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b

Linux启动过程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2 20:12:08
Linux启动过程 前言:   Linux 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的内核由林纳斯·托瓦兹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在加上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之后,成为Linux操作系统。Linux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接触Linux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一直都是直接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一些工作,很少去了解系统从开机到能使用的整个过程,感觉有需要好好理解下整个系统的启动过程,故写这篇博客加深一下理解。 先通过一张图来简单了解下整个系统启动的流程,整个过程基本可以分为POST-->BIOS-->MBR(GRUB)-->Kernel-->Init-->Runlevel。下面会详细说明每个过程的作用。 图1-1:系统启动流程 BIOS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该系统存储于主板的ROM芯片上,计算机在开机时,会最先读取该系统,然后会有一个加电自检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检查CPU和内存,计算机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还会检查其他硬件,若没有异常就开始加载BIOS程序到内存当中。详细的BIOS功能,这边就不说了,BIOS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存储了磁盘的启动顺序,BIOS会按照启动顺序去查找第一个磁盘头的MBR信息,并加载和执行MBR中的Bootloader程序

运维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2 19:00:41
运维自动化发展历程及技术应用 什么是自动化的安装部署操作系统?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部署很多台主机,手工的一台一台的安装只适合主机非常少的情况,但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要部署大量的主机,以应对要到来的特大流量访问。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一台一台的安装主机了,一是效率太慢,二是太累,三是费时间。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可以自动化的一起部署很多的主机,而不用我们人工一台一台的去安装部署,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centos 6的启动流程 1.POST开机加电自检 2.MBR 读取硬盘mbr引导的前446字节,属于grub的stage1第一阶段 3.进入grub的stage1.5阶段,加载/boot分区所在的文件系统驱动 4.进入grub的stage2阶段,关键的文件已经在/boot/grub目录里面了,关键的文件 有/boot/grub.grub.conf文件,文件里面kernel /vmlinuz root=/dev/sda2,定义了内核文件所在的位置 5.加载vmlinuz内核,完成以后找/根目录,想要加载根文件系统,需要识别根所在的文件系统驱动,配合/boot/目录里面两个重要的文件,一个是vmlinuz内核文件和initramfs驱动文件完成加载根文件系统 6.加载完成根文件系统以后,启动根下面的第一个进程/sbin/init,这个进程要读取/etc/inittab配置文件

运维自动化之系统部署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02 17:06:36
运维自动化发展历程及技术应用 什么是自动化的安装部署操作系统?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部署很多台主机,手工的一台一台的安装只适合主机非常少的情况,但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要部署大量的主机,以应对要到来的特大流量访问。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一台一台的安装主机了,一是效率太慢,二是太累,三是费时间。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可以自动化的一起部署很多的主机,而不用我们人工一台一台的去安装部署,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centos 6的启动流程 1.POST开机加电自检 2.MBR 读取硬盘mbr引导的前446字节,属于grub的stage1第一阶段 3.进入grub的stage1.5阶段,加载/boot分区所在的文件系统驱动 4.进入grub的stage2阶段,关键的文件已经在/boot/grub目录里面了,关键的文件 有/boot/grub.grub.conf文件,文件里面kernel /vmlinuz root=/dev/sda2,定义了内核文件所在的位置 5.加载vmlinuz内核,完成以后找/根目录,想要加载根文件系统,需要识别根所在的文件系统驱动,配合/boot/目录里面两个重要的文件,一个是vmlinuz内核文件和initramfs驱动文件完成加载根文件系统 6.加载完成根文件系统以后,启动根下面的第一个进程/sbin/init,这个进程要读取/etc/inittab配置文件

grub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2 15:12:01
多操作系统启动程序,允许用户在计算机内同时拥有多个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希望运行的操作系统,grub可以选择操作系统分区的不同内核,也可以向这些内核传递启动参数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38167/article/details/102778241

完全定制个性化linux安装界面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2-02 12:09:58
最近定制了一个ubuntu的安装界面,感觉比较有意思,写上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实践一下... 先介绍一下grub和isolinux,以及一些开机引导程序... 1)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一般的情况下是归结于firmware这一类的.这里是为了连接通顺,就简单的说一下bios.BIOS是用户在按下电源的那一刻,负责和硬件沟通并呈现到用户面前的那些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器看到的.BIOS做的工作主要有四点: a)检测并初始化:对主板上的芯片进行检测,并通知芯片开始工作; b)记录系统的设置值:主要会去读CMOS里面的内容; c)中断的处理:主板上的资源都是由BIOS分配的,IRQ也是; d)加载操作系统:安装的操作系统是由BIOS转给引导扇区的,然后再去激活操作系统. 2)grub:相信大家都听过,它是一个很强悍的开机管理程序,特点就不说了,自己去查查.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很有弹性的设置模式,多重开机管理的时候,可以快速的访问多重开机选项,而且浅显易懂.grub开机有三个阶段,这里的目的是定制安装界面,不详细说grub引导,可能会在下一篇中详细描述一下系统的开机过程:).grub配置文件在linux下的/etc/grub/grub.conf,可以去看看,很容易明白.安装过个操作系统的时候,主要也是改grub... 3)isolinux

