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程序员新体验 Cascadia Code字体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03 06:38:05
Cascadia Code字体 Cascadia Code字体是微软面向开发人员推出的开源字体,目前在Github以提供下载。 https://github.com/microsoft/cascadia-code/releases 下载 Cascadia.ttf 文件,点击右键安装。 在vs2019中,选择 工具--选项--环境--字段和颜色 中选择 Cascadia Code 。用着感觉还不错。 安装后字体大概这个样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ihappycat/p/11780750.html

和小鲜肉相比,老程序员有哪些优势?真正变老前该如何武装自己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3 06:22:36
浏览各大招聘网站,比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网,普通开发工程师偶尔有写年龄30以下,而高级开发工程师、开发经理/技术经理,有相当部分写明35岁以下了,架构师,技术总监,也有不少写明35岁以下,最高的就是40岁。这让本来就危机感十足的高龄程序员更加倍感压力。 ​人总会变老,可以想象,哪怕是刚出大学的95后程序员,虽然时间的推移,可能头发会慢慢少,也可能眼镜的度数会慢慢变大,更可能颜值慢慢变低(说得好听点就是颜值会转化成技术和经验),也会渐渐被压力磨平棱角。 这个是没办法的,长江后浪xxx,前浪xx沙滩上。哪怕我们再不乐意,再隐瞒年龄,再装嫩,也没法改变自然规律。算算今年,已经是北京奥运后的第11个年头了,与其感怀,还不如赶紧给自己多充点电 和初级程序员相比,大龄IT从业者(包括高级开发,架构等职位)该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 多积累真正值钱的技能 哪些技能值钱?能被别人在短时间内学会技能不值钱(但一定要学,这是基础 )。举些不大值钱的技能例子。 概念性的知识,比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概念性的知识点。 比如Java语法,数据库里的SQL语句,或者其它语法使用类别的技能。 一些得靠一定动手实践经验积累下的经验比较值钱 比如SQL大数据调优,JVM虚拟机调优。 架构师级别的高并发网站应用的搭建。 ​​​这话说得非常轻巧,做起来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 如果我每天都在学习

在大公司做凤尾,还是在小公司做鸡头?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03 05:23:26
作者:黄小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大公司一向以技术强悍而知名,BAT的技术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里算是比较领先的了,这也是因为大公司的业务繁杂庞大,必须要有足够优秀的技术去支撑。 相对而言,小公司更倾向于选用快速扁平化的技术架构,相对来说技术的沉淀就不会像大公司这么多,所以你会发现大公司里和小公司里,大家的技术思考可能也不太一样。 大公司里通常牛人很多,相对来说小公司里的牛人相对少一点,当然也有很多从大公司过去的牛人。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大公司里,你的技术可能平平无奇,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弱一些,而在小公司里,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施展空间,但是你也可能学不到那么多先进的技术。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如何选择呢?简单来说。是选择在大公司里做凤尾,还是在小公司里做鸡头呢? 首先,从成长方面来考虑,在小公司里,相对来说,做的事情比较独立,而且大公司里,做的事情非常细化,往往你只要负责一个模块,你并且把它做得非常的出色,你需要能够在某一个方面、某个系统或者模块中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同时,在大公司里,你必须要保持快速成长和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因为身边的人基本上都非常优秀,所以你也没有时间去浪费,你必须要马跟进,要么就会掉队。 在小公司里则不太一样,你可能需要负责比较多的工作,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可能你要负责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

