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测试

白盒测试中的六种覆盖方法案例分析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2-01 13:29:05
一、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 “ 语句覆盖 ”是一个 比较弱的 测试 标准,它的 含义是: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 使得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都能被执行一次。 图 6.4 是一个被测试的程序,它的源程序是: PROCEDURE M(VAR A , B , X : REAL) ; BEGIN IF (A>1) AND (B=0) THEN X := X/A ; IF (A=2)OR (X>1) THEN X := X+1; END. 为使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只需设计一个能通过路径 ace 的例子就可以了,例如选择输入数据为: A=2 , B=0 , X=3 就可达到“语句覆盖”标准。 从本例可看出,语句覆盖实际上是很弱的,如果第一个条件语句中的 AND 错误地编写成 OR ,上面的测试用例是不能发现这个错误的;又如第三个条件语句中 X > 1 误写成 X > 0 , 这个测试用例也不能暴露它,此外,沿着路径 abd 执行时, X 的值应该保持不变,如果这一方面有错误,上述测试数据也不能发现它们。 总之,一般认为“语句覆盖”是很不充分的一种标准。 二、判定覆盖(Decision coverage) 比“语句覆盖”稍强的覆盖标准是“ 判定覆盖 ” ( 或称 branch coverage分支覆盖 ) 标准。 含义 是:执行足够的 测试 用例,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知识点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2-01 11:16:17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知识点 1.封装是指把对象的(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A.属性和操作 B.信息流 C.消息和事件 D.数据的集合 2.状态图和活动图建立了UML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中的对象动态(B)模型。 A.交互 B.状态 C.体系结构 D.软件复用 3.UML的(C)模型图由活动图、顺序图、状态图和合作图组成。 A.用例 B.静态 C.动态 D.系统 4.在U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对用例模型中的用例进行细化说明应使用(A)。 A.活动图 B.状态图 C.配置图 D.构建图 5.设计模式就是对(D)的描述或解决方案,往往直接对应一段程序代码。 A.某个构件 B.成熟的设计 C.一个用例 D.特定问题 6.类和对象都有属性,它们的差别是:类描述了属性的类型,而对象的属性必须有(C)。 A.正负号 B.动作 C.具体值 D.私有成员 7.顺序图的模型元素有(A)、消息、生存线、激活期等,这些模型元素表示某个用例中的若干个对象和对象之间所传递的消息,来对系统的行为建模。 A.对象 B.箭头 C.活动 D.状态 8.状态图可以表现(B)在生存期的行为、所经历的状态序列、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以及因状态转移而引起的动作。 A.一组对象 B.一个对象 C.多个执行者 D.几个子系统 9.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现的一种方法是(B)。 A.继承

从今天开始免费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写的java蓝桥杯习题吧,写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我也会很乐意听取并改正的,谢谢大家!!@java蓝桥杯习题入门(4)第一题:A+B问题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2-01 00:35:18
@java蓝桥杯习题入门(4)第一题:A+B问题 问题描述 输入A、B,输出A+B。 说明:在“问题描述”这部分,会给出试题的意思,以及所要求的目标。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括两个整数,由空格分隔,分别表示A、B。 说明:“输入格式”是描述在测试你的程序时,所给的输入一定满足的格式。 做题时你应该假设所给的输入是一定满足输入格式的要求的,所以你不需要对输入的格式进行检查。多余的格式检查可能会适得其反,使用你的程序错误。 在测试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输入数据输入到你的程序中,你不能给任何提示。比如,你在输入的时候提示“请输入A、B”之类的话是不需要的,这些多余的输出会使得你的程序被判定为错误。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包括一个整数,表示A+B的值。 说明:“输出格式”是要求你的程序在输出结果的时候必须满足的格式。 在输出时,你的程序必须满足这个格式的要求,不能少任何内容,也不能多任何内容。如果你的内容和输出格式要求的不一样,你的程序会被判断为错误,包括你输出了提示信息、中间调试信息、计时或者统计的信息等。 样例输入 12 45 说明:“样例输入”给出了一组满足“输入格式”要求的输入的例子。 这里给出的输入只是可能用来测试你的程序的一个输入,在测试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输入用来测试你的程序。 样例输出 57 说明:“样例输出”给出了一组满足“输出格式”要求的输出的例子。

