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va

给我半首歌的时间,给你说明白Immutable List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10-15 02:20:15
先看再点赞,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微信搜索【 沉默王二 】关注这个靠才华苟且的程序员。 本文 GitHub github.com/itwanger 已收录,里面还有一线大厂整理的面试题,以及我的系列文章。 Immutable List,顾名思义,就是,啥,不明白 Immutable 是什么意思?一成不变的意思,所以 Immutable List 就是一个不可变的 List 类,这意味着该 List 声明后,它的内容就是固定的,不可增删改的。 如果对不可变类比较陌生的话,可以先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我之前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这次要说不明白immutable类,我就怎么地 如果尝试对 List 中的元素进行增加、删除或者更新,就会抛出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异常。 另外,Immutable List 中的元素是非 null 的,如果使用 null 来创建 Immutable List,则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如果尝试在 Immutable List 中添加 null 元素,则会抛出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那 Immutable List 有什么好处呢? 它是线程安全的; 它是高效的; 因为它是不可变的,就可以像 String 一样传递给第三方类库,不会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那接下来

高并发系统三大利器之限流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10-14 11:19:19
什么是限流? 限流可以认为服务降级的一种,限流就是限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流量已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一般来说系统的吞吐量是可以被测算的,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达到的需要限制的阈值,就需要限制流量并采取一些措施以完成限制流量的目的。比如:延迟处理,拒绝处理,或者部分拒绝处理等等。 坐地铁上班的同学对于这张图片是不是都不会陌生。 基本上在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我们就会发现进站的闸机会有一部分是关闭的。为什么地铁站会关闭一部分闸机呢?这就是为了限流。毕竟地铁站就那么大,可容纳的人数也就那么多。如果大家一股脑全部挤进地铁站是不是又会发生踩踏事件什么的。这是生活中的限流。还有我们去景区玩,景区的门票是不是也是固定的,每天就卖那么多张,卖完即止。限流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为什么要限流? 开篇也有说到限流是为了 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假设我们一个系统一小时之最多只能处理10000个请求,但是一小时流量突增10倍,这突增的流量我们如果不进行限制的话,任由它直接进入系统的话,是不是直接会把我们的系统弄瘫痪,就无法对外提供服务了。本人就曾经被这个所坑过,有一次把爬虫开关拦截的开关给关掉了,突然有一大波的爬虫流量进入系统中,我们也没有把这些爬虫请求进行拦截,然后一股脑的全部给转发到下游系统里面去了。下游系统直接就找上门来了,造成他们的服务发生大量的超时

新一代本地缓存—Caffeine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10-10 01:01:24
愿你越努力越幸运 「歇一歇,继 续奔跑」 谈及本地缓存时,大家对HashMap以及Ehcache、Guava Cache等技术都会耳熟能详,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GuavaCache是基于LRU算法的、Ehcache可保存内容到磁盘里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详细阐述,今天蓝猫要介绍的是一款后起之秀的缓存— Caffeine ,同时它的创始人也是我们JDK工具类中的ConcurrentLinkedHashMap以及Guava Cache的作者,由于Caffeine的性能更优秀,在Spring Boot 2.0后官方也开始使用Caffeine替代Guava Cache作为默认的缓存组件。 什么是 Caffeine Caffeine是一款基于JAVA8的高性能、提供最佳命中率的缓存库。与ConcurrentMap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最根本区别是ConcurrentMap会保留所有添加的元素,直到明确地将元素删除,另一方面缓存通常会被配置成自动删除元素,目的是为了限制内存占用量。 在某些情况下,LoadingCache或AsyncLoadingCache虽然不会自动地移除元素,但它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会自动缓存加载。 Caffeine提供了灵活的构造器创建缓存,并提供以下特性: 自动化加载元素到缓存,并可选择异步化模式 当缓存容量达到最大值时,会基于容量大小移除元素,而元素又基于访问频率

