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IP子网划分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6 00:38:40
IP子网划分 1. 划分子网 划分子网:又称作“子网寻址”或“子网路由选择”。 IP子网划分:实际上就是设计子网掩码的过程。 注: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地址为两级结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当划分了子网后,IP地址为三级结构(IP::={<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划分子网只是把IP地址的主机号host-id进行再划分,而不改变IP地址原本的网络号net-id。 2.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2.1 子网掩码的概念 注:子网掩码是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够真正理解TCP/IP协议的设置。利用子网掩码可以把大的网络划分成子网,即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也可以把小的网络归并成大的网络即超网。 子网掩码:是32位二进制数,是一个网络或一个子网的重要属性。 子网掩码: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并且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2.2 子网掩码的分类 2.2.1 默认子网掩码 默认子网掩码:即缺省(自动生成)的子网掩码。 默认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1,主机号都置0。 (1)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

使用kong-dashboard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2-06 00:37:56
具体命令行操作只需按照官网一步一步来即可( https://docs.konghq.com/1.4.x/getting-started/configuring-a-service/ ),这里介绍图形化操作 1.配置注意地址(kong的管理地址,默认为http://kong server机器或绑定的域名:8001)后面不要多加"/"如下图 否则点击API会出现not found api之类的提示,当然也要确保kong server正常运行中 2.新增API与使用新增的API时,需要注意如果需要使用地址方式指向api即 需要勾选strip-request path 如果使用head中带请求地址的方式,需要在head中带 X-Host-Override post.demo (即request host) 使用时需要注意,请求的地址为http://kong server机器或绑定的域名:8000 (下图为在url中带请求的api的方式) 3.插件使用实例,使用key-auth。 i.需要在api基础上新建插件auth key ii.设置插件 keyname(需要注意此keyname会在后面url中使用) 当启用插件后 如果后面keyname在地址栏或header中不正确会有如下提示 iii.新建customer并设置其key的内容也可以认为为keyname对应的值上面

IP通信基础笔记1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06 00:33:36
网络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环型网、分布式网络、复合型网络。 物理层:在设备间传递比特;定义电压,速率及线缆及针脚排列。 Hubs:工作在物理层,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数据链路层:组合比特成字节,字节成帧;使用MAC地址访问媒体;错误检测,通常不包括错误纠正。 交换机 /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独享带宽。 网络层:提供路由器做路径选择所使用的逻辑地址与寻址方式。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逻辑寻址,控制组播,选择最佳路径,流量管理,控制广播,链接到广域网。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地址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性的。 传输层: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递;采用重传机制保证可靠传输。 会话层:保持不同应用进程独立。 表示层:数据如何表示;加密解密压缩等特殊进程。 应用层:网络用户接口。 冲突域与广播域: 集线器 网桥 交换机 路由器 冲突域数量 1 4 4 4 广播域数量 1 1 1 4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kw-201710110022/p/11953804.html

ip地址数量的计算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06 00:29:32
IP地址数量为2的19次方减2,可用地址范围是10.64.0.1至10.71.255.254。 计算具体事例: IP 192.168.1.1, 子网 255.255.255.0, 十进制255换做二进制就是1111 1111八个1, 十进制192换成二进制是1100 0000。把IP和子网掩码全换成二进制,对比一下, IP:1100 0000 1010 1000 0000 0001 0000 0001, 子网: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000 0000。 后面有八位遇到0的,就是又2的八次方个地址,即256个地址,除去一个网络地址,一个组播地址,就剩254个可用地址。 网络可用地址算法: 把子网有1的上面相对应的数字抄下来得到,遇到子网为0的变0。1100 0000 1010 1000 0000 0001 0000 0000,即得到十进制数字为192.168.1.0,这个地址就是这个网络段的网络地址。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网络ID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 IP地址通常用4组3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分隔,比如,192.168.0.1。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123456qq/p

ACL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6 00:28:22
ACL定义:当网络流量不断增长的时候,对数据流进行管理限制的方法;作为通用判别标准应用到不同场合。 ACL的分类: (1)标准ACL:仅仅以源IP地址作为过滤标准,只能粗略的限制某一大类协议 (2)扩展ACL:以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UDP源端口号、TCP/UDP目的端口号、ICMP类型、ICMP Code、DSCP、ToS、Precedence作为过滤标准,可以精确的限制到某一种具体的协议 (3)二层ACL: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VLAN ID、二层以太网协议类型、802.1p优先级值进行匹配 (4)混合ACL:对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VLAN ID、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源端口号、TCP源目的端口号、UDP目的端口号、UDP源端口号进行分配 ACL的标准列表:基于源地址,靠近目的地址 ACL的扩展列表: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端口,靠近源地址,具有在控制流量时做更细小粒度决定的能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axin11/p/11953708.html

