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离

DDD 领域驱动设计-如何 DDD?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27 11:03:20
注:科比今天要退役了,我是 60 亿分之一,满腹怀念~😭😭😭 前几天看了园友的一篇文章《 我眼中的领域驱动设计 》,文中有段话直击痛点: 有人误认为项目架构中加入 Repository,Domain,ValueObject 就变成了 DDD 架构 。没错,我就是这样,不过准确的来说,并不能称为 DDD 架构,而是我之前经常说的“ 伪 DDD ”设计,后来我还抽离出了一个伪 DDD 设计框架: DDD.Sample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瞧瞧,在实际项目的开发中,我用它做过了几个不太大的项目,我个人觉得用起来很顺手,当然并没有真正的 DDD 设计,只不过用了一个空的架构而已,然后冠以”DDD 开发“的名号。 因为之前有过 DDD 设计的痛苦经历(短消息系统),具体表现就是,如果真正 DDD 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几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考虑几行代码的编写,但最后也可能没什么结论或结果,并且这个过程是很艰难和痛苦的,所以我后来就变懒了,懒的去思考项目所表现的业务,也不再考虑如何去设计领域模型,只是在考虑如何让框架用起来更爽,DDD.Sample 前两个应用的实际项目,我都是在完善这个框架,比如 Repository 和 UnitOfWork 的设计等等,所以,关于领域模型的设计,就是一堆贫血模型。不过,后来应用的第三个项目,也就是上一个实际项目,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