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l博客作业04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30 00:50:07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ll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i.cnblogs.com/Editposts.aspx?opt=1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能够熟悉使用Markdown语法,掌握好C语言及PTA的使用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提交C语言的PTA作业和Markedown的练习和语法教程 参考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PTA常见问题解答》 1.PTA实验作业 1.1题目名1 题目内容:求N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我使用了变量i和n,i是根据题目中分母不断变化从一开始来定值的,n是因为题目所求为前n项和所得的值,两个变量的类型都是整型变量。 数据处理:有赋值表达式,算数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流程结构为循环结构,即for循环。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1 1.000000 i=1使得前一项和就为第一项值1 3 1.833333 因为i=3就是将前三项的值相加 5 2.28333333 同理就是将前五项的值相加即可 1.1.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第一次是少打了两个分号,编译错误; 2.第二次是少打了一个分号,编译错误; 3.第三次全部正确,在自己一次次的检查后才发现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忘记了打分号。 1.2求奇数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1.2.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

C语言I博客作业11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29 22:22:10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C语言I博客作业11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熟悉代码的编程,设计出一个小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拥有一定用户 这个作业在哪个地方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掌握各种类型函数的定义、调用和申明,熟悉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型 参考文献 C语言课本 百度百科 1.PTA实验作业 1.1题目名 ( 统计各位数字之和是5的数 ) 题要求实现两个函数:一个函数判断给定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等于5;另一个函数统计给定区间内有多少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整数,并计算这些整数的和。 函数接口定义: int is( int number ); void count_sum( int a, int b ); 函数is判断number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等于5,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 函数count_sum利用函数is统计给定区间[a, b]内有多少个满足上述要求(即令is返回1)的整数,并计算这些整数的和。最后按照格式 count = 满足条件的整数个数, sum = 这些整数的和 进行输出。题目保证0<a≤b≤10000。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stdio.h> int is( int number ); void count_sum( int a, int b ); int main() { int a, b;

C语言I博客作业11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29 22:21:53
本周作业头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编程进行软件开发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知道函数的分类 参考文献 文献 1 .PTA实验作业 1.1 . 题目名1 6-1 统计某类完全平方数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函数,判断任一给定整数N是否满足条件:它是完全平方数,又至少有两位数字相同,如144、676等。 1.1.1 .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 定义了N,n,a[10]等变量 数据处理: 伪代码: 定义整型变量N,n,a[10] 在进行a[10]赋值 在进行sqrt,用来表示N开根号 在进行while(n)语句 在令x等于n厨余10的余数 在a[i]++ 在进行yor语句和if语句,在这个语句返回1 最后返回0 1.1.2 . 实验代码截图 1.1.3 .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45 324 cnt=4 正确 105 500 cnt = 6 正确 1.1.4 .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提交列表说明: 编译错误:多打了几个分号 1.2 . 题目2 6-2 统计各位数字之和是5的数 本题要求实现两个函数:一个函数判断给定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等于5;另一个函数统计给定区间内有多少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整数,并计算这些整数的和。 1.2.1 .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 定义了number,x,y,a,b

C语言I作业05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28 11:10:19
问题 答案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链接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熟练使用乘方表和阶乘表的函数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在做题目时多次运用函数 参考文献 C语言程序教材,百度 1.PTA实验作业 1.1 判断一个整数的各位数字平方之和能否被5整除 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判断一个整数的各位数字平方之和能否被5整除,可以被5整除则返回1,否则返回0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设置了变量n和x,变量n是由题目给出的,x是代表n的各位数字平方之和。n,x都是整型变量。 数据处理:表达式:x+=(n%10)*(n%10); n/=10;流程结构:使用了while语句进行循环和if-else语句。 函数参数:主调函数为int main(),被调函数是int func(const int n);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14 The result is 0 各位数平方之和是17 111 The result is 0 各位数之平方和为3 1234 The result is 1 各位数平方之和是30,可以被5整除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答案错误:第一遍打出来后一直是答案错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编译错误:while语句后加了分号,后面才知道不需要分号。 3.答案错误

C语言I博客作业04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2-28 10:59:11
一、本周教学内容&目标 第2章 用C语言编写程序-循环结构 2.4 输出华氏-摄氏温度转换表。要求学生掌握使用for循环语句实现指定次数的循环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如何累加各种有规律的数字,累加求和。如:求N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求奇数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教学目标:学会累加求和,学会将求N项和编译成代码。学得更多的代码。 二、本周作业头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19-2/homework/9774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会熟练完整的打出求N项和的代码,让自己脑海里的代码数量更多。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在PTA作业里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让我对编译求N项和的代码更为熟悉,让我编写的代码量增多了不少 参考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 三、本周作业 1.PTA实验作业 1.1题目名7-1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用了i,n,sum;三个变量,i是整型变量,n,sum是双精度变量,n是项数,i是第几个项,sum是各项和。 数据处理:用了for语句和lf浮点型变量,以及循环语句。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12 sum = 3.103211 小于五十 51 sum = 4.518813 小于一百