看完这篇Redis缓存三大问题,保你面试能造火箭,工作能拧螺丝。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10-06 03:11:49
前言 日常的开发中,无不都是使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由于一般的系统任务中通常不会存在高并发的情况,所以这样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旦涉及大数据量的需求,如一些商品抢购的情景,或者主页访问量瞬间较大的时候,单一使用数据库来保存数据的系统会因为面向磁盘,磁盘读/写速度问题有严重的性能弊端,详细的磁盘读写原理请参考这一片 在这一瞬间成千上万的请求到来,需要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成千上万次的读/写操作,这个时候往往不是数据库能够承受的,极其容易造成数据库系统瘫痪,最终导致服务宕机的严重生产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项目通常会引入NoSQL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并且提供一定的持久化功能。 Redis 技术就是 NoSQL 技术中的一种。 Redis 缓存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效率,特别是数据查询方面。 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要害的问题,就是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无解。如果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就不能使用缓存。 另外的一些典型问题就是,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本篇文章从实际代码操作,来提出解决这三个缓存问题的方案,毕竟Redis的缓存问题是实际面试中高频问点,理论和实操要兼得。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条数据库和缓存都没有的一条数据,就会一直查询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访问压力就会增大,缓存穿透的解决方案,有以下两种:

牛逼哄哄的布隆过滤器,到底有什么用?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20-10-06 01:50:27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本文是站在小白的角度去讨论布隆过滤器,如果你是科班出身,或者比较聪明,又或者真正想完全搞懂布隆过滤器的可以移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来默默无闻的布隆过滤器一下子名声大燥,仿佛身在互联网,做着开发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对技术不是很关心的小伙伴也听过它的名号。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布隆过滤器,看了不少博客,无奈不是科班出身,又没有那么聪明的头脑,又比较懒...经过“放弃,拿起,放弃,拿起”的无限轮回,应该算是了解了布隆过滤器的核心思想,所以想给大家分享下。 布隆过滤器的应用 我们先来看下布隆过滤器的应用场景,让大家知道神奇的布隆过滤器到底能做什么。 缓存穿透 我们经常会把一部分数据放在Redis等缓存,比如产品详情。这样有查询请求进来,我们可以根据产品Id直接去缓存中取数据,而不用读取数据库,这是提升性能最简单,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做法。面试常问,缓存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般的查询请求流程是这样的:先查缓存,有缓存的话直接返回,如果缓存中没有,再去数据库查询,然后再把数据库取出来的数据放入缓存,一切看起来很美好。关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架构师,在后台回复:2T,可以获取我整理的教程,都是干货。 但是如果现在有大量请求进来,而且都在请求一个不存在的产品Id,会发生什么

接口中的几种限流实现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10-04 06:29:43
为什么需要限流 由于业务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有限,为了防止非预期的请求对系统压力过大而拖垮业务应用系统,必须采取流量控制措施。 服务接口的流量控制策略:分流、降级、限流 分流:扩容机器、单元化通道 降级:关闭非核心接口,保证核心接口链路的正常运行 限流:NG限流、业务系统限流、数据库限流 1. 与用户打交道的服务 比如web服务、对外API,这种类型的服务有以下几种可能导致机器被拖垮: 用户增长过快(这是好事) 因为某个热点事件(微博热搜) 竞争对象爬虫 恶意的刷单 这些情况都是无法预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10倍甚至20倍的流量进来,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扩容是根本来不及的,弹性扩容也是来不及的; 2. 对内的RPC服务 一个服务A的接口可能被BCDE多个服务进行调用,在B服务发生突发流量时,直接把A服务给调用挂了,导致A服务对CDE也无法提供服务。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解决方案有两种: 1、每个调用方采用线程池进行资源隔离 2、使用限流手段对每个调用方进行限流 限流算法的实现 1. 计数器算法 采用计数器实现限流有点简单粗暴,一般我们会限 制一秒钟的能够通过的请求数,比如限流qps为100,算法的实现思路就是从第一个请求进来开始计时,在接下去的1s内,每来一个请求,就把计数加1,如果累加的数字达到了100,那么后续的请求就会被全部拒绝。等到1s结束后,把计数恢复成0,重新开始计数。

