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系统

遥感专业词汇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3-29 16:43:56
高程 :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 绝对基面 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 水准基面 的距离,称 假定高程 。 高程测量 (height determination):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一点的高程一般是指这点沿 铅垂线 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又称海拔或绝对高程。 数字正射影像 (Digital Orthophoto Map 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 航空像片 / 遥感影像 (单色/彩色),经逐个象元进行 投影差 改正,再按 影像镶嵌 ,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 正射影像: 是具有 正射投影 性质的 遥感影像 。原始遥感影像因成像时受传感器内部状态变化(光学系统畸变、扫描系统非线性等)、外部状态(如姿态变化)及地表状况(如地球 曲率 、地形起伏)的影响,均有程度不同的畸变和失真。对遥感影像的几何处理,不仅提取空间信息,如绘制 等高线 ;也可按正确的几何关系对 影像灰度 进行重新采样,形成新的正射影像。正射影像制作主要采用专用设备来进行,如平坦地面中心投影式 航空像片 ,可用光学机械型 纠正仪 。 数字表面模型 :(Digital Surface Model,缩写DSM)是指包含了地表建筑物、桥梁和树木等高度 的地面高程模型。和DEM相比,DEM只包含了地形的高程信息,并未包含其它地表信息

水准测量的各种数字考点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3-29 16:42:32
导线测量: https://www.cnblogs.com/pylblog/p/10993710.html 2. 一等水准路线应该 闭合成环 :环线周长东部地区不超过 1600km ,西部地区不超过 2000km ;复测周期 15 年,执行时间 5 年(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也就是一等水准测量,不能布设成附合路线) 3. 二等水准路线与一等附合或闭合,环线周长不超过 750km ;复测周期 20 年(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 三等水准路线,环线周长不超过 200km ,附合路线不超过 150km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5. 四等水准路线,环线周长不超过 100km( 2018 ) ,附合路线不超过 80km, 结点间距 小于30km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一等水准网每 15年 复测一次,每次复测执行时间不超过 5年 (复测周期) 二等水准网复测周期最长 不超过20年 (复测周期) 二等大地(平面)控制网复测周期为 5年 ,每次复测时间不超过 2年 ; 一等 水准网的观测,宜分区依次进行,每区应该含 ≥3个以上 的卫星定位系统连续运行站。每个水准环观测的时间不应该超过 2年 。(水准网观测) 6. 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 一等水准路线: 偶然中误 差: 0.45 (特殊), 全中误差 : 1 二等水准路线:偶然中误差: 1 ,全中误差: 2( 2017 )

DEM高程数据获取方法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2-15 07:35:42
DEM高程数据做为GIS中的常用数据,一直具有很大的用途,数据的分辨率和来源也是多种多样,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分辨率的国内和全球DEM数据的获取方法。 1.传统的SRTM、ASTER GDEM等常规全球数字高程数据(DEM)下载方式简介�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f853f0101c4a5.html 请大家仔细看这篇博客,具体我就不赘述了,这个博客已经是讲的最好的,最全的。 2、 http://www.gscloud.cn/sources/?cdataid=302&pdataid=10 地理空间数据云——DEM数字高程数据 3. https://geoservice.dlr.de/web/dataguide/tdm90/ TanDEM-X全球免费90米数值高程模型(DEM)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利用两颗TerraSAR-X卫星组成雷达干涉测量系统,收集全球三维地形资料;TanDEM-X绝对高程精度可达10米,相对高程精度2米,水平解析度12米(较美日合作的Aster GDEM 30米解析度更佳),目前则开放90米数值高程模型(DEM)对外免费下载。 4. 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123 全国DEM 1km、500m和250m数据(以SRTM 90m为基准制作) 5. http:/

GPS时间序列分析(二)matlab语言分析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2-12 12:25:03
GPS时间序列分析(二) matlab语言分析 1.简单的GPS时间序列 load E:\RMTE.txt yuanshi_dataWeidu = RMTE ( :,4 ) ';%将原始坐标赋值 yuanshi_dataJingdu=RMTE(:,3)' ; yuanshi_dataGaochen = RMTE ( :,5 ) ' ; yuanshi_data = [ yuanshi_dataWeidu ; yuanshi_dataJingdu ; yuanshi_dataGaochen ] ; [ col,raw ] = size ( yuanshi_data ) ; llh_Z_xyz = llh2xyz ( yuanshi_data ) ; %经纬度高程转换成xyz平面坐标,输出格式为:3行n列 %第一次转换后的xyz坐标减去第一次观测的xyz坐标,组成xyz变化量矩阵 llh_Z_xyz_X = llh_Z_xyz ( 1,: ) -mean ( llh_Z_xyz ( 1,: )) ; llh_Z_xyz_Y = llh_Z_xyz ( 2,: ) -mean ( llh_Z_xyz ( 2,: )) ; llh_Z_xyz_Z = llh_Z_xyz ( 3,: ) -mean ( llh_Z_xyz ( 3,: )) ; llh_Z_xyz_XYZ = [ llh_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