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点

断点调试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1-30 06:17:29
断点调试的作用:   1、查看程序的执行流程   2、调试程序 debug模式启动项目,会在断点初停留,等待下一步指令 按键:F6会往下走一步 取消所有断点的:在debug模式的Breakpoints的removeAlldebug按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ajingshao/p/11566939.html

从零学本体dApp开发(15):本体智能合约运行出错如何调试?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1-30 06:16:22
原创 | 工匠 (来自本体社区的技术人员) --------------- 写在前面 最近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本体的开发。我打算把自己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便于自己梳理学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希望可以通过笔记的共享,能使本体后来的开发者少走弯路。 由于是初学者,学习本体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此,特别感谢本体社区的各位老师(宏雷、楚笙、Mickey、雪飞的逆袭、Andy季、周佩文等)耐心地为我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体有你们,真好! 学习本篇的目的: 我们在调试智能合约的时候,虽然编译通过了,但是有时候运行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调试程序,SmartX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调试工具。 目录: 1. 调试功能简介 2. 查看虚拟机状态 3. 如何进行调试? 1.调试功能简介 调试时经常用到的工具如下图的红色字体处: 1.1 set break point 设置断点 默认点击“run”的时候,程序是全速执行的,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断点,让程序停在那一步,方便查看变量的值,点击左侧的行数即可设置断点 1.2 step over 单行调试,如果被执行行是函数调用,则程序跳过函数的执行内容,直接运行到函数调用的下一行 1.3 step into 逐行调试,如果被调用行是函数调用,会跳入到被调用处继续执行 1.4 stop 点击“debug”后,程序开始运行后,

Vim + Gdb 程序的完美集合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1-30 05:14:25
[ GDB ] gdb中查看源代码执行路径 tui就是 terminal UI的意思 gdb -tui 代码窗口相关命令: info win 显示窗口的大小 layout next 切换到下一个布局模式 layout prev 切换到上一个布局模式 layout src 只显示源代码 layout asm 只显示汇编代码 layout split 显示源代码和汇编代码 layout regs 增加寄存器内容显示 focus cmd/src/asm/regs/next/prev 切换当前窗口 refresh 刷新所有窗口 tui reg next 显示下一组寄存器 tui reg system 显示系统寄存器 update 更新源代码窗口和当前执行点 winheight name +/- line 调整name窗口的高度 tabset nchar 设置tab为nchar个字符 gdb在执行中,会自动跟踪代码 GDB 调用gdb编译需要在cc后面加 -g参数再加-o; [root@redhat home]#gdb 调试文件:启动gdb (gdb) l :(字母l)从第一行开始列出源码 (gdb) break n :在第n行处设置断点 (gdb) break func:在函数func()的入口处设置断点 (gdb) info break: 查看断点信息 (gdb) r:运行程序 (gd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1-30 03:05:01
GIT地址 https://github.com/ordinaryload GIT用户名 ordinaryload 学号后五位 23214 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xnch/ 作业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ChildishChange/p/10398212.html 项目背景   阿超家里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这个暑假老师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家长每天要给孩子出一些合理的,但要有些难度的四则运算题目,并且家长要对孩子的作业打分记录。   作为程序员的阿超心想,既然每天都需要出题,那何不做一个可以自动生成小学四则运算题目与解决题目的命令行 “软件”呢。他把老师的话翻译一下,就形成了这个软件的需求:   程序接收一个命令行参数 n,然后随机产生 n 道加减乘除(分别使用符号+-*/来表示)练习题,每个数字在 0 和 100 之间,运算符在 2 个 到 3 个之间。由于阿超的孩子才上一年级,并不知道分数。所以软件所出的练习题在运算过程中不得出现非整数,比如不能出现 3÷5+2=2.6 这样的算式。   练习题生成好后,将生成的 n 道练习题及其对应的正确答案输出到一个文件 subject.txt 中。   当程序接收的参数为4时,以下为一个输出文件示例。 13+17-1=29 11*15-5=160 3+10+4-16=1

个人第二次作业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1-30 02:19:57
GIT地址 https://github.com/Tayvay GIT用户名 Tayvay 学号后五位 24111 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Tayvay/ 作业链接 https://i.cnblogs.com/EditPosts.aspx?postid=11546150&update=1 一、配置环境 VS2017安装与配置   (1)进入Visual Studio官网: https://www.visualstudio.com/   (2)选择Visual Studio IDE,下载Community2017   (3)安装,选择.NET桌面开发   (4)注册账号并登陆 二:克隆项目 1.注册GitHub账号(注:官网说只支持谷歌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    (1)进入GitHub官网: https://github.com/    (2)点击sign up注册 2.Fork   (1)进入GitHub官网: https://github.com/   (2)点击sign in登录   (3)进入这个网址: https://github.com/ChildishChange/Calculator   (4)点击右上角的Fork,将该项目克隆到自己的GitHub账号里 3.记下克隆地址   (1

