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URL和URI的区别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2-23 15:53:07
初学java,最近被一个概念搞得头晕脑胀,就是url和uri的概念和区别,网上查了一大通,发现各种回答眼花缭乱,有百科直接粘贴的,有胡说八道的,有故意绕来绕去的,我估计他自己都没搞懂,按照马士兵的说法就是,通通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说了等于没说,本来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还用很抽象的的方式来答复,这不是让人虐心吗?经过我潜心研究了一番,把他们的区别分享给大家,我相信很多新手都不会一下子明白这两个概念的,老鸟勿喷! 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某天,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写了他的头衔,北京XXX公司总经理 张三,还有他的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长安街35号北京XXX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那么,我以后给我的朋友吹牛,我认识北京XXX公司的总经理张三,我的朋友都知道北京XXX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叫张三的人,那么,这个头衔就和张三对应起来了,只要一说到这个头衔,大家都知道说的是张三,反应到网络世界,这个头衔就叫做URI,只要你给我一个URI,我就知道它代表了什么,比如,http://www.sina.com.cn代表了新浪网,admin@qq.com代表了某一个人的qq邮箱,你的qq号也是一个URI(腾讯服务器内可以识别就是你的QQ账户),URI就是网络资源的头衔,通过URI标记可以把网络世界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加以标记并区分开来。 好的,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

MAC地址作用以及原理(ZT)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23 15:51:52
MAC地址就是网卡的标识,相当于人的身份证一样,MAC地址是写入网卡ROM内的,所以不管你的网卡装在那台机器上,你的MAC地址都是唯一的。什么是MAC地址?我们该怎么去理解MAC地址呢? 我们首先来理解一下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大家都知道IP地址只要规划合理,你可以任意更改IP地址。修改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对应网卡的TCP/IP协议上双击一下然后修改参数就行了。那么MAC地址与IP地址同为地址,它们之间有什么地方相似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了解它们的差异与类似之处便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7层网络协议参考模型中,第二层为数据链路层(Data Link)。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则是48位的。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

图解TCPIP-MAC地址(数据链路层)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23 02:34:10
TCP/IP对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及以下部分(物理层)未做定义. 物理层 1.计算机以二进制0/1表示信息 2.传输媒介用电压的高低/光闪灭/电波的强弱表示 3.物理层就是将二者进行转换 链路层 将二进制信息切块,形成数据帧,来传送 MAC 地址 以太网/无线LAN/蓝牙都使用相同规格的MAC地址 1.一般被烧入到网卡(NIC)的ROM中, 2.世界上MAC地址是唯一的 3.MAC地址48比特 介质与通信 共享介质,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是指发送或只接收的通信方式,类似于无线电收发器, 非共享介质网络,全双工通信 根据MAC地址转发 1.以太网交换机就是持有多个端口的网桥 2.他们根据数据链路层中每个帧的目标MAC地址,决定从哪个网络接口发送数据 3.这时参考的,用以记录发送接口的表就叫做转发表(Forwarding Table). 4.该表,不需要手工在每个终端和交换机上设置,而是自动生成 5.链路层每个节点接到包时,会将源MAC地址,发送MAC地址记录(第一次要群发) 6.由于MAC地址没有层次性,当设备量增大时,转发表也会增大,检索转发表所用的时间也就越长 来源: CSDN 作者: Claroja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laroja/article/details/103509778

图解TCPIP-ARP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22 23:07:28
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1.以IP地址为线索,定位下一个应该接收数据分包的MAC地址,如果不在同一链路上,通过ARP查找下一跳的MAC地址 2.只适合IPv4,不适合IPv6 1.A通过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包,广播的包可以被同一连路上所有的主机或者路由器接收 2.如果ARP中的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一致,那么就将自己的MAC地址塞入到AEP响应包返回给主机 3.将此次ARP的信息缓存,下次发送消息不必再发ARP 1.单链路中可以只使用MAC地址发送消息,但是多链路中不可 2.多链路中,路由器C隔断了两个网络,无法通过MAC地址直接发送消息,因此必须将数据包发给路由器C的MAC地址 RARP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将ARP反过来,从MAC地址定位IP地址 来源: CSDN 作者: Claroja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laroja/article/details/103523530

汇编语言||8086/88的中断向量表

蓝咒 提交于 2019-12-22 19:25:07
中断向量表: 用来存放中断码对应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一个地址包括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高地址存放段地址,低地址存放偏移地址 需要四个字节来存储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256个中断信号处理程序需要1024个字节来存储 8086CPU中断向量表存放在0地址处开始的1024个存储单元中,地址为0000:0000~0000:03FF 来源: CSDN 作者: Jock.Liu 链接: https://blog.csdn.net/JockLiu/article/details/103654836

ARP地址解析过程(同一子网和不同子网)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2-22 18:41:14
人们最熟悉的网络可以说是以太网,而且人们都知道,每块网卡都有一个编号,也就是网卡地址(称为MAC地址),代表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另外,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分配了一个IP地址,这样,每台计算机上都有两个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并不能代替MAC地址,前者是在大网中为了方便定位主机所采用的方式,如果网络规模不大,完全可以不使用IP地址。但是,无论什么网络环境物理地址都是要使用的。因为物理地址对应于网卡的接口,只有找到它才算真正到达了目的地。而IP地址是为了方便寻址人为划分的地址格式,因此IP地址也被称为逻辑地址,又因为这种结构化地址是在OSI的第3层定义的,也被称为3层地址。相应地,物理地址是在第2层定义的,被称为2层地址。IP地址是一种通用格式,无论其下一层的物理地址是什么类型,都可以被统一到一致的IP地址形式上,因此IP地址屏蔽了下层物理地址的差异。 既然IP地址并不能代替物理地址,它只是在逻辑上表示一台主机,物理地址才对应于网卡的接口,只有找到它才能将数据送达到目的地。那么如何把二者对应起来就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二者代表的是同一台机器。为此人们开发了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volution Protocol,ARP),地址解析协议负责把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 下面分两种情况解释ARP的工作过程:同一子网内的arp和不同子网间的arp。 (1