C语言I博客作业04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2-28 10:21:49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C语言I作业004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掌握使用for循环语句来编译程序,实现指定次数的循环程序设计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进一步提升编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for循环语句去计算一些数列 参考文献 C语言I作业004 PTA实验作业 题目1 7-1 求N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运用了sum为浮点型,使用n i 为变量,其中n为整形变量,i从1开始一直每一步加1直到i=n为止。 数据处理:运用了for循环语句,表达式i<=n,n++,sum=sum+1.0/i, 实验代码截图 造测试数据 输出数据 输入数据 说明 7 2.592857 前七项的和 10 2.928968 前十项的和 10000 9.787606 前一万项的和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第一次编译错误:误将sum写成sun导致编译错误以及没有注意保留小数 第二次编译错误:没有注意保留小数,没有按照题目要求 题目2 7-3求简单交错序列前N项和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这道题目运用了许多变量:i,n,flag,cnt,sum。其中n为整形变量,n从1开始每一步增加1直到i=n。注意,flag是标志,就是奇数想为正,偶数项为辐。sum和flag为双精度浮点型 数据处理,这道题和7-1一样使用了for循环语句,一样的使用了一些表达式:i =

C语言I博客作业04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28 10:21:31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1/homework/9768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进一步掌握使用C语言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在PTA上做练习刷题可以让我更加熟练使用C语言 参考文献 百度、《C Primer Plus》第六版 1.PTA实验作业 1.1求平方与倒数序列的部分和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提出整形变量m、n、i,双精度浮点型变量sum用来计算储存结果。 数据处理:使用了for循环语句,流程结构是先定义,然后判断i与n的关系,然后就进行循环。当不满足循环条件时,就直接跳出循环,输出结果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造测试数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5 10 355.845635 例题上的数据 1 1000 333833507.485471 使用较小数据和较大数据计算 4 6 77.616667 使用两个较小数据计算 500 600 30638350.184155 使用两个较大数据计算 1.1.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运行超时: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问了学长学姐,说可能是遇到死循环了,然后把循环那一部分重新弄了一遍。 2.运行超时:重新弄了一遍,还是显示运行超时,但我忘记是哪个部分出问题了. 3

C语言I博客作业09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28 02:06:53
一.表格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C语言I博客作业09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把C语言学精,熟练掌握编程技术,努力找到 简单代码的写法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PTA上做题,devc++慢慢掌握调试,加强对于 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 其他同学作业,《C Primer Plus》,教科书, 伪代码的写法 二.本周作业 1.PTA实验作业 1.1 换硬币 题目内容描述: 将一笔零钱换成5分、2分和1分的硬币,要求每种硬币至少有一枚,有几种不同的换法? 1.1.1 数据处理 : 数据表达: x,count,fen5,fen2,fen1,total(变量) ;运算,赋值(怎么来); int(整型) 数据处理: 定义变量x来放待换的零钱数额,fen5来放5分的个数,fen2来放2分的个数,fen1来放1分的个数,total来放3种数额个数的总数,count来放总共有几种换法。total赋值为0;count赋值为0。 输入待换零钱数额 for(fen5=20;fen5>0;fen5--)//进入for嵌套循环 初始5分个数赋值为20个,5分个数大于0,就减1 for(fen2=50;fen2>0;fen2--) 初始初始2分个数赋值为50个,2分个数大于0,就减1 for(fen1=100

C++真有那么难学吗?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2-28 01:26:15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C++难学呢?普遍认为C++之所以难学就是他太复杂,特性过多,看看boost、STL库等出神入化的模板就让大部分人望洋兴叹。但是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像类、模板、STL容器等都是C语言没有的,很多人之前有学过C语言,刚开始接触C++,才会有C++难学这个错觉。现在我们从三方面来解决大家对于C++是否难学这个疑问。 如果大家如果在自学遇到困难,想找一个C++学习环境,可以加入我们的C++学习圈,点击我加入吧,会节约很多时间,减少很多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C++与C的区别 1.1 升级 C++是为了解决C语言带来的问题而创造的,同时又说明了C与C++的区别。C语言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只能将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小的任务,这样它在处理小程序时是很灵活而且效率很高的,但是当程序比较复杂,规模比较大时,C语言就越发凸显出它的不足,它很难甚至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如果把C语言比为砖块,那么C++就是有砖块组成的一些小的建筑。C++增加了大量的编程理念,它有能力将整个工程划分成一个个较大的对象,每个对象中又包含若干个小任务和数据,对象和对象相互作用或协调促成了一个大工程。 1.2 思维 C语言和C++是由能力而决定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了避免两种思维方式引起的混乱,建议不要先学C再学C++,否则你会为忘记C语言的结构方式而感万分苦恼。不过假如你已经学习了C语言,那么也不用感到沮丧

C语言I博客作业06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2-27 22:30:09
问题 答案 个作业属于那个课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C语言I——2019秋季作业06: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2/homework/9886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1,熟悉多分支结构、字符型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符。2,熟练并掌握else-if语句,熟记并理解逻辑运算符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对逻辑运算符的应用,对字符型数据的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I,C Primer Plus 1.PTA实验作业 1.1 题目名1 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内容描述: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用int定义整型变量a,b,h,m。a代表出发时间,b代表到达时间,h代表所用的小时数,m代表所用的分钟数。 数据处理:1,表达式:h = b/100-a/100;m = b%100-a%100;(用取余,取整的方法将四个数字分开)。2,考虑m<0时,分钟应该向小时借一位,所以就有表达式: m = 60+m; h = h-1。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出你的程序面向各种测试数据结果,除了题目给出的测试数据,可以自己再造其他临界数据,越多越好,并加上必要说明。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1201,1530 03:29 样例 0809,1130 03:21 m>0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