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地址的分类 阅读更多 关于 ipv4地址的分类 “ ipv4地址分类主要分了五类,分别是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ipv4地址五大分类在特征方面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A、B、C三类IP地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46576.html
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阅读更多 关于 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1、私有IP地址 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组建局域网,IP地址只用于局域网内的通信,而不直接连到Internet上,对与组建局域网的私有IP地址有如下规则: (1)10.*,前8位是网络号,共16,777,216个地址 (2)172.16. 到 172.31.,前12位是网络号,共1,048,576个地址 (3)192.168.*,前16位是网络号,共65,536个地址 2、公网IP 如1中,包含在范围中的, 都成为私有IP, 其余的就称为全局IP(或公网IP)。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46578.html
IP地址的计算 阅读更多 关于 IP地址的计算 有效IP地址的范围是:网络地址+1~广播地址-1。 以IP地址192.168.1.110,子网掩码255.255.255.0为例,计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数,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前3位,即表格中粗线前面为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网络地址部分进行与运算,最后的主机地址全部变为0,所得的结果就是网络地址,即指定网段中的第1个IP地址。注意,该地址不可以指派给任何计算机。 3、将上述与运算所得的结果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全部变为1,则所得的就是广播地址,该地址同样不能分配给客户端。该网络中有效的IP地址范围就是192.168.1.1~192.168.1.254。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46539.html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阅读更多 关于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 网络拓扑结构 、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 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 MAC地址表 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 MAC地址表 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 以太网交换机 通过 生成树协议 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46548.html
全球IPv4地址正式耗尽! 阅读更多 关于 全球IPv4地址正式耗尽!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负责英国、欧洲、中东和部分中亚地区互联网资源分配的欧洲网络协调中心(RIPE NCC)宣布: 全球所有43亿个IPv4地址已全部分配完毕,这意味着没有更多的IPv4地址可以分配给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大型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 在2019年11月25日UTC + 1 15:35,我们从可用池中的最后剩余地址进行了最终的/22 IPv4分配。现在,我们已经用完了IPv4地址。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我们的宣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RIPE社区早就预料到并计划到了IPv4的耗尽。实际上,正是由于社区对这些资源的负责任管理,我们才能够在2012年达到最后一个/8后,向我们服务区域内的数千个新网络提供/22分配。 从邮件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对于这件事情, 我们并不惊讶,而是早有准备。 IPv4迄今为止已经使用了30多年。最早期的时候,互联网只是设计给美国军方用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它会变得如此庞大,成为全球网络。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开始爆发性发展,越来越多的上网设备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连接互联网。这就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IP地址。 地址不够的问题,其实早在1990年,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成立于1985年底,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就开始规划IPv4的下一代协议。 没错
IP抓包分析 阅读更多 关于 IP抓包分析 目录 一、 主机的 IP 地址配置与连通性测试 1.1 IP 地址配置 1.2 连通性测试 1.3 网络地址规划表 二、 数据链路层抓包分析 2.1 MAC 帧格式 2.2 MAC 地址分析 三、 网络层抓包分析 3.1 IP 报文 3.2 ARP 协议 3.3 ICMP 协议 四、 传输层抓包分析 4.1 TCP 协议 3 次握手 4.2 TCP 协议 4 次挥手 4.3 UDP 协议 五、 应用层抓包分析 5.1 www ( HTTP 协议)分析 5.2 直播 六、总结 一、 主机地址的 IP 地址配置与连通性测试 1.1 IP 地址配置 根据学校校园网自动配置给我们的网关地址: 172.24.48.1 ,推算出子网掩码应该设为 255.255.240.0 ,同时计算出以学号命名最后一位的 IP 地址 172.24.48.31 为有效地址,因此配置使用此地址为主机地址。 具体配置操作如下: 首先打开“网络与 Internet ”设置,找到自己的网卡,我的电脑的网卡为图中的以太网。 双击以太网查看以太网状态,点击属性 在属性中找到 IPV4 地址的配置选项,双击打开 根据之前的计算,我将我的主机 IP 地址配置为 172.24.48.31 ,子网掩码为: 255.255.240.0 ,网关为: 172.24.48.1 。随后进行连通性测试。 1.2 连通性测试 配置好主机的 IP
ping命令研究报告 阅读更多 关于 ping命令研究报告 作用: 测试网络上两台计算机通信链路上的连通性,ping命令执行时默认向对方主机发送4个分组,每个分组32bytes,如目的主机能收到,会给源主机发送4个响应分组,源主机会显示来回时间,及经过路由器数。 形式: (1)ping 127.0.0.1 //测试tcp/ip协议安装是否正确,以下通过命令窗口输入得到的结果 (2)ping 本地主机 //验证本机网卡是否正常工作,通过命令窗口可得 (3)ping 本网段内的某个主机ip地址 //测试到对方主机是否连通,利用packet treacer仿真两个本网段内主机; 仿真图如下: 其中A1地址为202.38.77.1,A2地址为202.38.77.2,这是在一个网段内的地址,可以ping测试两个主机的连通性,结果如下: (4)ping 默认网关地址 //测试本机到网关是否连通,或网关工作是否正常,同样是利用仿真来测试; 由上面的仿真图可知A1的默认网关是路由器A的端口地址202.38.77.254,利用ping可的如下结果: (5)Ping 外网地址 //测试到外网连接是否正常,同样利用上述仿真图仿真,其中主机C1相对A1来说是外网地址为202.38.74.1, 通过ping的如下结果: (6)ping www.baidu.com //此命令执行可获得网站服务器的ipd地址,在命令窗口测试结果如下: (7)ping -t IP地址 /
为什么要使用子网掩码? 阅读更多 关于 为什么要使用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那为什么要分离呢?因为两台主机要通信,首先要判断是否处于同一网段,即网络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么可以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否则就需要路由网关将数据包转发送到目的地。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A主机要与B主机通信,A和B各自的IP地址与A主机的子网掩码进行And与运算,看得出的结果: 1、结果如果相同,则说明这两台主机是处于同一个网段,这样A可以通过ARP广播发现B的MAC地址,B也可以发现A的MAC地址来实现正常通信。 2、如果结果不同,ARP广播会在本地网关终结,这时候A会把发给B的数据包先发给本地网关,网关再根据B主机的IP地址来查询路由表,再将数据包继续传递转发,最终送达到目的地B。 计算机的网关(Gateway)就是到其他网段的出口,也就是路由器接口IP地址。路由器接口使用的IP地址可以是本网段中任何一个地址,不过通常使用该网段的第一个可用的地址或最后一个可用的地址,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和本网段中的主机地址冲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lnb/p/11946200.html
IP地址与MAC地址的作用和关系 阅读更多 关于 IP地址与MAC地址的作用和关系 IP和MAC两者之间分工明确,默契合作,完成通信过程。在数据通信时,IP地址专注于网络层,网络层设备(如路由器)根据IP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递转发到另外一个网络上;而MAC地址专注于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设备(如交换机)根据MAC地址,将一个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送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IP和MAC地址这种映射关系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协议完成,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计算机在和其他计算机通信之前,首先要判断目标IP地址和自己的IP地址是否在一个网段,这决定了数据链层的目标MAC地址是目标计算机的还是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决定了数据包最终到达哪一个计算机,而目标MAC地址决定了该数据包下一跳由哪个设备接收,不一定是终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lnb/p/11946170.html
IP地址与MAC地址区别 阅读更多 关于 IP地址与MAC地址区别 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二进制),MAC地址为48位(十六进制)。 分配依据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扑,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lnb/p/1194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