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智能led灯具HMI(情景模式及组管理界面)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3-07 09:08:31
MODBUS寄存器定义: 设置情景模式(多态按钮):LW0005 [0/1] 情景模式读取(多态按钮):LW0006 [0/1] 序号(数值输入):LW0031 [1~6]  //模式序号 亮度(数值输入):LW0032 [0000~1000]  //该模式调光值 开始时间小时(数值输入):LW0033 [00~23]   开始时间分钟(数值输入):LW0034 [00~59]   结束时间小时(数值输入):LW0035 [00~23]   结束时间分钟(数值输入):LW0036 [00~59]   读取灯具板参数(参考终端参数设置界面): 读取参数(多态按钮):LW0010 [0/1] 组地址(数值显示):LW0065 [01~126] 站地址(数值显示):LW0066 [01~126] 模块地址(数值显示):LW0070 [16385~32638] 设置参数(多态按钮):LW0009 [0/1] 输入原地址(数值输入):LW0023 [0001~9999] 输入组地址(数值输入):LW0082 [0001~9999] 输入站地址(数值输入):LW0083 [0001~9999] 情景组定义: 设置参数(多态按钮):LW0015 [0/1] 读取参数(多态按钮):LW0016 [0/1] 输入组地址(数值输入):LW0037 [1~8] 输入情景模式序号(数值输入):LW0038

Low Power LSI Design (review) 3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3-07 07:05:49
所以降低降低01的反转活动,在数据传输较为频繁的线上 通过改进总线上数据的编码方式 数据总线:随机变化 地址总线:按顺序变化 数据总线的低功耗方法: 1. 数据编码 解决方案一:不用补码,用带一位信号位 当两个数据之间的汉明距大于data长度的一半时,(比如1的下一个数据是-1,汉明距是7) 1. 数据的0 和 1 取反 2. 将信号位置为1,代表是反转过了的 总线bit位数+1 解决方案二:地址线用格雷码 解决方案三:如果下一位的地址是当前的地址+1 ,那么就不传输地址,仅仅传输一位表示在当前的地址位上加一。然后如果地址发生了jump 或者是branch ,则传输地址 2. 数据反演 3. ordering of data transfer 来源: CSDN 作者: noooooobKO 链接: https://blog.csdn.net/Miysuha/article/details/104696127

vue之移动端筛选 地址编辑 弹幕功能 评论 等等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20-03-06 23:03:52
筛选 用 vant的遮罩层写的 里面用的是vant的标签 地址编辑 用 vant组件库里面的地址编辑直接写的 跳转用 this.$router.replace(‘地址’) 弹幕用的是 Barrages PS:在h5 app中可以看源码 评论 用 vant组件库里面的平分 注意:value定义为0 会员页面 用 vant 组件库的Form写的 来源: CSDN 作者: 不哭不闹不炫耀123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137478/article/details/104704350

又能扯皮了!没内存了还能看片?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3-06 15:35:58
虚拟内存 尽管基址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用来创建地址空间的抽象,但是这有一个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 管理软件的膨胀(managing bloatware) 。虽然内存的大小增长迅速,但是软件的大小增长的要比内存还要快。在 1980 年的时候,许多大学用一台 4 MB 的 VAX 计算机运行分时操作系统,供十几个用户同时运行。现在微软公司推荐的 64 位 Windows 8 系统至少需要 2 GB 内存,而许多多媒体的潮流则进一步推动了对内存的需求。 这一发展的结果是,需要运行的程序往往大到内存无法容纳,而且必然需要系统能够支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内存可以满足其中单独一个程序的需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内存仍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软件的需求(感觉和xxx和xxx 的矛盾很相似)。而交换技术并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案,在一些中小应用程序尚可使用交换,如果应用程序过大,难道还要每次交换几 GB 的内存?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一个典型的 SATA 磁盘的峰值传输速度高达几百兆/秒,这意味着需要好几秒才能换出或者换入一个 1 GB 的程序。 SATA(Serial ATA)硬盘,又称串口硬盘,是未来 PC 机硬盘的趋势,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 PATA 硬盘。 那么还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呢?有,那就是使用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虚拟内存的基本思想是,每个程序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中的分段、分页简单理解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3-06 13:36:37
作者:codinghu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96850/answer/5227341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理解分段和分页,那么得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段和分页的技术 首先,这两个技术都是 为了利用和管理好计算机的资源--内存 。 在分段这个技术还没有出现之前,程序运行是需要从内存中分配出足够多的 连续的 内存,然后把 整个 程序装载进去。举个例子,某个程序大小是10M,然后,就需要有 连续的 10M内存空间才能把这个程序装载到内存里面。如果无法找到连续的10M内存,就无法把这个程序装载进内存里面,程序也就无法得到运行。 上面这种直接把整个程序装载进内存的方式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例如: 1、地址空间不隔离 如何理解地址空间不隔离? 举个例子,假设我有两个程序,一个是程序A,一个是程序B。程序A在内存中的地址 假设 是0x00000000~0x00000099,程序B在内存中的地址 假设 是0x00000100~x00000199。那么假设你在程序A中,本来想操作地址0x00000050,不小心 手残 操作了地址0x00000150,那么,不好的事情或许会发生。你影响了程序A也就罢了,你把程序B也搞了一顿。 2、程序运行时候的地址不确定

