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

模型训练竞品收集-华为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01 08:33:25
华为Model Arts 一、产品介绍 ModelArts是面向AI开发者的一站式开发平台,提供海量数据预处理及半自动化标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自动化模型生成,及端-边-云模型按需部署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部署模型,管理全周期AI工作流。 二、应用场景 ModelArts是一个一站式的开发平台,能够支撑开发者从数据到AI应用的全流程开发过程。包含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型管理、部署等操作,并且提供AI市场功能,能够在市场内与其他开发者分享模型、API和数据集。 ModelArts支持应用到图像分类、图像检测、视频分析、语音识别、产品推荐、异常检测等多种AI应用场景。 面向不同经验的AI开发者,提供便捷易用的使用流程: 1.面向业务开发者,不需关注模型或编码,可使用自动学习流程快速构建AI应用; 2.面向AI初学者,不需关注模型开发,使用预置算法构建AI应用; 3.面向AI工程师,提供多种开发环境,多种操作流程和模式,方便开发者编码扩展,快速构建模型及应用。 三、产品特色 1.数据治理 支持数据筛选、标注等数据处理,提供数据集版本管理,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大数据集,让训练结果可重现。 ModelArts数据处理框架包含数据采集、数据筛选、数据标注、数据集版本管理功能,支持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数据筛选功能,自动化的数据预标注及辅助自动化标注工具。 2.极“快”致“简”模型训练

优秀技术Leader应具备的六项能力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2-01 07:56:12
技术Leader是互联网公司中,战斗在一线的技术领导者,技术Leader们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公司整个技术团队的战斗力,结合我之前管理上百人技术团队的经验,谈谈我心目中优秀技术Leader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一、技术能力 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技术Leader要熟悉业务领域内的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能根据业务特性,合理进行分层设计,实现最高效率、低运维成本等等。 对于重要而复杂的系统,要求做好过载保护措施,以及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优先级管理等。 技术运营。主动分析系统各项指标以及变化,通过监控数据和统计手段对系统性能情况、性能变动规律及原因、各项重要业务项数据变动情况,并做出对未来的资源规划等。 二、业务能力 业务知识。能够提出改善业务流程的合理化建议,并被客户接纳,不仅熟悉与自己领域相关的流程、专业知识,而且对公司主体业务领域业务知识也了解。 产品规划。对Team内的产品方向有总体把握能力,推动产品经理、业务做产品近期、远期的规划。 三、项目管理能力 敏捷开发。能够在团队内部主导和推动敏捷开发。 项目管理。能够独立负责中型项目的实施和运作,清楚了解项目的关键因素,在现实情况和有限条件下做好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针对计划合理地调配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项目中大部分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充分预见可能的问题,并提前确定相应的防范应变措施;有风险管理意识,懂得如何识别和管理风险。 四、团队管理能力

DevOps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01 02:58:16
炒了8年的概念,到底该如何理解DevOps这个词? 如何实施DevOps成为众多企业迫切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刘相,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他结合自身企业实施DevOps的经验,梳理出DevOps在企业的组织、技术、流程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与价值,以及如何搭建DevOps平台来支撑DevOps的落地工作。 本文内容包括: 1.什么是DevOps及误区 2.DevOps企业实践 3.DevOps架构支撑 4.实施DevOps价值 什么是DevOps及误区 DevOps概念从2009年提出已有8个年头。可是在8年前的那个时候,为什么DevOps没有迅速走红呢?即便是在2006年Amazon发布了ECS,微软在2008年和2010年提出和发布了Azure,DevOps的重要性似乎都没有那么强烈。我分析其 原因 主要有: 1.第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 是因为那时候云计算还是小众产品,更多的与虚拟化、虚拟机相关,它们还是重量级的IT基础设施。 2.第二个很重要的 原因 是容器相关技术(Docker为代表)还没有横空出世,直到2013年7月。 3.第三个很重要的 原因 是,Martin Fowler在2014年3月提出了Micro Service,这为DevOps的推广也打了兴奋剂。 可以看出,当前DevOps概念的深入人心,离不开云计算、容器/Docker、微服务、敏捷等相关概念和实施的成熟发展。 另外