Linux系统个性化设置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02 12:06:36
1、修改Linux系统的启动菜单的背景图片 默认情况下,Linux系统启动时,grub菜单的背景图片为/boot/grub/splash.xpm.gz,启动时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修改linux系统的grub菜单背景图片,此处我们修改为windos系统图片(具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 图一 在使用前需要将图片转化为Linux系统支持的图片格式.xpm,需要使用convert命令转化,如果系统没有convert命令则需要安装软件包ImageMagick。转化过程如下: [root@dayi123 grub]# cd /boot/grub/ [root@dayi123 grub]# convert -resize 640x480 -colors 14 1.jpgwin.xpm [root@dayi123 grub]# gzip win.xpm [root@dayi123 grub]# grep -i "s#splashp_w_picpath=(hd0,0)/grub/splash.xpm.gz#splashp_w_picpath= (hd0,0)/grub/win.xpm.gz#g" /boot/grub/grub.conf 改变后的grub引导菜单如图二所示: 图二 2、将Linux系统的运行级别改为6,然后恢复 Linux系统运行级别6级别为重启,如果将系统运行级别改为6

硬盘安装linux方法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02 08:29:09
1.下载 Grub4dos ,爆开后将里面的 grldr 拷贝到 c:/ 可以到这里下载: http://download.gna.org/grub4dos/ 2.将 CentOS 的第一个 ISO 文件里的isolinux目录中的 vmlinuz 和 initrd.img 提取出来。 我将提取出来的文件放在我的第一块硬盘的第三个分区上(对应Windows下的E盘,fat32格式) 3.修改 c:/boot.ini 文件,在 [operating systems] 区域加入一行: c:/grldr="GRUB" (如果要在 [boot loader] 区域加入 grub 信息即要写成 default=c:/grldr) 4.修改 boot.ini 后重启动会见到启动菜单的 GRUB 选项,选择GRUB 启动后按 c 键进入 grub 的 commandline,并输入: grub>kernel (hd0,5)/vmlinuz root=/dev/ram ramdisk_size=20000 devfs=mount,dall grub>initrd (hd0,5)/initrd.img grub>boot (因为 vmlinuz 和 initrd.img 放在第一块硬盘的第三个分区上,所以是 (hd0,5)。逻辑分区在/dev中是从hda5开始,这种计算方式是从1开始计数的

linux 操作系统启动过程和内核参数修改添加方法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2 08:05:39
linux 操作系统启动过程和内核参数修改添加方法 操作系统启动过程 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centos7为例) BIOS初始化 加载MBR到内存 GRUB阶段 加载内核和initramfs模块 systemd阶段 BIOS初始化 上电后,主板BIOS运行POST(Power on self test)代码,进行开机自检,检查硬件:CPU、内存、显卡、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 加载MBR到内存 自检硬件没有问题时候,这里以BIOS为例,BIOS将会直接找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找到前446字节,将MBR加载到内存中,MBR将告诉程序下一阶段去哪里找系统的grub引导。此阶段属于grub第1阶段。grub还有1.5阶段和2阶段。 GRUB阶段 主要操作是装载stage1,装载stage1.5,装载stage2。 然后读取/boot/grub.conf文件显示启动菜单,装载所选的kernel和initrd文件到内存中。 grub启动三阶段: stage1: 引导安装在MBR中的引导程序(bootloader) stage1.5: mbr之后的扇区,让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识别stage2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stage2:读取存放在磁盘上的grub(存放位置:/boot/grub),grub的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

Linux系统启动流程及系统裁剪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2 07:59:21
一、内核管理简要理论 1、内核的功能 (1)进程管理 (2)内存管理(内核管理代码中代码量最大的部分) (3)I/O管理:中断及中断处理 (4)文件系统:ext3,ext4,reiserfs,xfs等。。 (5)驱动程序 (6)安全相关:SELinux 2、内核设计流派 (1)单内核:单一体系结构(Linux) <1>特点: ①模块化设计:核心+外围功能性模块组成 ②内核支持动态装卸载模块 (2)微内核:内核子系统,更容易用于多线程编程(Windows、Solaris) 二、Linux系统的初始化流程 1、系统启动流程总结 (1) POST(Power on self Testing) –>BIOS(boot sequence) –>GRUB(bootloader),分两阶段{stage1:在MBR中。stage2:在grub目录中} –>Kernel(找到initrd,被打包的模块) –>SHELL 2、POST(Power on self testing)的作用 (1)打开电源后,检测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BIOS的作用 (1)若电脑有多个存储设备,BIOS就会按照中的Boot Sequence(启动队列)来选择MBR所在的存储设备。 4、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1)1st stage(第一阶段):位于MBR中,为引导2nd

Linux入门:如何安装Linux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02 07:01:08
看过前面几期关于Linux系统的简介,相信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了安装,还有一些可能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假如你已经想好你需要的版本,接下来应如何把它装到电脑上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创建Linux自启动光盘(Live CD)和自启动U盘(Live USB),以及如何开机引导进入Linux,并进行安装。 或许你压根从未接触过Live CD和硬盘分区,但是按照下面的步骤,你也一定能顺利完成安装并运行Linux。其实安装Linux也并非那么简单,但想必有兴趣点开帖子的孩纸们,都有一定的的电脑经验,应该问题不大。 *注:在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安装Linux,相对容易些,而在Mac或Hackintosh系统上安装,可能会需要几个额外的步骤。因此Mac系统用户可提前参考这篇关于 三系统启动的介绍 ,虽然你可能并不装三系统。 安装Linux系统有不同的方法,但通常最常用的是下载并刻录Live CD的方式。在这里我会介绍Live CD和Live USB两种方法。Live CD法相对简单一些,因此除非你用的是上网本,或根本无法刻录CD,否则本着有便宜就占得原则,果断选用Live CD法吧。 Live CD法 首先需要下载安装文件,去发行版的主页上看看吧,一般上面都会明显标示出下载位置,肯定不难找到。这里需要注意,有些版本的网站还会提供BT下载,如果有那就更给力了,下载速度能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