IIC协议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2-22 06:34:45
总线信号 :   SDA :串行数据线   SCL :串行时钟 总线空闲状态 :   SDA :高电平   SCL :高电平 起始位:SCL为高电平期间 SDA出现下降沿 终止位:SCL为高电平期间 SDA出现上升沿 数据传输 :SDA的数据在SCL高电平期间被写入从机。所以SDA的数据变化要发生在SCL低电平期间。 IIC时钟频率:不高于400K 应答:当IIC主机(不一定是发送端还是接受端)将8位数据或命令传出后,会将SDA信号设置为输入,等待从机应答(等待SDA由高电平拉为低电平)    若从机正确应答,表明数据或者命令传输成功,否则传输失败,注意,应答信号是数据接收方发送给数据发送方的。 IIC器件地址:每一个IIC器件都有一个器件地址,有的器件地址在出厂时地址就设定好了,用户不可以更改,比如OV7670的       地址为0x42。有的器件例如EEPROM,前四个地址已经确定为1010,后三个地址是由硬件链接确定的,所以一       个IIC总线最多能连8个EEPROM芯片。     图上开始信号之后,七位地址代表器件地址,第八位代表读或者写,0为写,1代表读,然后跟着响应位。  IIC器件单字节写时序: IIC器件多字节地址写时序:多字节地址比单字节地址在时序上就多了一块写地址 单字节器件读时序:注意最后产生无应答信号,另外多字节地址读时序跟单字节类似

vmware linux虚拟机连接ip设置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22 04:43:10
首先: 点击VMware 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 然后选中VMnet8的查看NAT设置: 上图第二步( 记下红框中网关地址和子网掩码 ): 第三步( 用于设置虚拟机地址范围 ): 接下来就是设置虚拟机地址: 直接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回车 进入之后,直接按键盘i键进行insert模式: (假如打开里面什么都没有, 访问这个教程 ) 修改如下数据: 修改完按下ESC键,输入:wq 回车 返回命令行界面。 输入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回车 至此只要进行最后一步Windows中CHRL键+R,输入cmd 回车: 在命令行中输入:ping 你的虚拟机地址 如下,表示连通成功 PS:不通,可能网关和VMware8地址冲突。(控制面板\网络和 Internet\网络连接 修改VMnet8的ipv4地址)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v-weiwang/p/5029559.html

AMBA总线(二) AHB总线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22 04:37:32
(一)AHB 总线的架构 总线周期 :就是总线时钟的频率,对于AMBA AHB 或者APB 协议总线周期定义为从一个上升沿到临界的上升沿的变化区间。 总线传输 :AHB 总线传输是数据目标的读写操作,可能会持续一个或者多个总线周期,而总线的传输在收到从机的ready信号终止,总线位宽为8、16、32、64、128bits。 猝发传输 :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由主线总机发起,在地址空间增加时,每次传输增加的步长,由总线传输的大小决定。 (二)AHB总线特点 高速总线,高性能 流水线操作 支持多个总线主设备(最多16个) 支持single、burst传输 总线位宽8、16、32、64、128bits 上升沿触发 (三)AHB总线结构 (1)AHB主设备(master) 初始化一次读/写操作 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主设备使用总线 uP、DMA、DSP、LCDC (2)AHB从设备(slave) 响应一次读/写操作 外部存储器控制器EMI、APB bridge (3)AHB仲裁器(arbiter) 允许某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没有定义仲裁算法) (4)AHB译码器 通过地址译码来决定选择哪一个从设备 (四)AHB总线信号 HCLK/HRESETn(时钟与复位信号) HSEL(指明当前被访问的从设备,来自译码器) HADDR[31:0] (32位系统地址总线) HWDATA[31:0]

juniper防火墙端口映射(MVP、VIP)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22 00:00:30
1、juniper防火墙MVP MIP 是“一对一”的双向地址翻译(转换)过程。通常的情况是:当你有若干个公网 IP 地址,又存在若干的对外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服务器使用私有 IP 地址),为了实现互联网用户访问这些服务器,可在 Internet 出口的防火墙上建立公网 IP 地址与服务器私有 IP 地址之间的一对一映射(MIP),并通过策略实现对服务器所提供服务进行访问控制。 web下配置MIP: 1)登陆防火墙,将防火墙部署为三层模式(NAT或路由模式) 2)定义MIP::Network=>Interface=>ethernet2=>MIP,配置实现 MIP 的地址映射。Mapped IP:公网 IP 地址,Host IP:内网服务器 IP 地址 3)定义策略:在 POLICY 中,配置由外到内的访问控制策略,以此允许来自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服务器应用的访问。 命令行方式配置MIP: 1) 配置接口参数 set interface ethernet1 zone trust set interface ethernet1 ip 10.1.1.1/24 set interface ethernet1 nat set interface ethernet2 zone untrust set interface ethernet2 ip 1.1.1.1/24 2)定义MIP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