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字体

CSS字体图标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1 13:06:56
字体图标 图片是有诸多优点的,但是缺点很明显,比如图片不但增加了总文件的大小,还增加了很多额外的"http请求",这都会大大降低网页的性能的。更重要的是图片不能很好的进行“缩放”,因为图片放大和缩小会失真。 我们后面会学习移动端响应式,很多情况下希望我们的图标是可以缩放的。此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出现了,额不是出现了,是以前就有,是被从新"宠幸"啦。。 这就是字体图标(iconfont). 字体图标优点 可以做出跟图片一样可以做的事情,改变透明度、旋转度,等.. 但是本质其实是文字,可以很随意的改变颜色、产生阴影、透明效果等等... 本身体积更小,但携带的信息并没有削减。 几乎支持所有的浏览器 移动端设备必备良药... 字体图标使用流程 总体来说,字体图标按照如下流程: 设计字体图标 假如图标是我们公司单独设计,那就需要第一步了,这个属于UI设计人员的工作, 他们在 illustrator 或 Sketch 这类矢量图形软件里创建 icon图标, 比如下图: 之后保存为svg格式,然后给我们前端人员就好了。 其实第一步,我们不需要关心,只需要给我们这些图标就可以了,如果图标是大众的,网上本来就有的,可以直接跳过第一步,进入第三步。 上传生成字体包 当UI设计人员给我们svg文件的时候,我们需要转换成我们页面能使用的字体文件, 而且需要生成的是兼容性的适合各个浏览器的。 推荐网站:

HTML基础学习笔记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1 07:56:32
1、页面 1、文件结构 <html>......</html> <head>......</head> <body>.......</body> <HTML> <HEAD> <title>, <base>, <link>, <isindex>, <meta> </HEAD> <BODY> <h1>正文</h1> </BODY> </HTML> 2、语言字符集信息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 基本上所有的网站的网页都有,现在一般都是UTF-8,和GBK2312 3、背景色彩和文字色彩 <body bgcolor=# text=# link=# alink=# vlink=#> bgcolor --- 背景色彩 text --- 非可链接文字的色彩 link --- 可链接文字的色彩 alink --- 正被点击的可链接文字的色彩 vlink --- 已经点击(访问)过的可链接文字的色彩 (颜色RGB16进制) 背景图象 <body background="image-URL"> 4、页面空白(试了貌似不管用) 页面左边的空白 <body leftmargin=#> 页面上方的空白(天头) <body topmargin=#> #=margin amount 5、连接 <a href="#

CSS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1 07:05:46
认识css 现在的互联网前端分为三层: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从 语义 的角度描述页面 结构 CSS:层叠样式表。从 审美 的角度负责页面 样式 JS:Javascript。从 交互 的角度描述页面的 行为 css它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设计者可以通过修改样式表的定义从而使我们的网页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外观。 css简介 CSS全称为“层叠样式表”(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它主要是用于定义HTML内容在浏览器内的显示样式,比如文字大小、颜色、字体加粗等等。 例: css语法 选择符 声明(属性:值) 选择符 :我们又称为选择器,指明网页中应用样式规则的元素,如p)的文本变为蓝色,而其它元素(如ul,ol等等)不会受到影响。 声明 :在英文大括号”{}”中的就是声明,属性和值之间用英文冒号”:“分割。当有多条声明时,中间可以英文分号”; css注释 用`/*注释语句*/`来表明(html中使用`<!--注释语句-->`) css基础 css引入的三种方式 内联式 嵌入式 外部式 内嵌式 css样式表把css代码直接写在现有的HTML标签中。 例: <p style='color:red;'>文字颜色为红色</p> 把对应的style属性,写在p标签的开始标签中。css样式代码要写在style=“”双引号中,如果有多条css样式代码设置可以写在一起

doraemon的python 格式化排版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1 06:28:28
doraemon的python 格式化排版 1765243235 ### 11.5 常用格式化排版 文字文本属性 ```css /*为网页中的文字设置默认字体为微软雅黑*/ body{ 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 } /*备选字体*/ body{ 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宋体','黑体' } ``` 网页中的字体一般为16px 字体样式: - normal 默认的,文本设置为普通字体 - italic 如果当前字体的斜体版本可用,那么文本设置为斜体版本;如果不可用,那么就会利用onlique状态来模拟italic。常用 - oblique 将文本设置为斜体的模拟版本,也就是将普通文字倾斜样式应用到文本中。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字体样式</title> <style type="text/css"> p{ font-style:italic; } i{ font-style:normal; } </style> </head> <body> <p> 普通字体样式 </p> <i> 斜体样式 </i> </body> ``` 字体粗细 font_weight: - narmal - bold - lighter - bolder - 100-900

03 前端--CSS内容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1 05:06:00
目录 一、CSS介绍 二、CSS语法 三、CSS 的引入方式 3.1 行内引入样式 3.2 内部引入样式 3.3 外部引入样式 四、CSS选择器 1、基本选择器 4.1 标签元素选择器 4.2 ID选择器 4.3 类选择器 4.4 通用选择器 2. 组合选择器 2.1 儿子选择器 2.2 后代选择器 2.3 毗邻选择器 2.4 兄弟选择器 3.属性选择器 4.分组选择器 5.伪类选择器 6.伪元素选择器 7.选择器的优先级 五、CSS相关属性 5.1 宽和高 5.2 字体相关属性 1.文字字体 2.字体大小 3.字体粗细 4.文本颜色 一、CSS介绍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 ,层叠样式表):定义如何显示HTML元素,也就是HTML的样式表 当浏览器读到一个样式表,它就会按照这个样式表来对文档进行格式化(渲染) 二、CSS语法 每一个CSS样式由两个部分组成: 选择器和声明 。 声明又包括属性和属性值,每个声明又包括 属性和属性值 。每个声明之后用分号结束。 CSS的注释是 /*这里是注释*/ :再次提醒 注释是代码之母 三、CSS 的引入方式 3.1 行内引入样式 行内式是在标签内标记的style属性中设定CSS样式。不推荐大规模使用。 <!--在style属性里设置样式,每一个样式是样式属性:属性值,多个属性样式用分号隔开--> <p style=

