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说说你对序列化的理解
本文主要内容 背景 在Java语言中,程序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对象,而对象信息也只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在内存中保持其状态,一旦程序停止,内存释放,对象也就不存在了。 怎么能让对象永久的保存下来呢?-------- 对象序列化 。 何为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序列化:对象到IO数据流 反序列化:IO数据流到对象 有哪些使用场景? Java平台允许我们在内存中创建可复用的Java对象,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JVM处于运行时,这些对象才可能存在,即,这些对象的生命周期不会比JVM的生命周期更长。但在现实应用中,就可能要求在JVM停止运行之后能够保存(持久化)指定的对象,并在将来重新读取被保存的对象。Java对象序列化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该功能。 使用Java对象序列化,在保存对象时,会把其状态保存为一组字节,在未来,再将这些字节组装成对象。必须注意地是,对象序列化保存的是对象的"状态",即它的成员变量。由此可知,对象序列化不会关注类中的静态变量。 除了在持久化对象时会用到对象序列化之外,当使用RMI(远程方法调用),或在网络中传递对象时,都会用到对象序列化。 Java序列化API为处理对象序列化提供了一个标准机制,该API简单易用。 很多框架中都有用到,比如典型的dubbo框架中使用了序列化。 序列化有什么作用? 序列化机制允许将实现序列化的Java对象转换位字节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