异常捕获的学习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31 13:33:20
异常处理 捕捉异常可以使用try/except语句。 try/except语句用来检测try语句块中的错误,从而让except语句捕获异常信息并处理。 如果你不想在异常发生时结束你的程序,只需在try里捕获它。 语法: 以下为简单的 try....except...else 的语法: try: <语句> #运行别的代码 except <名字>: <语句> #如果在try部份引发了'name'异常 except <名字>,<数据>: <语句> #如果引发了'name'异常,获得附加的数据 else: <语句> #如果没有异常发生 try的工作原理是,当开始一个try语句后,python就在当前程序的上下文中作标记,这样当异常出现时就可以回到这里,try子句先执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依赖于执行时是否出现异常。 如果当try后的语句执行时发生异常,python就跳回到try并执行第一个匹配该异常的except子句,异常处理完毕,控制流就通过整个try语句(除非在处理异常时又引发新的异常)。 如果在try后的语句里发生了异常,却没有匹配的except子句,异常将被递交到上层的try,或者到程序的最上层(这样将结束程序,并打印缺省的出错信息)。 如果在try子句执行时没有发生异常,python将执行else语句后的语句(如果有else的话),然后控制流通过整个try语句。 实例

用cmd写一个c#应用程序(不用visual studio)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1-31 02:48:49
现如今,微软为广大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IDE—visual studio,可是有的初学者认为太大了,或者有些人在外边,没携带自己的电脑,用别人的写程序,安装一个visual studio是不是小题大作了,有没有什么电脑通用的方法呢。.net farmerwork提供了c#,c++,java,vb等,通过.net提供的1语言,我们可以在控制台上实现测试,运行,编码等。 第一步:给电脑搭配环境 找到位置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64\v4.0.30319(64位电脑)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4.0.30319(32位电脑) 右键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这个值,双击,在最后添加;(注意,一定要用英文半角符号)并输入刚刚找到的位置。 第二步:开始写第一个程序了 在电脑中,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后缀名改成.cs 右键,选择用记事本打开,接下来输入我们的代码 using System ; namespace hello { class hello { static void Main ( ) { Console . WriteLine ( "hello,world" ) ; Console . ReadLine ( ) ; } } }

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础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1-30 15:22:07
文章目录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3.2 结构化设计方法 3.3 软件测试 3.4 软件调试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 1、 软件的概念、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各阶段所包含的活动; 2、概要设计与详细计划的概念、模块独立性及其度量的标准、详细设计常用工具; 3、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4个步骤; 4、软件调试的任务。 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与软件特点 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本分,包括程序、数据和相关开发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使用相关的图文资料。软件由两部分组成:① 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② 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文档。 软件的特点: ① 软件是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 ② 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可进行大量复制; ③ 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④ 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 ⑤ 软件的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⑥ 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社会因素。 (2)软件工程与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可行性分析研究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交付使用以及维护等活动