子网掩码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6 00:27:17
1、子网掩码概念 现如IPV4地址紧缺,子网掩码是为了高效分配IPV4地址而产生的虚拟IP技术,通过子网掩码将A、B、C类地址三类地址划分为若干子网,从而大大提高IP地址分配效率,解决了IPV4地址紧缺的局面,同时在企业中子网掩码划分同时利于更可控的管理。 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一样拥有32位地址,通常拥有10进制与2进制两种表现方式,一般表现数值如下: 其中,子网掩码二进制数值中“1”为网络表示,0为主机标识 2、子网掩码作用 在日常设置电脑时,经常会碰到IP地址与子网掩码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子网或每个主机在网络上的唯一身份标签,而子网掩码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目标主机IP地址处于哪个子网段中,同时在两个主机处于同一个网关前提下,可以标识俩个不同IP地址是否处于同一网段。 三、子网掩码划分 3、子网掩码划分原理简述 以C类地址为例,对于C类地址来说,默认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中共有地址为256个,可用地址为254个(其中255.255.255.0为网络号,255.255.255.255为固定IP地址不可用,固去头去尾位254个可用地址),为了更加灵活及效率的使用地址,我们可以利用子网掩码可以把大的网络划分成子网,r如同分蛋糕,可以根据需求分成不同等份。 子网掩码划分满足了不同网络对IP地址的需求,实现了网络的层次关系,节省了IP地址。 (二)子网掩码划分

多播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06 00:26:53
  IP 多播(也称多址广播或组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多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 TCP/IP 网络技术。多播是 IPv6 数据包的 3 种基本目的地址类型之一,多播是一点对多点的通信, IPv6 没有采用 IPv4 中的组播术语,而是将广播看成是多播的一个特例。   多播作为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数据的收发仅仅在同一分组中进行,是节省网络带宽的有效方法之一。   IP 多播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点对多点应用,多点对点应用和多点对多点应用。 点对多点应用是指一个发送者,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这是最常见的多播应用形式。典型的应用包括:媒体广播、媒体推送、信息缓存、事件通知和状态监视等。 多点对点应用是指多个发送者,一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通常是双向请求响应应用,任何一端(多点或点)都有可能发起请求。典型应用包括:资源查找、数据收集、网络竞拍、信息询问等。 多点对多点应用是指多个发送者和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通常,每个接收者可以接收多个发送者发送的数据,同时,每个发送者可以把数据发送给多个接收者。典型应用包括:多点会议、资源同步、并行处理、协同处理、远程学习、讨论组、分布式交互模拟(DIS)、多人游戏等。 多播地址   IP 多播通信必须依赖于 IP 多播地址,在 IPv4 中它是一个 D 类 IP 地址,范围从 224.0.0.0 到 239.255

MAC、IP地址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6 00:21:11
1)对于网络上的某一设备,如一台计算机或一台路由器,其IP地址可变(但必须唯一),而MAC地址不可变。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给一台主机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们可以给局域网上的某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为192.168.0.112 ,也可以将它改成192.168.0.200。而任一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其MAC地址永远唯一且不能由用户改变。 2)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3)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通过MAC地址),而网络层协议使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上(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4)分配依据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扑,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iao17-/p/11953411.html

DHCP协议总结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6 00:19:24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简单点说,就是提供了自动获取ip地址的功能,基于四层的UDP协议; 以下描述此协议的整个工作流程: (1) 客户端发送discovery报文,二三层广播报文,源ip地址全0; (2)服务器收到discovery报文之后,进行ip地址分配,找到ip地址,并且进行arp探测,当发现 此ip地址空闲之后,组offer报文,发送给客户端,内部包含有ip地址,客户端mac地址,租约时间等信息; (3)客户端收到offer报文之后,会选择一个(一般是第一个)进行应答,并且发送request报文到服务器,同时也会进行 ARP探测,当发现有ip地址冲突的时候,会发送decline报文到服务器终止使用该ip地址,然后重新发送discovery; (4)服务器发送ack报文确认地址,客户端收到ack之后,开始使用该ip地址; ---以上流程报文均为广播; (5)客户端会在租约时间的1/2和3/4时间开始尝试续租该ip地址,成功则继续使用,否则到达租期后 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施放该ip地址,并且重新发discovery; (6)客户端可以发送release报文随时放弃该ip地址的使用; 我们重点说下服务器的一些实现问题: 1. 建立bit数组,在bit数组中将分配出去或者不能够分配的地址进行标记; 比较烂的实现是每次收到discovery请求之后,先随机一个地址

物理地址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6 00:13:32
在 存储器 里以 字节 为单位存储信息,为正确地存放或取得信息,每一个字节单元给以一个唯一的 存储器地址 ,称为物理地址,又叫 实际地址 或 绝对地址 。 地址从0开始编号,顺序地每次加1,因此存储器的物理 地址空间 是呈线性增长的。它是用 二进制 数来表示的,是 无符号整数 ,书写格式为 十六进制数 。它是出现在CPU外部 地址总线 上的寻址 物理内存 的地址信号,是地址变换的最终结果。用于 内存芯片 级的单元寻址,与处理器和CPU连接的地址总线相对应。 在计算机科学中, 物理地址, 也叫 实地址 、 二进制地址 ,它是在 地址总线 上,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使得 数据总线 可以访问 主存 的某个特定存储单元的 内存地址 。在和 虚拟内存 的计算机中, 物理地址 这个术语多用于区分 虚拟地址 。尤其是在使用内存管理单元(MMU)转换内存地址的计算机中,虚拟和物理地址分别指在经MMU转换之前和之后的地址。在 计算机网络 中, 物理地址 有时又是 MAC地址 的同义词。这个地址实际上是用于 数据链路层 ,而不是如它名字所指的 物理层 上的。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jjjudy/p/1195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