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猝死?企业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提升人效比,让员工远离“996”?
这几天,拼多多员工猝死一事,让“996”、内卷”的话题热销而上。 其实,关于996的话题已经闹了4年多了,从最初的“996ICU”网站,到马云说“996是当代年轻人的福利”。996的概念被不同的企业提及和批判,它像一种传染病一样从互联网企业弥漫到其他领域,成为员工久久抵制而愈发严重的问题。事实上,互联网大厂的加班早已不是“潜规则”,越来越多的公司追求狼性文化,由“996”演变为“007”。 996是企业“内卷”的表现 01 以商业管理的角度来看“996”——这就是企业“内卷”的表现。企业管理模式不够先进,人效比低,那就只能从单位人力和单位时间上拼命追赶对手(让员工拼命加班),以避免被市场淘汰。这种“高投入低产出”,本身就是缺乏有效管理和有效商业模式的明证。 “996”本身不是合理的做法,我们深究其背后,会发现它追求的是资本的效益,也就是我们企业管理所说的“人效比”。那么,怎么投入合适的人天,以实现资本和公司的效益最大化? 提升“人效比”,才是摆脱“内卷”的最佳方法 02 2020 年,商业环境剧烈变化,企业裁员、降薪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在各赛道冲刺的企业选手,都是练长跑的。当业务发展速度降低甚至萎缩时,人效比就成为了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团队建设等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人效,在相同行业中,人效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竞争力。人效就是一个简单的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