在阿里工作的日子里,我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3 05:23:12
**作者:黄小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 来阿里也有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学了很多东西,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走出舒适区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新手入门,到逐渐熟悉业务和技术,再到慢慢的适应环境,胜任工作。 总体来说,这几个月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成长的很快,但同时工作的压力也非常的大。总体来说,归纳几个点吧。 ## 第一点:就是阿里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阿里的 Java 技术栈,在业内基本上是可以排第一的,这也归功于阿里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所以底层的技术才会如此的先进。 阿里内部通常都会自己研发中间件,阿里也开源了一套中间件,但实际上内部又维护了好几套的中间件,蚂蚁也有自己独立的中间件体系,用于支撑蚂蚁金服里所有的业务线和技术线。 其实简单来说,蚂蚁的这些中技术组件和阿里系的中间件、以及开源的一些组件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对于金融支付场景更加的适用,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大规模的分布式技术组件,不管是缓存、消息队列、定时任务等各种各样的组件,都会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到,所以在技术上的成长,主要还是体现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的。 ## 第二点就是:对职场的理解 在没有正式工作之前,我对职场的理解还停留在实习的阶段,实习相对正式工作来说,比较轻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没那么大,所以可能在实习阶段也比较散漫,没有特别努力认真,现在想想还真应该反思一下实习时候的状态

在大公司做凤尾,还是在小公司做鸡头?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3 05:22:58
**作者:黄小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大公司一向以技术强悍而知名,BAT的技术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里算是比较领先的了,这也是因为大公司的业务繁杂庞大,必须要有足够优秀的技术去支撑。 相对而言,小公司更倾向于选用快速扁平化的技术架构,相对来说技术的沉淀就不会像大公司这么多,所以你会发现大公司里和小公司里,大家的技术思考可能也不太一样。 大公司里通常牛人很多,相对来说小公司里的牛人相对少一点,当然也有很多从大公司过去的牛人。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大公司里,你的技术可能平平无奇,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弱一些,而在小公司里,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施展空间,但是你也可能学不到那么多先进的技术。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如何选择呢?简单来说。是选择在大公司里做凤尾,还是在小公司里做鸡头呢? 首先,从成长方面来考虑,在小公司里,相对来说,做的事情比较独立,而且大公司里,做的事情非常细化,往往你只要负责一个模块,你并且把它做得非常的出色,你需要能够在某一个方面、某个系统或者模块中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同时,在大公司里,你必须要保持快速成长和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因为身边的人基本上都非常优秀,所以你也没有时间去浪费,你必须要马跟进,要么就会掉队。 在小公司里则不太一样,你可能需要负责比较多的工作,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可能你要负责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

细数研究生和导师的那些恩怨情仇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3 05:22:12
**作者:黄小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 这篇文章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想写了,没想到最近又出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事情就发生在我刚毕业不久的学校,事情始末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震惊和惋惜之余,更多的是思考。 去年有个新闻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在武汉有一所学校,里面有一个硕士生导师,和他的学生有一些矛盾,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这老师对某位性格软弱的学生极其严苛,整天对其呼来唤去,每天让他帮自己端茶送饭。 这样忍受了几年之后,这位同学最终不堪受辱,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真是个悲剧,这种事情,没过多久就被忘记了,而这个导师是否受到处分,我也不太清楚,这件事情虽然特别极端,但是却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我自己也是一个过来人,我们的导师不要求我们呆在实验室,他允许我们去自由的去实习,自己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也是我在读研期间觉得比较幸运的一件事情,我也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 不过在国内有这么多的硕士生,情况却不近相同,但是据我所知,大部分的研究生都要给导师打工,要呆在实验室给老师干活,有时候往往要放弃实习的机会,听起来有诸多不合理,但逐渐的也被默认为合理,如同996工作制对互联网公司一样,当成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 我不知道大多数研究生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我们可以拿出来探讨一下,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到底有哪些恩怨情仇,很多待在实验室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我要给导师打工