查看路由器地址是否是公网ip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3-06 11:32:49
1、登陆路由器管理页面(我用的腾达路由器,官方地址: http://192.168.1.1/ ) 2、看到WAN IP就是公网ip,但是这个ip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公网,有可能是运营商提供给你的私有IP 3、打开百度,输入:ip地址,敲回车。 4、如果这个地址和你路由器的WAN ip一样,那就是公网ip,可以做内网穿透。如果不是,那就是运营商给你的私有ip地址,如果要做路由器映射,联系供应商,分配公网ip地址。 来源: CSDN 作者: java大本营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27556/article/details/104691502

accept函数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3-06 04:34:49
文件包含 #include <sys/socket.h> 原型 SOCKET PASCAL FAR accept( SOCKET s, struct sockaddr FAR* addr,int FAR* addrlen); 参数 s:套接口描述字,该套接口在 listen() 后监听连接。 addr:(可选)指针,指向一缓冲区,其中接收为通讯层所知的连接实体的地址。Addr参数的实际格式由套接口创建时所产生的地址族确定。 addrlen:(可选)指针,输入参数,配合addr一起使用,指向存有addr地址长度的整型数。 返回值 成功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描述符,失败返回-1。 本 函数 从 s的等待连接队列中抽取第一个连接,创建一个与s同类的新的套接口并返回句柄。如果队列中无等待连接,且套接口为阻塞方式,则accept()阻塞调用进 程直至新的连接出现。如果套接口为非阻塞方式且队列中无等待连接,则accept()返回一错误代码。已接受连接的套接口不能用于接受新的连接,原套接口 仍保持开放。 addr参数为一个返回参数,其中填写的是为通讯层所知的连接实体地址。addr参数的实际格式由通讯时产生的地址 族确定。addrlen参数也是一个返回参数,在调用时初始化为addr所指的地址空间;在调用结束时它包含了实际返回的地址的长度(用字节数表示)。该 函数与SOCK

接口地址与配置表设计参考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03-05 22:47:48
接口地址信息可存放于数据库配置表中,后台调用接口,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取接口地址 表设计参考如下: 本表中DEV_CONFIG_VALUE、SIT_CONFIG_VALUE、PRD_CONFIG_VALUE分别代表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配置,我所在项目在接口地址这里,并未用到三个字段 值演示: 后台可以设计工具类,采用静态方法从配置表中取接口地址,只需要根据CONFIG_KEY取值CONFIG_VALUE即可,对于开发、测试、生产环境,需要手动初始化接口地址,即CONFIG_VALUE分别为对应的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的接口地址。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lphajuns/p/12422906.html

08、NAT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3-05 21:40:38
NAT 一、NAT概述 1、NAT的概念与意义 2、IPv4私网地址与公网地址 二、NAT原理 1、静态NAT 2、动态NAT 3、PAT 4、ALG 三、NAT配置相关指令 一、NAT概述 1、NAT的概念与意义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当我们的数据包想要从拥有内网(本地专用网络)地址的设备转入公网设备,或公网想要与内网通信时,可使用NAT方法。 NAT将会将私网地址与公网地址互相转换。 私有IP地址只能在内网使用,禁止出现在公网上,且可以重复利用。 公网路由表不会存有前往私网地址的路由条目。 NAT不仅能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通常我们内网下的全部设备往往对公网只有一个或几个公网地址,这样一来扫描端口将无法直接获取内网设备的真正地址,只能得到公网映射的地址。 2、IPv4私网地址与公网地址 由于IPv4地址有限,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创立了私有IP地址(专用网络地址)的概念,三个地址块被保留作专用网络。这些地址块在专用网络之外不可路由,专用网络之内的主机也不能直接与公共网络通信。但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使用这些地址的主机可以像拥有共有地址的主机在互联网上通信。 专用网络地址范围: 名字 地址范围 地址数量 有类别的描述 最大的CIDR地址块 24位块

简单认识网络协议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3-05 18:39:31
简单认识网络协议 通过浅谈互联网协议,我们已经了解了TCP/IP的参考模型,对网络的分层管理有了有一个概念。我们知道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靠的就是这些互联网协议(IPS,Internet Protocol Suite)来保障的。下面我们将通过最底层 数据链路层 到最顶层 应用层 ,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计算机通信的背后到底是怎么样子。 0x01 数据链路层 ​ ​ 我们的电脑如果想要上网,首先要干嘛?想必大家会吧。我们要么连接WiFi,要么插根网线。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广阔的物联网上冲浪,浏览浏览新闻,刷刷B站...(打住,回归正题。)网线,WiFi,无非就是我们把电脑连接起来的方式。利用这些电气属性,我们可以发送和接受0,1信号。这样计算机之间就建立了联系。 ​ 能发送0/1信号,计算机就可以进行交流了,最初的时候,各家都有各个的语言,但计算机又不像我们人类一样能学会多种语言。它有点笨,不能同时掌握多种方式的0/1信号的解读方式。 但慢慢地,一种叫做 "以太网" (Ethernet)的协议出现了,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协议 ​ 以太网规定了一种电信号的分组方式,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称做 以太网帧 ( Frame ) 。 ​ 以太网帧,分为 头部 ( Header )、 数据 ( Data )以及 校验和 ( Checksum )总共 3 大部分。 头部 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