Flask测试与部署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1-29 11:20:37
1. 蓝图 之前的学习都是在单个文件中定义数据模型类、表单模型类、视图函数、路由等,但是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将所有代码放在一个文件会让代码可读性变差且难以维护。 真正的项目应根据具体不同的功能,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降低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使用模块导入解决耦合问题: - 即模型类和主程序放在一个模块内、视图函数放在一个模块内(导入app对象):可以降低耦合度,但是不能解决路由映射问题 - 模块导入出现循环导入问题(死锁)----》推迟一方的导入,让另一方先完成导入 - 使用app.route()返回装饰器解决:视图函数只定义不进行路由绑定,在主程序导入视图函数后使用app.route()进行路由绑定 蓝图:用于实现单个应用的视图、模板、静态文件的集合,是一个模块化处理的类(类似于Django中的一个应用模块的所有内容) 简单来说,蓝图就是一个独立模块的抽象代表,可以用来保存在应用对象上执行的操作,主要用来实现客户端请求和URL相互关联的功能 蓝图使用步骤: 1. 创建蓝图对象:必须指定两个参数:蓝图的名字及蓝图所在的模块(蓝图对象用来在视图函数中注册路由使用;蓝图名字指向当前模块) 2. 使用蓝图注册路由绑定视图函数:蓝图对象.route(rules, **args)(暂时存储在蓝图对象的defered_functions列表中) 3. 在主程序app对象上注册蓝图

oo第二次博客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28 10:21:56
第五次作业: 度量: 类图: 第六次作业: 度量: 类图: 第七次作业: 度量: 类图: 自我评价:   各个类之间职责的分离程度还是有所不足。有些方法存在调用过深的问题。设计还是相对过于复杂。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得出相对更加的设计思想,因此只能通过复杂的实现方式来解决。 自己程序的bug:   在第五次作业,就是多线程三电梯作业中,公测中错误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于错误输入的输出格式上,我在写代码的时候直接沿用了上一次作业的代码,但两次作业中输出错误的格式有很大区别,我只修改了一部分输出,另一些忘掉了,导致出现了这些错误。除此以外其他的bug包括时间上无法确保精度和某些同质指令的判断。经过严密的分析,我发现导致这些bug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线程之间的协作问题,特别是对于Java锁的应用和程序时序上的判断。我代码中锁住的部分代码相对较长,在时序上就会出现其他线程读取该线程属性时出现错误。具体表现就是调度器在给电梯分配捎带任务时电梯需要根据调度器给的主指令自行设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程序可能会出现先分配任务后更改状态的问题。这个bug在大量指令测试时会出现严重的偏差。   第六次作业是我本学期以来做过的最令我心情复杂的一次作业。它的难度并没有多线程电梯那么大,但是,需要思考的情况和需要在ReadMe中说明的情况实在是太多,而且指导书的突然更改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系统软件开发文档编写指南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1-28 06:16:09
系统软件开发文档编写指南 为帮助大家编写文档,这里列出了十三种文档的内容要求及其简要说明。这些文档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程序维护手册,软件问题报告和软件修改报告。各文档内容大纲由带编号的标题构成,标题后方括号内为其说明。这里给出一个统一的封面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编号版本号______________ 文档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发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SQL Server 2000/2005到SQL Server 2008的升级测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26 14:52:44
本文部分内容摘 自《SQL Server 2008管理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深入MSSQL 2008升级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IT专家网;《SQL Server 2008联机丛书》 ,主要整理了如何把SQL Server 2000/2005升级到2008。 如果系统不大,数据库设计简单,只有单纯的数据表,其他数据库对象不多,且应用系统设计不复杂,你也许可以直接将数据库复制或备份,再到SQL Server 2008执行附加或还原数据库,然后更新索引统计,设置数据库兼容性。或是通过安装程序,就地将SQL Server2000/2005直接升级到SQL Server 2008即可。但如果数据库庞大,系统复杂,则最好先完成升级测试后,再按照系统需求,拟定升级计划,照计划一步步实施。 一般情况下,SQL Server 2005与SQL Server 2008的版本兼容性相当高,2005升级到2008一般没什么问题。但2000升级到2008版本,可能需要先行测试,这两者差异比较大,包括:服务器 内置的系统对象、T-SQL语法定义、新增的关键词、禁用的功能等,相距两版后较会有兼容性的问题。 在升级测试之前应先评估需求,列出有用到哪些功能,如数据库引擎、Analysis Services、Reporting Services、SSIS/DTS、丛集等大项,以及Replicatio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