0.0.1/Test/login.action?name=admin&password=admin,这个过程用户是可见的;

HTTP面试题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19 07:29:20
一.常见http方法   get:从指定资源请求数据,可以通过URL传参给服务器。   post:从指定资源提交要被处理的数据,提交的数据被放在http请求的正文里。用于服务端存储数据,而不允许用户过多更改(主要是相对URL修改麻烦的多)   put:与post类似但post操作是在一个资源集合之上,而put是具体的某个资源。如果URL可以在客户端确定,那么使用put;如果URL在服务器端确定,使用post。   delete:删除对应URL上的文件   head:用于获取报文首部。与get相似,但不返回报文主体,一般用于URL是否有效。   options:查询响应URL支持的http方法。 二.get与post的区别   1.get获取,post发送   2.get传输数据是通过URL请求,以field(字段)= value的形式,置于URL后,并用"?"连接,多个请求数据间用"&"连接,这个过程用户可见;    post传输数据通过http的post机制,将字段与对应值封存在请求实体中发送给服务器,这个过程对用户是不可见的;   3.get传输数据量小,因为受URL长度影响;post一般不做限制;   4.get相对不安全,因为url是可见的,可能会泄露信息密码等,post安全性较高,因为参数不会被保存在浏览器历史或 web 服务器日志中;   5

HttpReponse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19 03:56:11
属性:   django将请求报文中的请求行、头部信息、内容主体封装成 HttpRequest 类中的属性。 除了特殊说明的之外,其他均为只读的。 0.HttpRequest.scheme 表示请求方案的字符串(通常为http或https) 1.HttpRequest.body   一个字符串,代表请求报文的主体。在处理非 HTTP 形式的报文时非常有用,例如:二进制图片、XML,Json等。   但是,如果要处理表单数据的时候,推荐还是使用 HttpRequest.POST 。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 python 的类文件方法去操作它,详情参考 HttpRequest.read() 。 2.HttpRequest.path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的路径组件(不含域名)。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 3.HttpRequest.method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使用的HTTP 方法。必须使用大写。   例如:"GET"、"POST" 4.HttpRequest.encoding   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如果为 None 则表示使用 DEFAULT_CHARSET 的设置,默认为 'utf-8')。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你可以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 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例如从 GET 或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