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现的可行方案以及实践案例
为什么要使用服务发现? 假设我们写的代码会调用 REST API 或者 Thrift API 的服务。为了完成一次请求,代码需要知道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IP 地址和端口)。运行在物理硬件上的传统应用中,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代码能从一个偶尔更新的配置文件中读取网络位置。 对于基于云端的、现代化的微服务应用而言,这却是一大难题,正如下图所示。 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都是动态分配的。由于扩展、失败和升级,服务实例会经常动态改变,因此,客户端代码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服务发现机制。 服务发现有两大模式:客户端发现模式和服务端发现模式。我们先来了解客客户端发现模式。 客户端发现模式 使用客户端发现模式时,客户端决定相应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并且对请求实现负载均衡。客户端查询服务注册表,后者是一个可用服务实例的数据库;然后使用负载均衡算法从中选择一个实例,并发出请求。 客户端从服务注册服务中查询,其中是所有可用服务实例的库。客户端使用负载均衡算法从多个服务实例中选择出一个,然后发出请求。 下图显示了这种模式的架构: 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在启动时被记录到服务注册表,等实例终止时被删除。服务实例的注册信息通常使用心跳机制来定期刷新。 Netflix OSS 是客户端发现模式的绝佳范例。Netflix Eureka 是一个服务注册表,为服务实例注册管理和查询可用实例提供了 REST API 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