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

Intel NUC安装ubuntu系统的方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A bootable device...   除了这句话都是黑屏的现象   原因我查了很多,也不敢确定,现在总结出自己安装的过程。开机大概30s以内   1. 先开机按F2,进bios, 找到security boot, 禁用   2. 插入系统盘,开机按F2, 选择legacy的boot选项, 鼠标找到u盘,鼠标左键点三下,进入系统,接下来正常安装   3. 为了使开机更快,我使用了fastboot选项,当系统安装结束后,进bios, 把uefi的boot选项勾选直接去掉对勾!!!很重要,目的就是设置成只是用legacy方式     然后找到fast boot,勾选,按F10保存并退出。   4. 当第3步设置结束后,系统就会跳过intel nuc的界面,直接进入系统,开机更快   5. 但是如果需要更改bios, 则开机时长按电源键,直到指示灯变色,松开(我使用的是DNHE,灯正常白色,会变红),就可以进入bios了

关于重装系统的认知更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8:02
声明:文中有部分内容参考自网络(如百度百科),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做商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 几年前在学校经常折腾装系统时,可能由于大多数都是旧电脑,再加上UEFI + GPT模式普及率可能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都是基于BOIS + MBR方式进行系统安装,似乎也没出现过什么幺蛾子。因此,我对安装系统的认知和技术水平仍停留在了传统的BOIS + MBR组合……直到最近几天,自己想在一台配置了SSD、本机正常运行着WIN10的新电脑上再次安装一个WIN7系统时,竟然发现玩不转了,可谓跌了跟头碰了壁,前后浪费了有一天时间才弄清原委。我觉得,自己几年前的搞机知识和认知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因此绝对有必要更新一下。 一、系统启动方式 BOIS:传统的系统启动方式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 缩略词 ,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 IBM PC兼容系统上,是一种业界标准的 固件 接口 。BIOS是 个人电脑 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 计算机 内 主板

赵记昌-2019-10-30-计算机英语作业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2-02 23:34:08
启动流程 1.计算机加电 2.BIOS开始运行,检测硬件:CPU,内存,硬盘 3.BIOS读取CMOS存储器中的参数,选择启动设备 4.从启动设备上读取第一个扇区的内容 5.根据分区信息读入bootloader启动装载模块启动操作系统 6然后操作系统询问BIOS以获得配置信息,对于每种设备系统会检查其设备驱动程序是否存在,如果没有系统则会要求用户按照设备驱动程序,一旦有了全部的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就将它们调入内核。然后初始有关的表格,创建需要的进程。并在每个终端上启动登录程序或GUI。 BIOS指令 dir(文件列表命令) C:\>dir C:\>dir D: C:\>dir/w C:\>dir/p type(显示文件内容) D:\>type copy(复制命令) C:\>copy test.doc D: C:\>copy test.doc test2 C:\>copy test.doc+test2.doc:test3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ojichang/p/11767325.html

QEMU + armv8 模拟器搭建,启动bios, kernel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4:01
目的:搭建一个armv8的测试环境,跑自己的bootloader(类似于ATF + uboot) 问题:如何模拟armv8开发板,如何让自己的BL能被load,如何使自己的BL能有输出 第一部分: 使用QEMU 启动自定义BIOS方法 使用命令: qemu-system-aarch64 -machine virt,secure=on -cpu cortex-a57 -nographic -m 1057 -smp 2 -bios filename 命令解释: qemu-system-aarch64:armv8 QEMU模拟工具 -machine virt,secure=on: 设备类型为虚拟,目前不知道为什么“secure=on”必须设置,否则我的测试平台测试中一直没有输出 -cpu cortex-a57: 模拟a57 -m 1057:内存大小 -smp 2: CPU 个数 -bios filename: 自己需要测试的bios bin file 注意事项: qemu-system-aarch64 需要使用较高的版本,目前发现3.0 可以工作,2.5不能工作(目前是下载最新QEMU代码自己基于linaro gcc编译得到) 只能模拟最高arm a57 模拟串口型号为pl01 测试环境: Linux jun-VirtualBox 4.15.0-47-generic #50~16.04

QEMU + armv8 模拟器搭建,启动bios, kernel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目的:搭建一个armv8的测试环境,跑自己的bootloader(类似于ATF + uboot) 问题:如何模拟armv8开发板,如何让自己的BL能被load,如何使自己的BL能有输出 第一部分: 使用QEMU 启动自定义BIOS方法 使用命令: qemu-system-aarch64 -machine virt,secure=on -cpu cortex-a57 -nographic -m 1057 -smp 2 -bios filename 命令解释: qemu-system-aarch64:armv8 QEMU模拟工具 -machine virt,secure=on: 设备类型为虚拟,目前不知道为什么“secure=on”必须设置,否则我的测试平台测试中一直没有输出 -cpu cortex-a57: 模拟a57 -m 1057:内存大小 -smp 2: CPU 个数 -bios filename: 自己需要测试的bios bin file 注意事项: qemu-system-aarch64 需要使用较高的版本,目前发现3.0 可以工作,2.5不能工作(目前是下载最新QEMU代码自己基于linaro gcc编译得到) 只能模拟最高arm a57 模拟串口型号为pl01 测试环境: Linux jun-VirtualBox 4.15.0-47-generic #50~16.04

