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搞懂 Redis 事务
提到redis的事务,相信很多初学的朋友会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有些模糊不清,料想它和我们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mssql等)中的事务相同,也支持回滚,但这样理解就进入了一个误区,首先:关系型数据中的事务都是原子性的,而redis 的事务是非原子性的。再多说一句,什么是程序原子性?简单的理解就是:整个程序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不全部不完成,不会停留在中间某个环节。那么非原子性就是不满足原子性的条件就是非原子性了。我们用例子来解释一下: 原子性 :数据库中的某个事务A中要更新t1表、t2表的某条记录,当事务提交,t1、t2两个表都被更新,若其中一个表操作失败,事务将回滚。 非原子性 :数据库中的某个事务A中要更新t1表、t2表的某条记录,当事务提交,t1、t2两个表都被更新,若其中一个表操作失败,另一个表操作继续,事务不会回滚。(当然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不会出现非原子性) Redis事务相关命令: MULTI : 开启事务,redis会将后续的命令逐个放入队列中,然后使用 EXEC命令来原子化 执行这个命令系列。 EXEC: 执行事务中的所有操作命令。 DISCARD: 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中的所有命令。 WATCH: 监视一个或多个key,如果事务在执行前,这个key(或多个key)被其他命令修改,则事务被中断,不会执行事务中的任何命令。 UN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