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 Seata 社区到 go 与 Seata 的邂逅
众所周知,这几年微服务、云原生提得很火热。2017年,当时公司的领导刘巍,敏锐得提出公司转型微服务。那时,提到微服务大家一头雾水,经过两年的实践,逐渐有了一些心得。但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微服务开发者的头上,分布式事务到底如何解决,有没有比较完美的方案?二阶段提交、柔性事务、最终一致性? 2019 年,我注意到阿里巴巴的同学在社区调研分布式事务需求,立即加入了社区群。在 seata 0.2 版本的时候,当时还不叫 seata,叫 fescar,我看到 seata 代码仓库里只有 dubbo 结合 seata 的 sample,随即在博客园写了一篇 spring boot 如何结合 seata 的博文 Spring Boot微服务如何集成seata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到 seata wiki 里面,收获到了 18000+ 的阅读量,是我阅读量最高的一篇博客。 后来,由于工作比较忙,屡次想参与 seata 贡献,发现了几个 bug,本来想修改来着,结果看社区里边已经有人在做了😂。 由于接触微服务,自然而然接触到 k8s 技术,接触到云原生,接触到 golang。个人对 golang 比较感兴趣,比较看好它的未来。看到社区里面也有关于 seata go client 的呼声,遂萌生了打造 golang 版 seata 的想法。 有人问:喂,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