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网络协议抓包分析(2)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5 11:38:49
udp协议分析 UD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 UDP报文分UDP报头和UDP数据。报头由四个16位长字段组成,共8个字节。包含了报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以及校验值。 Source port是源端口:50550; Destination port是目标端口:53; Length是数据报长度:41; cheksum是校验和 由于udp是无连接的,可以在任何时候收发数据,加上udp本身处理简单高效,因此udp常用于包总量少的通信,如dns,snmp,即时通信,广播通信等等。 网络层分析 ip报文格式如图所示; 1.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版本,代表ipv4; 2.Header length是头长度,长度为20byt; 3.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就是区分服务; 4.Total Lehgth为总长度,其中45 00 00 28 为上述传输的值,以上的数都为4位二进制数,4代表版本,5代表头长度,00代表tos为0,00,28代表总长度为0001 1100 5.Identification为位标识 , bb d2代表该ip标识 , 1011 1011 1101 0010; 6.FLags为标志,在这里可以看到MF为

2019-2020-1 2017531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一周学习总结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2-05 11:36:53
2019-2020-1 2017531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九章 虚拟内存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是硬件异常、硬件地址翻译、主存、磁盘文件和内核软件的完美交互,它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个大的、一致的和私有的地址空间。通过一个很清晰的机制,虚拟存储器提供了三个重要的能力: (1)它将主存看成是一个存储在磁盘上的地址空间的高速缓存,在主存中只保存活动区域,并根据需要在磁盘和主存之间来回传送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它高效地使用了主存。 (2)它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致的地址空间,从而简化了存储器管理。 (3)它保护了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不被其他进程破坏。 物理和虚拟寻址 物理寻址:计算机系统的主存被组织成一个由M个连续的字节大小的单元组成的数组。每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PA)。第一个字节的地址为0,接下来的字节的地址为1,再下一个为2,依此类推。给定这种简单的结构,CPU访问存储器的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使用物理地址,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物理寻址。 虚拟寻址:使用虚拟寻址时,CPU通过生成一个虚拟地址(Virtual Address,VA)来访问主存,这个虚拟地址在被送到存储器之前先转换成适当的物理地址。将一个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任务叫做地址翻译(address translation)。就像异常处理一样

存储管理-段页式管理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5 11:14:04
存储管理-段页式管理 为何引出? 段式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二维的虚地址空间,反映了程序的逻辑结构,有利于段的动态增长以及共享和内存保护 分页系统有效地克服了碎片,提高了存储器的利用率 两者结合,会结合两者优点的同时,也会代开开销大的问题 基本思想 在段页式存储中,每个分段又被分成若干个固定大小的页。 虚拟地址构成 段页式管理时,虚拟地址由三部分组成:段号s,页号p和页内相对地址d。 地址映射 系统为每个作业或进程建立一张段表,管理内存分配与释放、缺段处理、存储保护和地址变换等。 每个段建立一张页表,把段中的虚页变换成内存中的实际页面。页表中有针对缺页中断处理和页面保护等功能的表项。 段页式管理系统中,对内存中指令或数据进行一次存取,至少需要访问三次以上的内存。 1.第一次是由段表地址寄存器得到段表始址去访问段表,由此取出对应段的页表地址。 2.第二次是访问页表得到要访问的物理地址。 3.第三次访问真正需要访问的物理单元。 提高变换速度-快表 为了提高地址转换速度,设置快速联想寄存器存放当前最常用的段号s、页号p和对应的内存页面与其他控制用栏目。 当要访问内存空间某一单元时,通过段表、页表进行内存地址查找的同时,根据快速联想寄存器查找其段号和页号。 如果要访问的段或页在快速联想寄存器中,则系统不再访问内存中的段表、页表,直接把快速联想寄存器中的值与页内相对地址d拼接起来得到物理地址。

# localhost 、217.0.0.1 、本机IP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5 10:55:16
localhost 、217.0.0.1 、本机IP localhost是一个域名 , 性质跟 “www.baidu.com” 差不多 , 指向 127.0.0.1 这个IP地址 ,在 windows下 ,这个域名是 可以自定义的 ,在hosts文件中。这个域名不能直接绑定套接字,必须先gethostbyname转成IP才能绑定。 可以理解为本机有三块网卡(事实上只有有线和无线两块网卡),一块网卡叫做 loopback(这是一块虚拟网卡),另外一块网卡叫做 ethernet (这是你的有线网卡),另外一块网卡叫做 wlan(这是你的无线网卡)。 你的 本机 IP 是你真实网卡的 IP ,具体来说 有线无线各有一个 ,而 127.0.0.1 是那块叫做 loopback 的虚拟网卡的 IP。 “本机地址”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名词。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本机物理网卡所绑定的网络协议地址”。 本机地址是与具体的网络接口绑定的 。比如以太网卡、无线网卡或者PPP/PPPoE拨号网络的虚拟网卡,想要正常工作都要绑定一个地址,否则其他设备就不知道如何访问它。 本机地址 通常指的是绑定在物理或虚拟网络接口上的IP地址 , 可供其他设备访问到 。 如果主机中存在多个网卡,分别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比如 192.168.0.1/255.255.255.0 和 192.168.1.1/255.255.255