BIOS禁用Intel HD Graphic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具有可切换Intel / Nvidia显卡(Nvidia Optimus)的笔记本电脑将始终使用英特尔显卡。Optimus的工作方式是Nvidia GPU作为协处理器。如果指定游戏使用Nvidia GPU,它会在Nvidia GPU上呈现完整的帧。然后将完成帧传输到Intel GPU。然后英特尔GPU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全屏或窗口)。因此,即使游戏使用的是Nvidia GPU,英特尔GPU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这就像让vsync始终打开一样,两个GPU充当两个帧缓冲区。 如果在Optimus笔记本电脑上禁用Intel GPU,笔记本电脑将恢复到基本的VGA图形模式,直到重新安装英特尔驱动程序。有一些游戏笔记本电脑具有真正的硬件可切换GPU(将有一个BIOS选项使用英特尔或Nvidia GPU)。还有一些将Nvidia GPU连接到外部显示器端口,因此在外部显示器上运行的游戏将使用Nvidia GPU而无需英特尔GPU的帮助。 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选项的唯一情况是不想要vsync(使用Optimus无法禁用)。或者对于一些非常老或编程不好的游戏。这些游戏假设计算机只有一个GPU。当游戏开始时,它会搜索GPU,并首先找到Intel GPU。此后,游戏将只使用英特尔GPU。即使您指定Nvidia GPU在Optimus中使用它,游戏仍然会在Intel GPU上运行。强制它使用Nvidia

多系统之路-安装顺序win10+ubuntu+win7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26:52
一直都很想好好的安装多个系统 基本知识 一些名词的解释 ESP分区: EFI分区通常在硬盘的前部分,为fat32格式。用磁盘工具可以看到,或者可以通过 挂载命令来看到 (下面有挂载教程) win7 bios 传统 系统的启动过程 BIOS-->MBR-->DPT-->pbr-->Bootmgr-->bcd-->Winload.exe-->内核加载 -->整个windows7系统。 uefi系统的启动过程 说法1 不成功路径 说法2 成功路径 UEFI BIOS → EFI系统分区(FAT格式的分区)EFI系统分区(FAT格式的分区)→ EFI\Boot\bootx64.ef → EFI\Microsoft\Boot\BCD → \Windows\system32\winload.efi 配置计划 配置 固态硬盘128G GPT 分区efi300+128mbr+win10-C盘+ubuntu /+ubuntu 交换空间。 机械硬盘1TB GPT efi300+128mbr+ubuntu /home 计划 安装三个系统 win10 用来办公 记录文件等 cad word 印象笔记 工作电脑不允许小孩进来。 Ubuntu 用来学习。 网站 it 系统这一类的东西。 win7这个就简单了。用来打游戏。娱乐吧。面对朋友的系统。 安装顺序 先安装了win10, 再安装ubuntu

linux启动顺序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linux启动顺序流程图: 启动第一步--加载 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 BIOS 信息,BIOS 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 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 BIOS 中包含了 CPU 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 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PnP 特性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心里就有谱了, 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 启动第二步--读取 MBR 众所周知,硬盘上第 0 磁道第一个扇区被称为 MBR,也就是 Master Boot Record,即主 引导记录,它的大小是 512 字节,别看地方不大,可里面却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分区表信 息。 系统找到 BIOS 所指定的硬盘的 MBR 后,就会将其复制到 0x7c00 地址所在的物理内存中。 其实被复制到物理内存的内容就是 Boot Loader,而具体到你的电脑,那就是 lilo 或者 grub 了。 启动第三步--Boot Loader 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 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 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一切准备。 Boot Loader 有若干种,其中 Grub、Lilo 和 spfdisk 是常见的 Loader。 我们以 Grub 为例来讲解吧,毕竟用

在UEFI模式下,linux误删EFI分区后,重新恢复引导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遇到上面情况,我们通常使用boot-repair进行修复引导。但是这时会弹出一个错误: GPT detected. Please create a BIOS-Boot partition 遇到这个情况以后,我就疯狂百度资料,一直在找现成的解决方案,但是都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期间我大概花了我半天的时间在检索资料,之后由于实在找不到资料。我只能冷静地分析这个错误,"Please create Bios-Boot partition"这个提示其实是提醒你创建一个用于引导的分区。由于实在UEFI模式下面,所以我们要创建一个格式为fat32 标识为boot, esp的分区(右键可以设置标签),如下图所示: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wujunlei1595848/article/details/91455635

Archlinux安装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Archlinux安装总结 一、引导 1、BIOS与UEFI root@archiso ~ #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ls: cannot access '/sys/firmware/efi/efivar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出现“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表明为BIOS引导。 BIOS 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缩写,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ps :BIOS无法识别GPT分区,是个误区 BIOS识别硬盘本身和采取何种分区格式方式是没有任何关系。无论MBR分区还是GPT,只有在访问数据加载读写进程之后这些分区方式才有意义,不然对于BIOS来说它就是一块硬盘,BIOS引导是通过读取MBR(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内容,这里要明确“MBR”和“MBR分区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GPR分区方式后,也会在硬盘第一个数据块中读取引导记录,这个块被成为“PMBR”。 2、MBR分区和GPT分区 MBR分区 "Master Boot Record"缩写,分区信息保存到磁盘的第一个扇区(MBR扇区