云计算知识汇集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29 05:05:55
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产品 KVM VMware IBM 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软件、桌面) VMware 高可用性(HA) VM系统启动时间+应用启动时间+15秒左右的心跳检测时间。 VMware分布式资源调度(DRS) 虚拟化的优势 虚拟化可以提高 IT 敏捷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大幅节约成本。 更高的工作负载移动性、更高的性能和资源可用性、自动化运维 - 这些都是虚拟化的优势,虚拟化技术可以使 IT 部门更轻松地进行管理以及降低拥有成本和运维成本。 其他优势包括: 降低资金成本和运维成本。 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停机。 提高 IT 部门的工作效率、效益、敏捷性和响应能力。 加快应用和资源的调配速度。 提高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简化数据中心管理。 真正的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的可用性。 全虚拟化 半虚拟化 云计算 什么是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共享资源以服务的方式按需提供给用户的一种计算方式。 云架构 企业云是一种托管计算环境,可通过网络向业务用户提供软件,平台或基础架构服务。 企业云计算使组织能够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提供计算服务,因为企业的云使用网络防火墙。 存储,管理或处理敏感数据的实体(包括政府机构和医疗保健组织)可能使用企业云计算服务,而不是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产品管理之创新商业模式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1-28 16:12:59
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成功,取决于它构建商业模式的能力。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够企业带来长足利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模式的构成由四个关键核心构成:客户、价值主张、价值链、盈利机制。 客户:需要明确定义清晰谁是目标客户。准确定义目标客户能够分清楚哪些客户适用于产品的商业模式,哪些不适用。 --服务的主要客户群是哪些 --客户与企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最重要的客户是谁 --除客户外还有哪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为客户提供消费服务的渠道是怎样的 --谁会影响到客户的购买行为 --不同部门对相同客户群的方式是否相同 --未来10年这些客户群是否仍然存在 价值主张: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什么需求。 --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产品和服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价值是怎样的 --企业为客户创造了什么价值?带来了什么益处?企业如何让客户感知到这些益处?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有何不同?客户有什么样的替代品? --企业现行的商业模式完全符合客户要求吗? 价值链:通过哪些流程、活动、资源来实现企业的价值主张。 --产品和服务需要哪些关键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 --需要完成哪些关键业务、关键能力 --企业的价值链是否充分利用了核心竞争力 --企业有哪些重要合作伙伴,能否为企业提供合作助力 --谁是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他们可以提供什么贡献

职位-产品经理:产品经理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1-28 14:31:52
ylbtech-职位-产品经理: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是 企业 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负责市场调查并根据产品、市场及用户等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 研发 、 营销 、 运营 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1. 返回顶部 1、 中文名:产品经理 外文名:Product Manager(简称PM) 类 别:职务 又 称:PM 目录 1 名词来源 2 团队职责 3 必备技能 4 团队角色 5 书籍摘抄 6 相关说明 ▪ 四原则 ▪ 个人素养 ▪ 职业要求 ▪ 职业发展 ▪ 常用工具 2、 2. 返回顶部 1、 名词来源 自1927年,美国P&G( 宝洁 )公司出现第一名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以来, 产品管理 (Product Management)制度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自此,国内多家领先 企业 相继采用产品经理管理模式,走出了产品研发的“ 象牙塔 ”,使产品的研制开发有的放矢,快速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团队职责 产品经理是每个产品牵头人,在市场营销部,对某个产品在集团内 的盈亏负责,并为这个产品的运作去协调所有的人,并充分地协调这个产品的所有运作环节和经营活动。

开发技术经理应该做什么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1-27 21:28:23
首先是技术不能丢,每日要关注技术博客,学习些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市面上有哪些先进的工具,再结合自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炼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时间长了以后,可以把注意力更聚焦在一两个方面上深挖。作为技术经理,技术上应有广度和高度,及时补充新技术新思维,与一般的开发相比,技术经理有着更好的业务契合度,对自身业务领域用到的解决方案和先进技术尤为关注,并敢于尝试,实际转化成生产力。 技术经理要有领域专家的知识和沟通技巧。工作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产品和技术在认识问题的角度和语言表述上差异很大,产生这种局面一方面产品不懂技术,只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另一方面研发太局限于实现细节,有的连面向对象的思维都不具备,导致两者在交流的时候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此时,技术经理的价值就会凸显,用双方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游弋于矛盾的漩涡之中,打开各方的沟通死结。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首先要学习当下的业务知识,软件设计的知识,听得懂双方在说什么,先在自己的大脑里达成统一,揉成一个框架,然后再用沟通技巧去表述,比如用金字塔原理去描述,用UML的一些图形来表示,还要懂一点心理学和说话技巧,毕竟跟人打交道和电脑是不一样的。 技术经理要有管理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事情搞清楚、做完、做好,还要尽可能的快。通过需求评审、设计评审把做什么,怎么做搞清楚了,大家达成共识,这个东西这么做出来就是大家想要的

客户关系管理CRM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5 21:58:37
不同模式下的CRM B2B企业的模式是企业级采购,影响企业购买的因素有很多,决策周期比较长,决策链涉及的角色比较多,包括业务决策者、采购负责人、产品使用者等等。 B2C企业的模式是个人消费,购买决策由个人决定,决策周期相对较短,企业需要影响的是个人。 市场阶段CRM重点 To B企业的重点是对潜在用户的挖掘和转化,提升销售漏斗各阶段的转化比率,因此更注重营销过程的追踪和优化。 To C企业的重点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因此更注重品牌和口碑。 销售阶段CRM重点 To B企业的重点是缩短销售流程达成采购,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会对这一过程有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考核办法。 To C企业的重点是在销售终端吸引客户完成消费,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营销手段及促销组合。 服务阶段CRM重点 To B企业关注的是客户的重复采购需求和规模扩张型需求,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及服务。 To C企业关注的是客户粘性及忠诚度的维系,会员体系是最常见的形式。 用户管理 1、用户数据(Customer Profile) 指的是企业对用户集成性信息的搜集,包括人口统计信息、消费心理特性、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模式、交易纪录、信用等等,以充分了解顾客轮廓。 2、用户知识(Customer Knowledge) 指的是与用户有关,由信息转换而来,更深更广、更能指导CRM的一些经验法则与因果关系等。 3、用户区隔(Cust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