网络三层协议概述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5 10:24:42
内容 IP协议 DHCP协议 NAT技术                                                                                                                                                      一、 IP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 ,又译为网际协议或互联网协议,是用在 TCP/IP 协议簇中的网络层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联互通。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4的下一代IP协议。   IPv4地址分为5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第1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2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A类地址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2-05 09:58:19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概念 链路 网卡 一个节点的工作 接收来自物理层的比特流,识别数据帧,处理后交给上层(网络层) 三个问题 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点到点网络:PPP协议 组成 帧格式 建立PPP会话 广播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 局域网 优点: 以太网 标准:802.3 以太网物理地址 硬件地址、物理地址、MAC地址 48位,6字节 保证生产出来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可以在软件层面改变) 3字节 3字节 组织唯一标识符 扩展唯一标识符 第一字节的最低位为I/G 单站地址I/G=0 组地址I/G=1 广播地址 只能作为目的地址 适配器检查MAC地址 混杂方式 工作的以太网适配器 以太网帧格式 8 6 6 2 46-1500 4 前同步信息 目的地址 源地址 帧类型 数据 CRC 以太网协议之一:CSMA/CD 以太网,一对多的广播通信。 媒体共享技术 静态划分通道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 随机接入 受控接入 CSMA/CD:解决共享信道的冲突问题 发送方 载波监听 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先听先发 边听边发 冲突停止 延迟重发 接收方 判断:帧太短?地址正确?校验正确?帧长度正确? 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只能 半双工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 最小帧长 从目的地址到校验和,最小帧长64字节 接收方 :凡是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终止的无效帧。 为什么最小帧长为64字节?

计算机内存的基本结构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5 09:12:59
这是本人在做本实验时了解的前置知识,有不对或者不清晰的内容希望能在评论区提出,会认真改正和学习。 目录 Memory Layout 内存结构 Virtual Address & Physical Address 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 Memory Layout ^_^ 概述 在这张图中,介绍了内存的存储结构,分别是: stack:栈 heap:堆 BSS Segment:Block Started by Symbol Data Segment:数据段 Text Segment:代码段 从代码中学习 ... // data stored in Data Segment int x = 100; int main(){ // data stored on stack (Local Variable) int a=2; float b = 2.5; // data stored in BSS Segment static y; //allocate memory on heap int *ptr = (int*)malloc(2*sizeof(int)); // value 5 and 6 stored on heap ptr[0]=5; ptr[1]=6; // deallocate memory on heap free(ptr); return 1; } stack 栈中存储的是

存储管理-页式管理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5 07:30:55
存储管理-页式管理 页式管理解决什么问题 分区式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碎片问题使得内存的利用率不高 1.固定分区,因为每一个分区只能分配给某一个进程使用,而该进程可能占不满这个分区,就会有 内部碎片 2.动态分区,会产生大量的 外部碎片 ,虽然可以使用紧凑技术,但是这样时间成本过高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分区管理必须要求进程占用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如果让一个进程分散的装入到不同的内存分区当中的话,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内存,并且不需要紧凑这种技术了。比如把一个进程离散的拆分放到零散的内存碎片中去,这样就可以更为高效的利用内存。也就是产生了非连续的管理方式。 比如就是把一个进程拆分为若干部分,分别放到不同的分区中,比如一个进程23M,可以拆分为10M,10M,3M放到不同的分区中 如果分区分的更小,23M拆分为11个2M的,和一个1M的,每个分区是2M,那么总共会装满11个分区,剩下一个分区装不满,也仅仅浪费1M的空间,也就是分区越小的话,那么就是内存利用率就会越高。 分区式管理时,进程的大小受分区大小或内存可用空间的限制 分区式管理也不利于程序段和数据的共享 页式管理的改进 页式管理只在内存存放反复执行或即将执行的程序段与数据部分 不经常执行的程序段和数据存放于外存待执行时调入。 页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页框(页帧):将内存空间分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分区,每个分区就是一个页框。 页框号

IP心得体会12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5 07:20:24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的作用:定义媒介类型、连接头类型、信号类型。 Hub:工作在物理层 1.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2.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3.设备共享相同的宽带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服务访问点与上层协议关联、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1.每一个网段都是单独的冲突域 2.所有的网段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每一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网络层的作用:提供编制方案,提供路由。 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的作用:分割上层数据、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与非面向连接、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x99/p/11913424.html

一个项目设置两个git地址,并最终实现一次性同时推送到到两个git地址上的方法总结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5 07:02:28
方法1:(需要push两次,不符合题目要求,但是优点是可以pull两次) 步骤1: 在git A 项目中添加另一个git B远程的地址 git remote add origin2 git@gitee.com:teamemory/myH5.git // origin2可以自定义 步骤2: 先拉取git B 该地址上的数据 git pull origin2 master --allow-unrelated-histories (--allow-unrelated-histories是为了解决冲突) 步骤3: 在git A 项目中把项目内容同步到git B地址中 git push origin2 master 此时,我们基本实现了可以把一个项目可以提交到两个git地址了,但是每次提交内容都需要进行如下两次提交,才能实现把一个项目同时提交到两个git地址。 git push origin master git push origin2 master 问题来了,我们想要的实现的是,我提交一次,就能同步两个项目,怎么继续实现呢?请看方法2 注意:删除上面的添加的git B的远程地址 git remote -v // 查看此时的包括两个远程地址 git remote rm origin2 // 删除git B的远程地址 git remote -v //此时应该只有git A的远程地址 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