静态布局、自适应布局、流式布局、响应式布局、弹性布局等的概念和区别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1-30 21:12:47
一、静态布局(Static Layout)即传统Web设计,网页上的所有元素的尺寸一律使用px作为单位。 1、布局特点:不管浏览器尺寸具体是多少,网页布局始终按照最初写代码时的布局来显示。常规的pc的网站都是静态(定宽度)布局的,也就是设置了min-width,这样的话,如果小于这个宽度就会出现滚动条,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这种设计常见与pc端。 2、设计方法:   PC:居中布局,所有样式使用绝对宽度/高度(px),设计一个Layout,在屏幕宽高有调整时,使用横向和竖向的滚动条来查阅被遮掩部分;   移动设备:另外建立移动网站,单独设计一个布局,使用不同的域名如wap.或m.。   在移动端开发中采用静态布局的两种方式:(来自: 流布局与响应式网页设计有什么区别? )  (1)在viewport meta标签上设置width=320,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通过用JS动态修改标签的initial-scale使得页面等比缩放,从而刚好占满整个屏幕。(见 前端开发-web app 变革之rem )  (2)设在viewport meta标签上设置content"width=640,user-scalable=no,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由于640px超出了手机宽度,浏览器会自动缩小页面至刚好全屏。(具体见 content"width=640

css雪碧图(精灵图)与字体图标的介绍以及对比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1-30 10:28:36
css雪碧图(精灵图)与字体图标的介绍以及对比 设想一个实际场景:在一个页面为了展示,我们放置了很多独立的小图片,浏览器在显示页面的时候,就需要向服务器就会发送很多请求,来获取并加载这些小图片,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请求数量太多,造成资源浪费,以及访问速度变慢。 碰到这样的情况,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解决这种问题:CSS雪碧图以及字体图标。但是这两种方式也都有不同的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做取舍。 1.CSS雪碧图简介 CSS雪碧图 即 CSS Sprites,也有人叫它CSS精灵图,是一种CSS图像合并技术,该方法是将众多小图标合并到同一张图上,用以减轻http请求压力。然后通过操作CSS的background属性,控制背景的位置以及大小,来展示需要的部分。 不过大背景图还是自己单独一张比较好,此方法适用于图片体积较小且数量较多的情况。 下面就是一张CSS雪碧图,这些图标展示是固定的,数量较多且单个体积小,正适合使用雪碧图。 下面是demo: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 同一张背景图,只是位置不同 */ .common { width: 11px; height: 14px; background-image: url(

CSS中的字体样式和文本样式

孤人 提交于 2019-11-30 10:06:25
CSS中的字体样式: 在手机端设置大小的时候,一般不使用px CSS字体颜色三种表达方式: 1.具体颜色名称 例:color:red; 2.数字 0~255,百分比:0%~100% 例:color:rgb(0%,100%,0%) 3.十六进制:#开头,六位,0~F 例:color:#00880a font-weight文字粗细: font-weight:normal |bold | bolder |lighter | 100~900 400相当于normal,700相当于bold,一般用的就是normal和bold,默认也是normal font-style文字样式: font-style:normal |italic |oblique italic斜体,oblique倾斜 font属性(简写) font: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ize/line-height font-family 说明:值之间空格隔开,注意书写顺序,font-size和line-height同时存在要用/隔开 CSS中的文本样式: text-align,设置元素内文本的水平对齐方式 text-align:left |right |center |justify justify为两端对齐 注:该属性对块级元素设置有效,像span这种的无效 line

FiraCode字体(好看的字体)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1-30 09:54:40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FiraCode字体</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dn.jsdelivr.net/gh/tonsky/FiraCode@1.207/distr/fira_code.css"> <style type="text/css"> body{ font-family: 'Fira Code', monospace; } </style> </head> <body> <p>123456789</p> <p>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p> <p>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p> <p>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p> </body> </htm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rongcode/p/11577629.html

web前端入门到实战:css伪元素::after和::before,及图标字体的使用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1-30 04:31:24
css中的::after和::before已经被大量地使用在我们日常开发中了,使用他们可以使我们的文档结构更加简洁。但是很多人对::after和::before仍不是特别了解,究竟他们是做什么的?如何使用他们?什么时候应该使用他们?笔者总结了一些对伪元素的理解和使用经验。 一、概念: 1.定义 The CSS ::before(::after) pseudo-element matches a virtual first(last) child of the selected element. It is typically used to add cosmetic content to an element by using the content CSS property. This element is inline by default. 从定义我们知道::before和::after匹配一个虚拟元素,主要被用于为当前元素增加装饰性内容的。他显示的内容是其自身的“content”属性,默认是内联元素。 其实::after和::before被引入css中,最核心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语义化。在我们实际开发时候经常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实现一些效果,在文档中创建了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节点,或者加入辅助样式的文本,如: <style> ul{ list-style: none; }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