idea常用设置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30 01:58:08
设置: 1.快捷键设置,在keymap里面选择Eclipse copy,大部分的快捷键就直接和eclipse的一样,少部分的冲突可以自己自定义。 2.快捷键自定义,针对1中有冲突的,比如说new User(),想自动补齐生成左边的User user = ,在keymap里面搜索intent,然后添加自定义的快捷键ctrl+1就可以,如果想设置成其他的快捷键也可以自己自定义。 3.设置好1之后,debug调试快捷键f5,单步进入,进入方法内部;f6下一行代码;f7返回至调用处的下一行代码,f8跳过当前断点,运行下一个断点,如果后面没有断点则调试结束。 4.大小写转换ctrl+shift+x或者ctrl+shift+y都可以 5.setter,getter,构造方法,以及toString都在Alt+Insert里面 6.重命名Alt+Shift+R 7.全文搜索关键字Ctrl+H 8.搜索文件Ctrl+Shift+R 9.光标跳到下一行Shift+Enter 10.代码格式化Ctrl+Alt+L 11.整行复制Ctrl+Alt+↓ 12.单行注释:选中后Ctrl+/;多行注释:选中后Ctrl+Shif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ongshoushan/p/11544706.html

前端谷歌chrome浏览器调试总结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1-30 00:31:48
写在前面: 在简书看了一篇很全面的博客 https://www.jianshu.com/p/b25c5b88baf5 ,内容文字几乎都是原作的,图片是我自己加的,也顺带回顾下暑期实习。 上个学期四五月份开始零基础学习前端,当时对于谷歌浏览器的控制台没什么概念,有幸暑假在公司实习两个月,分享一下我使用谷歌浏览器的调试心得。 调试工具: 一、箭头按钮和设备图标 箭头按钮: 用于在页面选择一个元素来审查和查看它的相关信息,箭头按钮会变成选择状态。 点击后可以在页面上选中自己想要的元素,如下图: 设备图标: 点击它可以切换到不同的终端进行开发模式,移动端和pc端的一个切换,可以选择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尺寸比例,chrome浏览器的模拟移动设备和真实的设备相差不大,是非常好的选择。如下图可见: 二、Elements 用来查看,修改页面上的元素,包括DOM标签,以及css样式的查看,修改,还有相关盒模型的图形信息。 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我鼠标选择id为main的div元素时,右侧的css样式对应的会展示出此id的样式信息,此时可以在右侧进行一个修改,修改即可在页面上生效。因为每在编辑器中修改一次代码就刷新页面实在是太低效了,而且很不方便。 盒模型的图形信息 三、Console 用于打印和输出相关的命令信息,其实console控制台除了我们熟知的报错,打印console

B/S文件断点上传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1-30 00:25:51
一、概述 所谓断点续传,其实只是指下载,也就是要从文件已经下载的地方开始继续下载。在以前版本的HTTP协议是不支持断点的,HTTP/1.1开始就支持了。一般断点下载时才用到Range和Content-Range实体头。 HTTP协议本身不支持断点上传,需要自己实现。 二、Range 用于请求头中,指定第一个字节的位置和最后一个字节的位置,一般格式: Range:用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请求,可以通过改字段指定下载文件的某一段大小及其单位,字节偏移从0开始。典型格式: Ranges: (unit=first byte pos)-[last byte pos] Ranges: bytes=4000- 下载从第4000字节开始到文件结束部分 Ranges: bytes=0~N 下载第0-N字节范围的内容 Ranges: bytes=M-N 下载第M-N字节范围的内容 Ranges: bytes=-N 下载最后N字节内容 1.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这个数据区间是个闭合区间,起始值是0,所以“Range: bytes=0-1”这样一个请求实际上是在请求开头的2个字节。 (2)“Range: bytes=-200”,它不是表示请求文件开始位置的201个字节,而是表示要请求文件结尾处的200个字节。 (3)如果last byte pos小于first byte pos

Eclipse里面调试java总结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1-29 20:52:04
‍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用Eclipse去调试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应用程序缺陷,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去阅读和理解一些源码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1.基础知识,熟悉Debug视图 认识debug视图,红色部分框为线程堆栈视图,黄色部分框为表达式、断点、变量视图,蓝色部分为代码视图。 线程堆栈视图 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按钮的含义: 1.表示当前实现继续运行直到下一个断点,快捷键为F8。 2.表示打断整个进程 3.表示进入当前方法,快捷键为F5。 4.表示运行下一行代码,快捷键为F6。 5.表示退出当前方法,返回到调用层,快捷键为F7。 6.表示当前线程的堆栈,从中可以看出在运行哪些代码,并且整个调用过程,以及代码行号 变量视图 1.为变量名视图,显示当前代码行中所有可以访问的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 2.显示所有的变量值 3.可以通过该窗口来改变变量值 断点视图 1.显示所有断点 2. 将当前窗口1中选中的端口失效(你可以发现你自己的窗口上的断点全部被打上了斜杠),再次点击启用。 3.异常断点 表达式视图 表达式视图:表达式视图是Debug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个视图,可以对自己的感兴趣的一些变量进行观察,也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表达式,也可以查看一行代码的运行结果。 1.表达式 2. 点击此可以新增一个表达式 代码视图 代码视图:用来显示具体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