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

Android各版本间API的差异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1-28 22:07:16
概述 Fragment是在Android 3.0 (API LEVEL 11)开始加入的. 它一方面提升了 应用在 大小屏中的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 而向下版本到1.6, 如果需要使用Fragment, 则要引用support-v4. 差异 开发包支持: Android 3.0+调用系统默认开发包, 1.6+则需要引用support-v4 Parent Activity: 3.0+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 1.6+ extends android.support.v4.app.FragmentActivity 扩展阅读 Fragment若定义在XML中, 那么在运行时, 是不允许移除的. 若同时使用 support-v7.ActionBarActivity & support-v4.FragmentActivity , 该怎么办? 在Java中, 是不允许双继承的(而C++中, 双继承是家常便饭). 不过幸好, 前者是后者的子类(如下图), 因此, 在需要同时使用ActionBar & Fragment时, 用户定义的Activity直接继承ActionBarActivity就好了.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38079/blog/190077

Android各版本间API的差异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1-27 15:34:45
概述 ActionBar是在Android 3.0 (API LEVEL 11) 中添加进来的, 向下版本到2.1, 则需要使用support-v7. 而2.1以下版本则需要自行实现了. 差异 Android 3.0+请参考官方文档. Android 2.1+使用时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引用support-v7 Activity 必须继承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Activity 定义菜单: menu.xml中, 需要使用自定义xml-namespace, 并在设置部分Item属性时使用该namespace, 如 showAsAction 属性 设置样式: themes.xml中, 设置style的item的name属性时, 不需要 android: 前缀 除了上述差异外, 在定义Up Navigation特性时, 也需要注意, 若调用了如下代码,: getActionBar().setDisplayHomeAsUpEnabled(true); /* or * getSupportActionBar().setDisplayHomeAsUpEnabled(true); */ 则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设置Activity的属性, 如下: <activity android:name="com.example.app

Android各版本间API的差异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27 02:04:43
概述 Bitmap在API Level 1中就已经有了, 只不过随着SDK更新, Google对它的一些内外部接口/实现进行了一些优化或者调整, 主要是内存资源的管理方面. 差异 内存资源回收: Android 2.3(API Level 10)- 由于存储图像数据的Buffer分配在Native内存中, 并且只能通过 recycle( ) 来显式释放Buffer , 而3.0+中,该Buffer则分配在Dalvik Heap中, 因此 recycle( ) 通常当成兼容向下版本的调用. p.s. 该Buffer可在Android源码Bitmap.java中找到. On Android Android 2.2 (API level 8) and lower, when garbage collection occurs, your app's threads get stopped. This causes a lag that can degrade performance. Android 2.3 adds concurrent garbage collec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memory is reclaimed soon after a bitmap is no longer referenced. On Android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