非科班程序员和科班程序员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3 05:21:34
**作者:黄小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程序员黄小斜】**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813797/201911/1813797-20191101215537409-1955746540.webp) 作为一名典型的非科班程序员,我在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自己跟科班程序员还是有很多的的区别,不管是思维上还是做事风格,以及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感觉有些差强人意。 今天我就给大家梳梳理一下,科班成为相对于非科班程序员,他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第一点那就是算法能力。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条呢,大公司总是喜欢考算法,平时有些项目也有可能用到算法,总之算法就是衡量一个程序员的一把利器,作为非科班程序员,大部分时间,学习算法都只能靠自己,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一门难题,没有老师指导,没有一些好的学习方式,那么你在算法上面的成长,可能也会很少。 对于算法问题,即使是科班的程序员往往都很难以去克服,更别说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程序员了,记得我当初连数据结构,都不知道是个啥,这种情况下去学习算法,真的就是扯淡,学会了数据结构之后,发现也只是学了皮毛,等真正接触一些面试算法题,才发现计算机的世界原来如此的博大精深。 除了算法之外,更要命的东西来了,就是计算机基础,传说中的四门专业课,我相信这几门课程也是横亘在科班程序员和非科班程序员之间的一道巨大鸿沟

为什么那么多程序员推荐 Linux,是不是在 Linux 下开发效率高?--【千锋】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3 04:19:10
为什么那么多程序员推荐 Linux ,是不是在 Linux 下开发效率高? -- 【千锋】 为什么那么多程序员推荐Linux , 首先就是他的开源,任何人都是可以查看他的源代码的,这使得他特别的安全,而 windows 则不开源 。 其次, linux 内核 优化的好,没有哪个 linux 需要右键的刷新键( 红旗 linux 是为了国人的使用习惯加的),而 windows 则不同,微软的系统非常的复杂,而且运先行效率相对 linux 要低很多。 虽然 linux 在桌面市场没有优势(只占 1% 多一点的占有率),但他在服务器行业的地位那是无敌的( 20% 多)。 linux 占用系统资源特别少,早期的 linux , 64M 内存就能跑的很流畅,这也是他的优势。 在 Linux 下开发效率高,答案是否,选择的 Linux 与否,其实与开发效率关系并不是太大,有的时候,换系统带不来跟更高的效率,反而增加学习成本,所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开发效率才会高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ndy888168/p/11776691.html

Macbook 终极 Shell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3 03:09:15
主题设置: vi ~/.zshrc theme="edvardm" ####Cyper的抓屏: 以下是转载部分: ================================ 在开始今天的 MacTalk 之前,先问两个问题吧: 1、相对于其他系统,Mac 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2、你们平时用哪种 Shell? …… 第一个童靴可以坐下了,Mac 的最大优势是 GUI 和命令行的完美结合,不要把所有注意力放在 Mac 性感的腰身和明媚的显示屏上好吧,这不是妹纸!第二个童靴你可以出去面壁了,讲了这么多期 MacTalk 你告诉我还在用 Windows 的 cmd, 你让 Mac 君情何以堪?哪怕你就说在用 Linux 的 Bash 我也就原谅你了,踢飞! 上次在「如何学习一门编程语言」里提到了 Shell,也有读者问到 Shell 的问题,所以这次给大家说说 Shell 的事。 我在「趣谈个人建站」里介绍过一点 Shell,自己的东西借用下不丢人,把扯淡的拿掉,干货留下,就是如下内容: Shell是Linux/Unix的一个外壳,你理解成衣服也行。它负责外界与Linux内核的交互,接收用户或其他应用程序的命令,然后把这些命令转化成内核能理解的语言,传给内核,内核是真正干活的,干完之后再把结果返回用户或应用程序。 Linux/Unix提供了很多种Shell,为毛要这么多Shell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有感(三)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19-12-03 02:34:48
你的知识资产--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时间而减价的。尤其是对于科技技术这类更为明显,今天你会了java,可是或许明天用的最火的语言是python,谁也无法提前预知潮流是什么,并提前学好它。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资产,这样不管怎么变化,都有能力去适应这种变化,不会被淘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 交流--一个好的程序员不仅要会和计算机交流,更要与用户,同伴交流,与人交流。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更加的清楚用户真正的需要什么,更加的清楚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交流也需要时机,要在合适的时间去进行交流,要分得清轻重缓急。交流过程中,既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又要发表出你自己的观点,如果要整理文档交流,要尽可能的让你的文档看起来美观整洁,亦如代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ianwenjing123-456/p/1177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