牛逼哄哄的布隆过滤器,到底有什么用?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10-03 13:23:31
作者:CodeBear的园子 www.cnblogs.com/CodeBear/p/10911177.html 本文是站在小白的角度去讨论布隆过滤器,如果你是科班出身,或者比较聪明,又或者真正想完全搞懂布隆过滤器的可以移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来默默无闻的布隆过滤器一下子名声大燥,仿佛身在互联网,做着开发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对技术不是很关心的小伙伴也听过它的名号。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布隆过滤器,看了不少博客,无奈不是科班出身,又没有那么聪明的头脑,又比较懒...经过“放弃,拿起,放弃,拿起”的无限轮回,应该算是了解了布隆过滤器的核心思想,所以想给大家分享下。 布隆过滤器的应用 我们先来看下布隆过滤器的应用场景,让大家知道神奇的布隆过滤器到底能做什么。 缓存穿透 我们经常会把一部分数据放在Redis等缓存,比如产品详情。这样有查询请求进来,我们可以根据产品Id直接去缓存中取数据,而不用读取数据库,这是提升性能最简单,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做法。面试常问,缓存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般的查询请求流程是这样的:先查缓存,有缓存的话直接返回,如果缓存中没有,再去数据库查询,然后再把数据库取出来的数据放入缓存,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但是如果现在有大量请求进来,而且都在请求一个不存在的产品Id,会发生什么?既然产品Id都不存在,那么肯定没有缓存,没有缓存

限速限流常用方案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9-30 17:41:35
来源网站: www.wangdatao.com 前言 分布式系统中经常会提到限速和降级的概念。所谓限流,可以认为是服务降级的一种,限流就是限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流量, 以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 系统上线之前,一般都会进行压测,压测之后吞吐量是可以被测算的,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旦达到了设定限制的阔值,就需要限制流量并采取一些措施以完成限制流目的。常见的限流方案为:延迟处理、拒绝处理和部分拒绝处理等。一般高并发系统常见的限流有:限制总并发数(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限制瞬时并发数、限制时间窗口内的平均速率;其他还有如限制远程接口调用速率、限制MQ的消费速率;另外还可以根据网络连接数、网络流量、CPU或内存负载等来限流。 1、常用算法 1.1、计数器算法 算法思想: 规定一个时间周期,统计在一个周期内总共请求的次数,如果时间超过一个周期,则次数计入到下一个周期内。比如:当接收到第一个请求时,记录第一次的时间 beginTime, 计数器Counter设置为1,当第二个请求来时,判断第二个请求的时间与beginTime的间隔有没有超过最初设计的时间周期,如果没有超过,判断Counter是否超过设置的最大速度数,都满足时Counter加1;如果超过设计的时间周期,beginTime时间改为第二次请求的时间,Counter重置为1。 //不严谨的算法代码 public class

Spring Retry框架——看这篇就够了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9-30 02:44:31
简介 软件架构从当初的单机,演变到后来的集群,再到后来的分布式应用。原本看似可以信任的服务调用,加上了网络因素就变得不再可靠。再考虑到一些调用链路的特殊性,又要保证性能,又要尽可能增加成功率,所以调用方必须肩负起重试的责任。 自己写,怎样实现? 重试并不复杂,首先来分析下重试的调用场景,可以想到业务当中不止一处会需要重试能力,并且业务其实更关乎自己的代码块被重试就可以了,而不在乎如何实现的重试。 所以变化的是一段可以重复执行的代码块,以及重试次数等。 ① 代码块可以用Java8支持的函数式编程解决 ② 次数可以用入参/配置实现 首先定义一个执行的模版,结合上面我们的分析,这个模版需要一个待实行的 方法块 ,以及 配置。 (次数等区分场景,用枚举定义,方便全局管控): @AllArgsConstructor @Getter public enum RetrySceneEnums { QUERY_USER_INFO("查询用户信息", 2), ; private String desc; private int retryTimes; } abstract class MyRetryTemplate<Req, Resp> { /** 配置 */ private IntegrationRetryEnums retryEnum; /** 方法块 */ private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